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pdf
《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元代:一、历史文化背景:1、统治者对汉民族文化的接受;2、经济空前发展(地域、重商)3、民族压迫政策(蒙古、色目、汉、南四等人)4、轻忽科举:八娼九儒十丐 二、文学概况 元代戏剧繁荣,原因:文学创作活动的生产与消费,市民阶层消费,失意文人生产 叙事文学成为主流,元代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元曲审美特点:浅露酣畅,自然直白(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戏剧欣赏:元杂剧一一结构:一本四折如窦娥冤唱词宾白科范 发展:话本一一诸宫调一一杂剧 生旦净末丑的介绍 重点!西厢记:林黛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唐代元稹莺莺传(会真记)一一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一元代王实甫西厢记 始乱终弃、发补过者一
2、一对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赞美,报德一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 眷属 形式上的突破:突破一本四折的通例;突破一人主唱的通例 酬韵、赖婚、听琴、闹简(分析戏剧冲突,原文看作品选)、传书赖简、拷红、长亭 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风格 P231)元末高明琵琶记 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改编自南戏赵贞女一一琵琶记:赵五娘,蔡伯喈,揭示封建社会的罪恶“三不从”内容,目的:元代文士地位低,同情文土;更好地宣传儒家伦理观念 成功之处:剧情分两条线发
3、展;细腻而复杂的人物心理描写:白朴墙头马上 取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主题变化:止淫奔一一赞淫奔 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明代(前中后期):前期一一 政治经济:朱元璋独裁,大肆杀戮功臣朱惟庸、蓝玉,废丞相制,重农抑商,郑和下西洋 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八股文,剥夺文人“隐”的权利,文字狱(方孝儒)文学概况:自由活跃的文学风气消失,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兴起,高启是明初及整个明代最有成就的诗人,水浒传是该时期通俗文学的最主要成就。中期一一 经济:苏州成为经济中心,出现初期资本主义色彩的雇佣劳动关系,纺织业印刷业瓷业等手 工业发达 思想:内忧外患,政治腐败贪欲滋长,程朱理学道德价值体系面
4、临瓦解;北有蒙古族,东南 有“倭寇”王守仁,字阳明,“新建伯”,阳明心学:心即理,致良知 文学:诗文:吴中四才子、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通俗文学:西游记 吴中四才子:祝枝山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与市民阶层的思想文化息息相通,具有很多新内 涵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复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唐宋派: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强调唐宋古文和宋诗中体现的尊道精神,反对前七子的“文 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所造成的文学与道统的疏隔,提倡“文道合一”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仍以文学复古为理论旗帜,在拒斥“宋学”侵蚀文学的过程中,他们更强调文学形式一一格、调、法。这一方面继续推进了文学的独立发展,另一方面也
5、放 松了对人性和文学本质的深入思考。弊端:宗派立场、门户之见;在艺术形式上的字模句拟,至其末流则泥古不化。后期一一 社会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封建政权也同时日益压制和掠夺导致暴力反抗;农村土 地兼并严重 思想:程朱理学已基本失去号召力和真实性一一李贽 五娘吃糠 李贽的学说,吸收了王阳明学说(尤其是王学中王畿一支)和禅宗思想的若干成分。与阳明心学不同在于:阳明心学的是站在统治阶层内部进行道德调整,出发点是“维护”、“修补”。李贽代表了社会变革的要求,出发点是先打破、再建设。李贽的行为方式:(1),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生境界,把承担家庭的责任和照顾家 族的义务当成人生的苦役。(2),不
6、拘形迹的行为方式 李贽思想内容:比前人更为彻底的反权威精神;对物质生产相当重视;对妇女有非常平等的 态度;对人欲表示充分的肯定。(详见 ppt)文学:1.文学理论:李贽“童心说”,由人的自然本性所产生的未经假饰的真实情感,与之对立的,则是由耳目而入的“闻见道理”;袁宏道“性灵说”,“以出自性灵者为真诗。”标举“童心”和“性灵”的意义在于:强调了将真实情感与个性作为文学的主要基础的重要原则,这回到文学的本质;为与封建道德不很合拍的“喜怒哀乐嗜好情欲”大量进入文学提出了根据,意味着文学的 解放。2.诗歌:以袁宏道为中心的“公安派”的特点和局限,“竟陵派”3.小品:特点:通常篇幅不长。结构松散随意。
7、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 4.小说传奇:长篇小说金瓶梅,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短篇小说集“三言”和“二拍”戏剧有汤显祖的牡丹亭 明前期诗歌:台阁体:代表人物为杨士奇、杨荣、杨溥,世称三杨。官高爵显,其影响风靡一时。“恢张 皇度,粉饰太平”高启:字季迪,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修元史,因上梁文被腰斩 讨论:高启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目的:1,“讽谕之意,蕴而不露”。2,“抒发出祖国 重新统一给他带来的喜悦”。3,警戒明王朝不要重蹈覆辙。4,寄托历史兴亡感慨。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与三国志:1,三国演义将高文典册的三国志通俗化了 2,三国演 义增加了很多虚构的情节 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文学史 唐宋 明清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