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品录译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画品录译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画品录译文.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韩刚:解读谢赫的古画品录“画品”是用来评价众画优劣的。图画无不是用来教诲百姓、记载历史的,虽过往千年,寂寞空旷,但翻开古画,往事历历。虽画有“六法”,但能全面掌握的很少;从古到今的画家,大都只能各擅长一法。“六法”是什么呢?一是“气韵生动”,二是“骨法用笔”,三是“应物象形”,四是“随类赋彩”,五是“经营位置”,六是“传移模写”。只有陆探微、卫协能“六法”兼备。然而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作品虽有巧拙之别,所用的技艺却无古今之分。现谨依照画家年代远近和画品高低来排列,编成序引。故而这里所记述的,不扩述其来源,因为那些都出自缥缈的传说,并未曾见过原作。第一品(五人)陆探微(侍奉五代宋明帝,吴人)他能穷理
2、尽性,概括地创造典型形象;承前启后,古今独步。他的画再用溢美之词称赞也不过分,艺术价值登峰造极。应该将其列于上品之上,苦于无此等第,因而只能屈居第一等。曹不兴(五代吴时侍奉孙权,吴兴人。原文朝代有误)曹不兴的画迹,几乎已无所存世,只在秘阁里藏有他的一幅龙图。观其风神骨气,盛名不虚。卫协(五代晋时)古画都较粗略,到卫协才见精妙。对于“六法”,他接近兼善。他所塑造的形象虽不十分完备,但在气概上颇为壮阔。他的画超越了众多杰出画家,称得上是旷代绝笔。张墨荀勖 二人绘画的风格气韵极尽妙趣而臻神境,只是在注重精神灵趣的同时,于用笔法度方面有所欠缺。如按物象描绘真切与否来看,未必精粹;如品象外之意,方能感到
3、意犹未尽,可谓微妙。第二品(三人)顾骏之 他在神韵、气力上赶不上前贤,在精微、谨细上却超过了以往的大家。他开始变更古法、创立新规,在赋彩、形制方面皆创新意,就像伏羲氏开始变更卦体、史籀最初改革书法一样,很有价值。他曾经修建层楼作为画室,风雨炎热之时,从不动笔;天和气清之日,方才作画。创作时,登楼并把梯子抽掉,妻子、儿女都很难见到他。蝉、雀题材的画是从骏之开始的。宋大明年间(457-464),无人敢与他一较高下。陆绥 其画的格局、韵致,强劲超逸、风采飘然。一点一拂,落笔均很神奇。其传世画作大概很少,很难见到,所以特别宝贵。袁蒨 他以陆探微为师,最有高雅逸趣。在人物画造诣方面,袁氏只比前贤稍差。可
4、惜只是墨守老师成规,别无新意。然而这只是美玉微瑕,岂能过分贬低呢?第三品(九人)姚昙度 他的画有逸宕之气,用笔巧妙,锋头多变。精怪、鬼神等题材在同行中画得非常绝妙,雅俗兼善,无不卓绝非凡,往往有出人意料之妙。他天资卓异,生而知之,非勤学所能达到。他虽在一些细节上往往处理不当;但在一般画家中,还找不到能与他比肩的。因此,岂能将栋梁看做杂草,而对美玉有所唐突!顾恺之(五代晋时晋陵无锡人,字长康,小字虎头)其画格调体制精致微妙,笔无妄下。但其画迹不能达意,名声超过了实际水平。毛惠远 其画体周到完备,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其起笔、收笔奇妙无穷,笔致纵横超逸;笔力遒劲,韵致高雅,超越同辈,无人可比。其用笔挥
5、洒自如,极尽神妙。至于所表现的形象特质,还未能达到尽善的程度。画神鬼与马时,拘泥于外形,颇显拙劣。夏瞻 他的画虽然气力存不足,但精彩却有余。他在当时享有盛誉,并非浪得虚名。戴逵 他的画情韵连绵,风趣巧妙超拔。他善于描绘圣贤,为一切画工的典范。他实是荀勖、卫协之后的画苑领袖。他的儿子戴颙,能承继其长处。江僧宝 他受教于袁蒨、陆绥,濡染两家画法之长。其用笔强健有力,颇得老师法度。除了人像画外,其余不是他所擅长的。吴暕 其体法典雅妩媚,创作上才思巧妙,被人称美一时,在京洛一带颇有声誉。张则 其立意构思纵逸不拘,落笔新奇,自出机杼,见解独到,不屑于因袭别人成规。变化巧妙无穷,一如无缝圆环,自然完美。其
6、所画景致让人过目不忘。(按:“谢题徐落”后的内容疑传抄有误,无解)陆杲 他的画体致不凡,超然脱俗。常有心手相合之作,往往超出众人。一点一画之间,有葭灰飞扬的韵致。流传下来的作品,大概不到五幅。他的画就像芳香的桂枝一样,在众美中最为突出。即便是“流液之素”(按:此四字颇难解,似有误),也难以与其相比。第四品(五人)蘧道愍章继伯 二人皆善于画寺壁,也擅长在扇面上作画。画人与马时,比例准确,不差毫厘。除人、马之外,别的题材也能入于神境。顾宝先 顾氏完全师法陆探微一家,样样都宗法秉承。与袁蒨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王微史道硕(五代晋时)二人皆以荀勖、卫协为师,能画各种体裁。然而王微只能学到形色技巧等
7、微细之处,史道硕则能真实表现对象实质。细加推敲,王微较差。第五品(三人)刘瑱 其立意构思细密周到,画面却简约、细致,而笔迹困顿软弱,构图单薄省略。他最擅长画妇人,但纤细过度,反而失真。然而由于作画时观察细致,故将妇女的姿态表现得很好。晋明帝(名绍,晋元帝长子,以王廙为师)他作画时虽在形色上很简略,但能抓住对象的神气;笔迹超凡脱俗,也有不凡之处。刘绍祖 他善于临摹,不善于独立构思。至于所画雀、鼠题材,笔迹错落有致,往往超出一般。当时人把他的画评价为“移画”。然而,临摹而不创作,在画道中是舍本逐末。第六品(二人)宗炳 宗炳对于“六法”颇有研究,对其内容十分明了,但终究不能熟练运用。因而挥笔作画时,
8、对“六法”多有损益。他的画不能作为学习范本,立意构思尚可师法。丁光 丁氏虽以擅画蝉、雀出名,但笔迹轻佻无力。不是他画得不精谨,而是笔下缺乏生气。(上)【解读】谢赫的具体生卒年已经无法考证。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记载古画品录前面一段序文结尾处有“南齐谢赫撰”,而古画品录收录的年代最晚的一个画家是自梁入陈的江僧宝,可见谢赫活动于南朝齐、梁、陈年间。王伯敏先生的中国绘画史认为他生于459 年,卒于532 年。从史料记载看,谢赫应为宫廷人物画家,擅画宫廷妇女。南北朝时期姚最的续画品说他“写貌人物,不俟对看,所须一览,便工操笔。点刷研精,意在切似。目想毫发,皆无遗失。丽服靓妆,随时改变。直眉曲鬓,与世
9、事新。别体细微,多自赫始。遂使委巷逐末,皆类效颦中兴(南齐和帝萧宝融年号,501-502)以后,象人莫及”。可见他在人物画方面的领袖地位。除擅画外,谢赫还擅长绘画理论研究,著有古画品录传世。他提出的绘画“六法”被北宋郭若虚誉为“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他建构了体大思精、客观精当、简明扼要的绘画品评体系,极具集大成性、创新性与影响力,对于后世绘画学习、创作、品评均有重大影响。在研读古画品录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其一,古画品录产生的背景。我国最早的文学艺术品评之论,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的“文质彬彬”、“过犹不及”等思想,可散见于论语;之后,在老子、孟子、庄子等人的著作中,也时有关于文学艺术的品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画品 译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