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5单元第16课麻雀部编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5单元第16课麻雀部编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5单元第16课麻雀部编版.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6 麻 雀 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课文通过“猎狗”“小麻雀”“老麻雀”和“我”四者的交锋,串联起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热情地赞颂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寥寥数笔就能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叙述得十分清楚,且叙述生动,读来扣人心弦。课文的插图呈现了猎狗与麻雀相遇时的情形,图中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了猎狗的机警与贪婪、小麻雀的弱小与无助、老麻雀的惊恐与无畏,有助于学生体会当时情形的危急和老麻雀的勇敢果断。本课是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后习题直接指向了
2、单元的语文要素。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并懂得这样写有利于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第二题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知道写事的时候,不只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写听到的和想到的。1通过自主认读、小组合作互相正音的方式认读“嗅、奈”等生字;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正确书写“嗅、呆”等生字和“打猎、猛烈”等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摇撼、无可奈何”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事的写法。3抓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体会老麻雀
3、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强大力量,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抓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体会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强大力量,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事的写法。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学“巢、齿、躯、幼”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理解;教学“嗅、掩、护、搏”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教学“呆、奈”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4、。生字书写教学时,简单的字可放手让学生自己练写,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和难写的字,如:“嗅”和“庞”要注意不要漏掉最后一点;“幼”字注意左偏旁的写法;“搏”字注意右上方的点不要漏写,以及右上的“甫”不出钩。词语理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主理解词义,教师对重点词语、难词进行强调。2阅读教学 课文以猎狗、小麻雀、老麻雀三者的对峙交锋为主体,突出描写了猎狗和老麻雀之间的力量悬殊,营造了深刻的矛盾冲突。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各角色之间发生了什么,梳理出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而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抓住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联系课文插图,感受小麻雀的
5、弱小、猎狗的凶暴和老麻雀在危急关头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果敢力量。3写法借鉴 文中不仅具体清晰地写出了作者的所见,还生动地描写了作者的所闻、所感,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找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场景,可以勾画出作者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细读并感受当时的情景,使学生知道写事的时候,不只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写听到的和想到的。还可以适时创设练笔情境,引导学生尝试写一个具体的场景,写清楚所见、所闻和所感。1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多媒体课件。2 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嗅、奈”等生字,会写“嗅、呆”等生字,能读懂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
6、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弄清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事的写法。板块一 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房檐树洞是它家,爱吃谷物不吃草。2谈话:大家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动物吗?清晨出门时,我们经常能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学生回答)没错,说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鸟麻雀。麻雀是一种极普通的鸟,它们没有美丽的外表,没有动听的歌声,因此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一只麻雀身上却发生了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3介绍屠格涅夫,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屠格涅夫
7、(1818 一1883),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 贵族之家,中篇小说阿霞等。板块二 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名学生朗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字进行警示。“嘶”为平舌音,“拯、巢、齿”为翘舌音,“拯、愣”为后鼻音,“奈”为鼻音。4引导学生迁移思考,归类识字。扌:掩(掩盖)护(保护)搏(搏击)打(敲打)口:
8、嗅(嗅觉)嘶(嘶哑)喊(喊叫)吹(吹动)广:庞(庞大)度(度过)庄(庄严)庆(庆祝)5齐读生字,强化记忆。6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嗅”右下是“犬”,不是“大”,不要漏写一点。“奈”下部两点左右对称,“示”的竖钩不要出头。“巢”上部撇点注意间隔均匀,下部“果”的竖笔起笔在竖中线上。“躯”左右大小相当,左部“身”的最后一撇不要穿过横折钩。“掩”右上部撇捺舒展,右下竖弯钩不宜展太开。“幼”左部第一个撇折较平,第二个撇折向右上倾斜;右部“力”撇画舒展,横折钩收笔利落。“搏”左窄右宽,右部上边的“甫”不出钩,下边的“寸”写得短些。“庞”外面的“广”撇舒展,内部是“龙”,
9、不要漏写点或撇。7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打猎 猛烈 无可奈何 拍打 嘴角 分明 牙齿 绝望 尖叫 身躯 掩护 幼儿 搏斗 庞大 安然 强大 力量 8齐读词语,强化记忆。板块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中提到了哪些角色?(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根据写作顺序划分出课文的结构层次。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1)“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2)课文写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3)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第一部分(13 自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单元 16 麻雀 部编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