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哈姆莱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姆莱特.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 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戏剧的基本常识,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创作经历,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理解本剧的主题。(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阅读戏剧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 认识封建宫廷的罪恶,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鉴赏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的戏剧冲突;难点: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三、课时安排:2 课时 四、教学过程:
2、【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作者、背景,整体把握哈姆莱特全剧,概括基本情节,把握戏剧冲突。(一)导入 1.正文导入(课件投影: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同学们,有谁能把它翻译一下?这句话是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一段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恩格斯曾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哈姆莱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哈姆莱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便是节选自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二场的内容,也就是小说的结尾部分。2.戏剧常识。(ppt)2(哈姆莱特 是一部什么类型的文学体材?(戏剧)那么
3、,什么是戏剧?它又有什么特点呢?)戏剧定义:辞海 里对戏剧的定义是: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而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因此,我们可以说,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
4、如丝路花雨);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雷雨)、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戏剧要素、特点略讲,雷雨里再做具体分析)戏剧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冲突:戏剧的第一要素,所谓“冲突”就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
5、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台词: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也指影视片中的解说词。说话者不出现在画面上,但直接以语言来介绍影片内容、交待剧情或发表议论,包括对白的使用。)戏剧特点:故事情节的发展分幕分场 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3 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集中,登场人物有一定数量的限制。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3、作者和作品(我们
6、在学习小说的时候已经了解到,要了解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就要了解它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这叫知人论世。首先,我们来了解莎士比亚。)作者简介: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 4 月 26 日出生,默默无闻;1616年 4 月 26 日去世,举世闻名。1984年选举世界 10 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年)名列第一。莎士比亚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18 岁时他和一个比自己大 8 岁的农场主女儿结了婚,几年后就做了三个孩子的父亲。21 岁时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伦敦剧院工作,从马夫,到演员、再到导演、剧院股东,这样的生活
7、经历,为他日后的诗歌和剧本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在整整 52 年的生涯中,莎士比亚为世人留下了 37 个剧本一百多首十四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维纳斯和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他的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被
8、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英国人把每年的 4 月 23 日定为“莎士比亚戏剧节”,每年到这时候,世界各地都会有许多地方上演他的戏剧。英国有句谚语:“宁可不要 100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虽然这话有浓厚的殖民色彩,但莎士比亚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剧情梗概(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有人做过统计,从 1877年至今,平均每 12 天就有一篇或者一部研究哈姆莱特的专著或者论文问世。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品会让哈姆莱特在英国文学界有如此高的地位呢?有没有同学能说说它的主要剧情?)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莎学
9、研究的最大课题,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丹麦王驾崩,守夜卫兵看见老王幽魂出现,告知哈姆莱特王子。而哈姆莱特的叔父克劳迪服丧未满,即娶其兄嫂继承王位。王子与幽魂对话,获知叔父谋害父王之真相,王子装疯卖傻为证实真相,导演一出老王被毒杀短剧,请新王与新后观赏,叔父当场色变,母后以为王子疯了。王子在质问母亲的时候误杀了大臣,也是自己恋人的父亲波洛涅斯。奥菲莉亚遭情人失踪及丧父之痛投河自 4 杀,引起兄长雷奥提斯心头之恨,与克劳迪王共谋比剑时涂剧毒于剑锋,酒内下毒,加害王子,不料被皇后误饮,雷奥提斯自己亦为毒剑所伤,临死告知王子真相,王子报了父仇,死前托咐友人霍拉旭将真相告白于天下,自己亦
10、壮烈牺牲。3、写作背景(那么,莎士比亚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作品呢?)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哈姆莱特说:“丹麦是一所牢狱。”又说,世界也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他所说的丹麦指的正是 16 世纪末、17 世纪初的英国。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 p
11、pt: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预习)1、生词僻义 枭(xia)首 棕榈(l)树 戕(qing)害(伤害、残害)蟊(m o)贼 篡(cun)夺 玉玺(x)繁文缛(r)节 嗜(sh)杀 战栗(l)吮(shn)吸 万恶不赦(sh)2.学生交流,把握大意(课前预习)(由于戏剧中人物对话多,有时读完后情节不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脑中,而分析人物间关系可帮助我们熟悉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哈姆莱特的人物关系。)问
12、题:剧中出现了那些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关系?(板书:人物关系结构图)哈姆莱特(丹麦王子)克劳狄斯(丹麦国王,哈姆莱特叔父、弑君篡位者)乔特鲁德(王后、哈姆莱特之母)波洛涅斯(御前大臣)奥斯克里(宫廷大臣)奥菲利亚(波洛涅斯之女,王子的情人)雷欧提斯(波洛涅斯之子)霍拉旭(哈姆雷特挚友)小福丁布拉斯 挪威王子 多森格兰兹(朝臣、王子同学,后背叛)吉尔登斯吞(朝臣、王子同学,后背叛)5 问题:这些人物关系之间有什么样的矛盾冲突?A 莱特和克罗迪斯:名为叔侄,实为仇人;哈姆莱特和葛忒露德:虽是母子,但又有母嫁仇敌的隔阂。克里迪斯和葛忒露德:原为叔嫂,后为夫妇,二人间又有毒杀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13、(另一个家庭波洛涅斯一家同样既有自身的矛盾又与哈姆莱特一家关系错综复杂。)B 既是国王帮凶,又是哈姆莱特挚爱的女友的父亲。奥菲利娅挚爱哈姆莱特又与父亲有骨肉亲情。雷欧提斯本是哈姆莱特朋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成仇人。由此可见,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板书)等复杂感情的折磨。问题:戏剧围绕着这些人物,课文节选的部分展开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答:哈姆莱特对朋友霍拉旭讲述偷换密信、死里逃生的过程。奥斯里克来传达比剑之事,被哈姆莱特嘲讽一番。厅堂比剑,克劳狄斯设下圈套,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双双中毒剑,母后乔特鲁
14、德喝毒酒而死,雷欧提斯临死前揭穿阴谋,哈姆莱特尽最后力量用毒剑刺伤克劳狄斯,并逼他喝下毒酒。这个故事根据人物的上下场,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初步渗透人物形象)1.两人密谈:回述哈姆莱特逃回丹麦的经过。(从开头到“霍拉旭 不要作声!谁来了?”)2.受命比剑: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嘲讽。(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灭了”)3.比剑复仇: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从“一贵族上”到结束)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 问题一:“比剑决斗”一共有多少矛盾冲突?哈姆雷特克劳狄斯(杀父霸母之仇)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杀父“害”妹之仇)总之,两重矛盾冲突产生尖锐的碰撞,并紧紧围绕“比剑”(明)和“
15、毒计”(暗)展开,悲剧由此产生!问题二:“比剑决斗”这一部分安排了哪些悬念呢?哈姆莱特是否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哈姆莱特是否已经觉察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毒?雷欧提斯是否会按照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问题三:这样悬念迭生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6 答:每一个悬念围绕着和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得逞和哈姆雷特能否避免厄运来展开,这样处理能紧紧扣住读者(观众)的心,使读者(观众)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表演“比剑决斗”这一环节(初步感受莎士比亚的语言特点)知识拓展:小说与戏剧的区别 在小说里面,主要表现的是情感和事件,而在戏剧中则是性格和行为。小说必须缓慢地前进;主要人物的情感,在某种意义上说必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哈姆莱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