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df





《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课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在被考古学家们认为是夏都遗存的河南二里头遗址,发现“井”字形的城市主干道,以及被道路和城垣划分为若干方正、规整的城市区域。这些发现说明夏朝 A统治疆域辽阔 B城市基础设施完备 C统治格局有序 D注重道路交通建设 2据“清华简”记载,“商邑兴反,四方祸乱未定,多侯邦伯,率去不朝”周公与周成王出兵平定叛乱后,“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子,以作周厚屏据此可知,西周 A分封制宗法制的推行巩固了统治 B大规模分封始于周公和周成王时 C重视血缘关系对巩固统治的作用 D对古代帝王后代都进行严格管控 3受封地属于殷商故地的鲁、卫两国,周王嘱其“启以商政,疆
2、(强)以周索(法度)”;分封地在所谓“夏墟的晋国,有大量原住民,且周边戎狄环伺,周王嘱其“启以夏政,疆(强)以戎索(法度)”。这表明西周 A利用血缘维系地缘政治 B地方权力集中于周王 C管理地方注意因地制宜 D继承夏商的政治制度 4杜佑在通典职官中说“夫立法作程,未有不弊之者,固在度其为患之长短耳。政在列国也,其初有维城磐石之固,其末有下堂中肩之辱。远则万国屠灭,近则鼎峙战争,所谓其患也长。”以下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度初期利于国家安定 B宗法制未能长久维护周王朝 C应从长远角度考察制度得失 D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没有弊端 5商朝王位继承本来以兄终弟及为主,国君即位时年纪较长,对民情有
3、一定了解,统治较为得法。自第 26 任商王庚丁时起,继承法改为父死子继,新君养于深宫。尚书无逸有云:“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是从”。据此不能得出 A商朝政治加速腐败 B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C商朝以血缘关系维护政治联系 D商朝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6下列关于井田制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B土地世代享用,可以买卖 C奴隶主强迫奴隶、庶民耕种土地 D它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始终 7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姚河塬遗址中,发现有功能结构复杂的聚落形态、带墓道的高等级墓葬、掌握高技能工艺的铸铜作坊,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瓷器、象牙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刻字的卜
4、骨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别的出现 定居和原始村落的形成 手工技术的进步 殉葬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早期文字符号的出现 A B C D 8历史遗迹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某原始人墓葬群遗址考古发掘出大量私入陪葬品,社会贫富分化明显。据此判断该遗址处于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母系氏族社会 D父系氏族社会 9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最新发现,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到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以下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说法正确的是 A私有财产的出现 B社会分工的发展 C农业畜牧业产生 D阶级和国家产生 10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
5、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11 春秋时期,天子正妻称为后,庶妻被称为次妃、嫔、世妇等。诸侯之正妻称夫人、元妃,庶妻为如夫人、次妃或二妃、下妃等。这一规定 A反映出周天子大宗地位逐渐丧失 B有利于家国内外的宗法化管理 C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已名存实亡 D说明权力继承世袭化开始形成 12 礼记.王制列举许多不鬻于市的东西,其中包括“五谷不时(即不合时令的作物)”“果实未熟”“不到砍伐时期的树木”“不到捕杀时期的禽兽鱼鳖”。这体现了古代商业政策
6、A严格限制商人活动 B蕴含朴素的生态意识 C利于各地商品流通 D易致市场商品的匮乏 13西周分封制之下,受封诸侯从周天子那里不仅得到了土地、民众和表示身份与权力的彝器等,还得到了因地制宜的行政权和开疆拓土的军事征伐权。这一现象有助于 A扩大国家统一局面 B突出血缘宗法色彩 C调整地方行政体制 D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14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青铜尊、青铜罍以及玉璋、玉琮等与黄河流域出土文物类型相似。同时,三星堆新发现的黄金面具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存在高度相似性。这说明 A跨区域间文化交流频繁 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古蜀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D长江流域经济得到充分开发 15据
7、史料记载商周时期国君被放逐的事例很多,著名的如伊尹将太甲放之于桐宫,国人暴动使厉王出奔于彘等。对于这些情况时人不以为怪,周王后裔王子朝对周厉王被逐事曾直言不讳地说:“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君王于彘。”这反映了当时 A政治局面动荡不堪 B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C带有原始民主传统 D宗法制的逐渐崩溃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孟子对这一剥削形式设想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在井田制,下面是“庐井有伍”,即田地和农民,都是有组织的,组织即村社,国家通过村社来控制农民,战国则不然,井田
8、上的村舍这一中间层次没有了,国家直接把小块田地颁授给每户农民。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回答孟子提及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并结合所学指出其有何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国的土地制度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有何影响。参考答案 1C【详解】据题意可知,河南二里头遗址中城市中道路规划整齐有序,这说明统治格局有序,故选 C;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说明夏朝的统治疆域辽阔和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排除 AB;城市格局有序不代表注重道路交通建设,排除 D。2A【详解】根据“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子,以作周厚屏”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西周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A 正确;始于的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单元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统编 2019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