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语汇与伴奏织体.pdf
《和声语汇与伴奏织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声语汇与伴奏织体.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和声语汇与伴奏织体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笔者在教学中清晰地认识到,若疏于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研,毕业生在教学实践中一般会遇到种种困难。集中的问题主要是:钢琴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的衔接相对薄弱,钢琴教学的内容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容的过渡与衔接不够合理,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故而,亟需加强在钢琴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中小学教材内容的衔接。将传统和声的基本语汇与伴奏织体结合,由易到难,通过应用型教学,提高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性。钢琴伴奏是一种富于灵性且极具挑战的创造性工作,但传统和声语汇及其应用
2、是有规律可寻的,在把握和声语汇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作品伴奏织体类型及弹奏量的积累十分重要。本文从传统的大小调式和声语汇及民族调式和声语汇两个方面予以分析。一、传统大小调式和声语汇 最常见的是正三和弦的有序使用。以主和弦为中心,下属和弦与属和弦对主和弦形成一种环绕。典型的和声语汇:-,根据旋律的需要或有以下变体:-、-等骨架性语汇。在设计伴奏织体时,一定要注意在不同和弦的连接中,无论和声织体是柱式的还是分解的,都要注重内声部的平稳,为了达到平稳,可以适当穿插使用转位和弦。转位和弦的运用一方面可以达到和声平稳进行的目的,同时,还会形成较好的对位化低音线条。尤其在速度稍慢的抒情性片断中,这种因和
3、弦转位而形成的对位织体,有助于加强和声的细腻、丰富程度,从而获得更好的伴奏效果。适当使用副和弦。副和弦可以根据和声的功能属性,适当替换属或下属和弦,对主和弦间接地予以支持。另,若干个副和弦连续使用,还会形成转调或调式色彩的对比,这种有效驾驭和声语汇的做法,对形成不同伴奏效果有很大的作用。以下是大乐句式的和声语汇,在传统大小调式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设计伴奏织体时,可以据此情况予以取舍使用:-6-6-7-;-6-6-6-7-;-6-6-7-等。這些都是和声语汇最基本的构成方式。构成和声语汇的和弦,很可能是变化和弦,如重属和弦、副属和弦、副下属和弦等。这是我们在和声序进时要注意变化音的倾向问题。一般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和声 语汇 伴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