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洋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pdf
《喜洋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喜洋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喜洋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喜洋洋是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丰收之歌”的内容。这是一首由我国著名的民乐大师刘明源作曲的民乐合奏曲,乐曲曲式为 ABA 三段体,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乐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节奏感很强,每个乐段都是四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是八拍。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养成健康的审美兴趣,逐步发展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情感的反应能力,在欣赏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表现能力,成为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音乐欣赏者。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乐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体验
2、民乐合奏的情绪及风格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听、想、动,聆听、欣赏、律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更贴切地感受,表现乐曲的情绪。三、知识与技能:听辨了解竹笛、二胡、板胡的音色,演唱主题旋律,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编配伴奏。教学重点 欣赏民乐合奏喜洋洋,了解乐曲风格特点,分辨乐曲主题,熟悉主题旋律的主奏乐器,感受乐曲情绪及变化。教学难点 创编打击乐器伴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不同主题旋律情绪特点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木鱼、双响筒、鼓等打击乐器。学生准备:课前了解中国民族乐器。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刚刚我们在踏着热
3、闹、欢快的旋律走进了音乐课堂,这首乐曲能让你们想起什么呢?过年、过节、节日。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的脸上都喜气洋洋,也是我们听到这首乐曲最多的时候。设计意图:通过欢快的音乐,在课堂开始就把学生带入浓浓的音乐气氛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揭题埋下伏笔。二、新课教学 (一)感受主题一 1.介绍竹笛 师:我们来听一听这段旋律,你能听出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吗?竹笛是中国传统乐器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2.跟琴学唱 师:旋律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3.用打击乐器旋律伴奏 跟随音乐的变化做相应的律动。(二)感受主题
4、二 听一听,想一想,这段旋律与前一段由什么不同呢?1.听辨二胡、板胡音色 师:这段旋律的主奏乐器是?二胡和板胡都是拉弦乐器,二胡的琴筒是多边形,板胡的琴筒是圆形,板胡的体积要小一些。二胡是胡琴类中流行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它的音色柔美,富于表现力。在民族管弦乐中,二胡处于重要地位。板胡可以用于合奏,独奏,伴奏。其音色高亢,明亮,清脆。多用于独奏。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认识二胡与板胡,分辨出二者音色的不同,加深对民族乐器的印象。2.跟琴学唱 (注意大小附点、前八后十六)。3.为旋律编配伴奏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大胆创作,主题一的练习为主题二做了铺垫,循序渐进,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喜洋洋 欣赏 为主 综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