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构路径.pdf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构路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构路径.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构路径 作者:石林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 年第 19 期 【摘 要】文章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的内涵和历史演进展开论述,根据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准,结合我国国家治理面临的诸多困境,试图建构一种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关键词】治理;治理体系;治理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的内涵和在中国的发展 (一)国家治理的内涵 谈及治理,首先应该谈其和统治的区别。从主体划分,统治的主体仅局限于政府权力机关,而治理的主体不仅仅包含政府权力机关,还包括非政府组织、民间自发组织等多元主体。从统治意义划分,政府关注的是自身利益,而治理则更多的把
2、侧重点放到社会公共利益的高度,着力点从单一政府方面上升到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西方学者亨廷顿提出的观点是国家治理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涵义是维护政治秩序,基于这一观点我们看到国家治理的出发点还是要以“稳定”为前提。徐湘林对国家治理的定义为:“国家治理通常指国家的最高权威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以及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分权,从而对社会实施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二)国家治理在中国的历史演进 第一阶段,全能主义政治下高度集权的治理模式。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体现了强大的社会整合能力,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一盘散沙的社会局面,也削弱了诸如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文化危机、社会危机等“总体性危机”。这一阶段是政府高度
3、集权的全能主义时期,即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这种制度约束下,使得国家权力达到空前膨胀。治理活动完全被视为政治行为,体现着国家的政治价值。第二阶段,后全能主义政治下分权的治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严重后果,并积极探索多元治理的道路,逐渐开始从一体化的政府治理模式向分权化的多元治理推进。随着 1978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建立和 1982 年人民公社的解体,国家权力才逐渐淡出农村领域。村民自治的兴起和政府退出企业等重大转变使得国家呈现出二元分离的局面。同时在农村和城市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市场经济的力量,发扬后全能主义政治的分权治理方式,鼓励民
4、营模式,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而逐渐打开了新时期国家治理的新篇章。二、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障碍 我国现阶段国家治理体系构建存在以下障碍。障碍一,国家治理体系的中间阶层动力不足。上层主要制定改革政策,从全局的视角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基层受到诸多问题的影龙源期刊网 http:/ 响而迫切的希望加入到改革的行列中。障碍二,已有的合法性来源不适应民主化发展。中国共产党是由革命获得执政合法性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组织人民反抗,得到革命的胜利,以此而得到人民的支持和认同。障碍三,过时的原则和制度限制治理成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沿袭了苏联许多制度和原则,如干部管理制度。制度有适应其发展的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治理 体系 能力 现代化 建构 路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