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实证式分析.pdf





《简析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实证式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析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实证式分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简析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实证式分析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倦怠现象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和教师的职业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调查,发现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习环境层面和教材层面等多种因素导致学生学习倦怠的产生,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证依据。论文关键词:英语学习倦怠;缺乏动机;非英语专业学生;实证式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中国的英语教学有着漫长的历史,始于20 世纪初的教会学校,随着改革开放在 80 年代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在20 世纪末风行全国的“英语热”中,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大学本科生毕
2、业证挂钩,成为衡量英语水平的标杆,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中也言必“四六级”,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进入到 21 世纪以来,全国高校开始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动机,旷课和消极参与成为大学英语课堂上的普遍现象。受此影响,英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严重挫伤。倦怠现象在师生中的普遍存在和交互影响使得不少师生都处于过度的压力和挫败感中,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及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新大学英语
3、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系列改革,以及大学英语在教学性质、目标和要求方面的重新修订都对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以及应对新教学要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成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二、研究问题、方法与工具 1.研究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调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证依据。本文的研究问题是:(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现状如何?(2)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潜在原因是什么?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获取研究资料。来自中国计量学院08
4、 级测控专业的 40 名学生(男性 34 名,女性 6 名)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倦怠表现程度较高和程度较低的各 3 名学生参加了访谈。3.测量工具 本文采用在 Maslach(1997)的 MBI 量表和秦晓晴(2007)的二语学习内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自编的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共12 个项目,其形式是从“很不同意”到“很同意”的李克特五级量表。问卷主题包括:语言焦虑、语言环境、语言效度、学习策略、动机强度、动机类型和自我效能等部分。半开放式的访谈问题包括:(1)你对英语学习是否有兴趣?为什么(不)?(2)你认为英语的重要性/用处是什么?(3)你在英语学习中碰到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5、4)你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有些什么看法?三、文献综述 关于职业倦怠的概念结构、理论模型及测量工具的现有研究中,Maslach(1997)提出的模型测量被认为是最科学、最简洁的,也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Maslach 的倦怠量表(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由 emotional exhaustion(因过度要求而超负荷或耗竭)、lack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无能感或丧失能力感)、depersonalization(去个性化)三个维度构成。Maslach 综合过去的研究提出了造成倦怠的 6 项来源:工作负荷、缺乏控制、不足
6、奖赏、团体破裂、缺乏公平、价值冲突。这 6 项因素在学校情境中同样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倦怠。在学习倦怠研究方面,Meier(1985)的研究证明:学习倦怠与学习风格、记忆力、自尊、职业化自我概念和情感承诺密切相关。Branko Slivar(2001)在对1868 名 15 至 19 岁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导致学生学习倦怠的诱因包括:学业压力过大、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的渠道不畅、缺乏激励机制、缺乏和谐有效的人际关系、来自外界的过高期望值、学校家庭社会在价值观方面的冲突等。在分析了自我形象和焦虑对倦怠产生的影响后,Slivar 同时还指出:性格特征是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在倦
7、怠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连榕(2006)通过对大学学习情境中的承诺和倦怠研究,编制了适用于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他指出:专业承诺包括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和理想承诺四个维度;学习倦怠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回归分析证明,情感承诺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曾勇(2007)对于互联网辅助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倦怠这一心理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转化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应对策略,包括净化互联网、消除不良信息污染、教师利用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学生、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指导检查督促等。国内学者高一虹、周燕(2003)、黄红安(200
8、5)、秦晓晴(2007)等在对中国大学本科生的学习动机研究方面的成果,如高一虹、周燕的学习动机类型研究和秦晓晴提出的中国大学生二语习得概念模型和内在结构模型对现阶段的倦怠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作者根据问卷中掌握的数据发现:第一,大部分受试者表示,英语知识对于通过四六级考试及未来就业有一定的作用。第二,不同性别的受试者在整个基础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倦怠呈现的时间和程度不同:男性集中体现在第一学期,随后明显下降;而女性集中体现在第二学期。第三,不同性别的受试者在教学方法、学习策略运用、动机强度及成就感方面也存在差异。结合课堂观察和访谈,作者发现,目前导致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英语 学习 倦怠 实证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