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演唱中对比手法的运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乐作品演唱中对比手法的运用.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声乐作品演唱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摘要:无论是在音乐创作、音乐演唱还是音乐欣赏中,对比手法应用十分普遍。就声乐作品演唱过程来讲,通过对音乐作品旋律、音色以及强弱方面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情感,另一方面也是深刻领悟其内在涵义的有效措施,对其演唱也有较大帮助。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声乐作品演唱为立足点,探讨对比手法的实践运用,以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声乐作品;演唱;对比手法;运用 对比手法运用是立足于音乐内容变化和感情发展需求,推动声乐作品获得崭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声乐作品创作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而声乐演唱是对固有音乐作品进行的二度创作,而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运用对比手法,从而
2、更好地揭示声乐作品中的内容和内涵是当下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一、声乐作品演唱中旋律对比手法的运用 据了解,作曲家在声乐作品创作过程中最常应用旋律对比手法,旋律性、节奏性等都是其着重强调的内容,以此达到两个段落清晰界定、对比的目的1。就声乐作品演唱者来讲,要深入了解和掌握作曲家在旋律对比过程中想要突出的因素和特点,并自觉与已经掌握的声乐演唱技巧进行融合,从而使声乐作品创作意图借助演唱的形式得到准确化表达。以诗人之恋第一首五月春光妙不可言为例,其主要传达了作曲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在四小节过后,人声开始加入,这时演唱需要对气息进行合理控制,注重声音的清晰与柔美,是舒展的旋律性曲调;而到后面第九小节至十
3、二小节进行演唱时,则需要对声音和感情进行加强处理,赋予演唱更多的动感与张力,这样才能将作者对美好爱情向往的喜悦之情充分传达出来。这种局部旋律的对比,使得音乐情趣得到了充分提升,声乐作品整体形象也更加丰富与饱满。二、声乐作品演唱中音色对比手法的运用 音色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讲是十分关键的,演唱者声音表现力简单来讲就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其声音展现出的感情魅力,如爱、恨、喜、怒等。在实际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要具备根据歌曲内容灵活运用不同音色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歌曲内容所服务。以黄水谣为例,在作曲过程中,作曲者主要是以音乐情绪不同来配以演唱,音色对比也由此产生。对于第一段演唱来讲,其主要运用的是女生齐唱的方
4、式,声音优美且明亮,听者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人们安居乐业、辛勤耕耘的美好场景;而第二段运用男声齐唱的方式,在处理低音区时主要运用粗暴悲痛音调所演绎,与前一段女生齐唱形成了明细的对比,将敌寇毁我祖国大好河山的悲愤之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人民痛惜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正是这种音色的对比,也为后续独唱提供了音色对比的参考。又如歌曲魔王,其刻画了“父亲”慈爱、愤怒、失望等多个情绪,在演唱时也需要借助不同音色来表达。对于歌曲中喜悦、希望、快乐等情绪,那么演唱时音色应是明亮、轻快的;反之,在演绎失望、忧愁等情绪时,音色则是深沉、暗淡的,音色对比而生的艺术性也清晰可见。三、声乐作品演唱中调式、调性变化对比的运用 歌
5、曲的调式、调性变化是音乐表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也是歌曲感情色彩能否通过演唱得到充分传达的重要影响因素2。调式不同,其表现方式和特点也会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有的歌曲调式明亮,但是有的调式却黯淡无光,有的歌曲刚劲有力,有的歌曲却温婉柔和。以斯卡拉蒂紫罗兰和在我的心里为例,由于前者是降B 大调,所以歌曲呈现时也具有明朗和欢快的特征,而后者主要是 f 小调,其暗淡、痛苦的情绪也十分明显。对于一首声乐作品来讲,无论是一个调性还是多个调性都可以写成,同时,其与音乐表现手段的整合也成为促使音乐发展的力量所在。通过调式、色彩的对比以及声乐演唱者的演唱,歌曲中饱含的情感和人物形象也能够得到清晰且生动的传达
6、。在实际演唱时,需要演唱者对调性色彩上对比的表现手段进行深刻把握,并投入到塑造人物形象当中,以此达到边演唱、边描绘意境、边传达情感的目的。四、声乐作品演唱中速度变化对比的运用 速度顾名思义也就是歌曲的快慢程度,是音乐性格、特色和基本形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演唱速度不同,其呈现出的内容和情绪也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对于声乐作品来讲,其速度术语主要有快板、中板和慢板之分,而渐快和渐慢则是表现歌曲速度变化的重要标识。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为演唱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大致范围,在实际演唱时,演唱者要始终以歌曲内容、形象和情感为依据,对歌曲演唱速度进行灵活调整,从而在歌曲速度表现力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完成对歌曲思想内
7、容和情感的表达。但是对于部分歌曲来讲,其并不存在速度变化3,这时就要求演唱者准确跟随歌曲速度进行演唱,如果演唱速度发生变化,那么声乐作品表现的也会毫无美感可言。而对于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曲式结构来讲,其中必然会存在多个速度不同的乐段和乐句,在此背景下,音乐情绪和色彩也会存在显著对比。以黄河怨为例,其速度变化较多,主人公呜咽、悲愤和嚎啕等情绪也借助速度变化也随之表现出来,甚至对于一些语句来讲,其虽然不存在明显的速度变化,但是依然需要立足乐句情绪,通过富有变化且夸张的速度将其演唱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赋予演唱更饱满的情感,其艺术感染力也会得到迸发。结束语 总而言之,声乐作品演唱就是对音乐形象、作品情感进行传达的过程,无论对于歌唱技术还是手法来讲,都是传达作品内涵的载体,在演唱过程中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不注重情感传达。也只有在充分把握作品风格、情绪和人物个性基础上,对对比手法以及其他艺术处理手法进行充分运用,才能将无声音符转变为声情并茂的立体音符,达到感染听众的效果。参考文献 1刘瀛莹.歌唱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训练与运用J.艺术评鉴,2019(23):53-54+73.2赵昕.声乐钢琴伴奏中的对比、平衡与统一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02):104-105.3满园春.声乐作品演唱中的艺术处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05):87-8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