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SCI数据库的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pdf
《基于CSSCI数据库的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CSSCI数据库的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 CSSCI 数据库的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作者:贺栋豪 刘桃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1 年第 11 期 摘要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 CiteSpace软件对 CSSCI数据库(20172020 年)期刊文献进行处理及知识图谱分析。在深入阅读文献内容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乡村振兴相关研究主题的研究概况。结果显示,目前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学者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日益深化,研究主题及内容深度不断拓展且主要集中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旅游”“产业振兴”“乡村贫困治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当下乡村振兴相
2、关主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 S-0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1-0235-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1.06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Knowledge Graph Analysi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CSSCI Database HE Dong-hao,LIU Tao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Inner Mongol
3、ia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70)Abstract By adopting bibliometrics method,periodical literatures of CSSCI database(the year 20172020)were processed by CiteSpace software.Based onindepth reading of literature,the research statu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summarized.Results showed that th
4、e relevant researches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as at the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Domestic scholars have been deepening their research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Research topic and content depth continues to expand.Research topic was mainly focused on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
5、lopment,rural governance,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rural tourism,industry revitalization,rural poverty control,reform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and so on.Based on this,research disdvantages of fu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were researched,and further research was forecasted.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
6、tion strategy;Knowledge graph;Visualization;Research situation “三農”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学术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学术成果呈现指数增长。乡村振兴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乡村地理规划学、农业科学等众多学科,对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科学地梳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乡村振兴研究的范围及深度。虽然沈费伟等1对乡村复兴主题的学术进展与未来趋势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传统文献述评方法受偏好选择及文献检索不够全面的影响,造成对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描述聚焦视角不一、
7、内容庞杂且综述有失偏颇。因此,新时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科学的梳理。而知识图谱分析是一个客观评价及分析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及研究态势的科学方法。但学界对乡村振兴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的研究还并不多见。其中,陈升等2利用 CiteSpace 工具对“乡村治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的分析。而杜文忠等3以CNKI和 Webof Science 数据库中关于“休闲农业”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图谱分析。许恒周等4通过对我国农地确权研究领域的发展轨迹及特征分析,为减少后续研究的主观性提供了参考依据。李根5则基于定量和图谱对国内精准扶贫
8、的研究进行了可视化的分析,并指出了精准扶贫的研究中存在精准扶贫理论研究指导性不强、研究问题细化不足、缺乏创新等问题。然而,上述研究中,要么是基于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一个子方向来进行文献梳理,要么虽然是以乡村振兴主题作为研究的对象,但对其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的梳理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因此,通过科学的文献计量分析工具,系统全面地梳理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明确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热点内容等既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鉴于此,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 CiteSpace 软件对 CSSCI数据库(20172020 年)期刊文献进行处理及知识图谱分析;在深入阅读文献内容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乡村
9、振兴相关研究主题的研究概况。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紧接着学界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迅速爆发,文献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为确保研究结果能准确、客观地体现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笔者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作为文献检索来源,通过高级检索功能,将发文年限设置为 20172020 年,检索条件限定为主题词“乡村振兴”或关键词“乡村振兴”,手动筛选并剔除会议介绍、观点综述、笔谈记录、书评、编辑部提示性说明,以及期刊中的新闻报道、工作部署等非学术性研究文献和与乡村振兴主题联系不紧密的部分文献。然后将经过格式转化后的样本数据导入 Cite
10、Space软件中进行处理及图谱分析。关键词词频分析即通过能够反映文献核心内容和思想的关键词出现的频数,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科学知识图谱是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的延伸3,“图”具有直观性和可视性,“谱”具有序列性6。因此,科学知识图谱是通过的数学算法计算得出,并通过图形节点大小、连线、时间序列位置等形式可视化地呈现出来研究结果的一种科学方法。2 乡村振兴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1 乡村振兴的研究主体分析 目前对于乡村振兴主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初具规模的研究群体。通过对作者所发表文章的图谱分析,结果如图 1所示,形成了以刘彦随、龙华楼、屠爽爽、张英男等学者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
11、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以贺雪峰为代表的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的研究团队及以姜长云为代表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以上这些作者及研究团队期刊文章产出数量较高。此外,刘彦随、龙花楼、姜长云、李裕瑞、戈大专等学者发文数量较多且被引频次在 100以上,也将更进一步说明这些作者是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专家”,在乡村振兴主题研究方面产出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成果,其研究成果中的观点也被普遍认可和接受。最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等全国各类高校的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形成了乡村振兴主题相关研究的中坚力量。2.2 研究热点问题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的关
12、键研究内容及研究问题的集中呈现7,该研究通过对关键词词频进行分析,来确定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在 CiteSpace软件中,选择“keyword 为网络节点类型,剪切连线算法(Pruning),择路径搜索算法(Pathfinder)和路径网络简化(Pruning sliced networks),设置适当阈值后行可视化分析。初次分析得到关键词节点之后,通过人工筛选将部分意思表述一致、存在包含关系的关键词节点进行合并,例如将“三农问题”与“三农问题”进行合并,将“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合并。并去除“路径”“路径选择”“发展路径”等含义宽泛的关键词,然后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如
13、图 2 所示。由表 1可知,除文献检索的主题关键词“乡村振兴”及“乡村振兴战略”之外,频数最高的 5个关键词分别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现代化”“精准扶贫”“三农问题”,说明上述关键词是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热点。关键词聚类可以显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间的结构特征6。因此该研究在参照CiteSpace 生成的聚类图谱结果后,查看具体聚类关键词,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进行人工合并部分相似度较高的类项。最终总结出目前乡村振兴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2.1 城乡融合发展。随着农业税取消之后,城乡关系从过去城市资源攫取型转向城市反哺农村。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补齐乡村發展的短
14、板,城乡分割的局面不断被打破,但长期以来城乡之间不对称的发展,导致城乡之间在资源要素配置、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巨大 的差距,“城市繁荣”和“乡村衰落”之间形成了难以弥合的张力。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期,弥合城乡发展差距的一大重要战略,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非均衡发展的现实问题,实现城乡协同发展起到了政策导向性作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再次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梳理国外城乡关系理论、国内城乡关系演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及改革方向。然而单纯的新农村建设并未能触及城乡之间深刻的矛盾根源。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把乡村摆在同
15、城市同等重要的位置来看,重新塑造城乡关系。姜德波等8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衰落成因展开分析,系统阐述了乡村人口结构、产业发展、教育、文化、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张克俊等9认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要素市场融合。此外,城乡融合发展还涉及除城乡关系以外乡村空间格局10,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等诸多城市规划领域方面的研究11-12。然而,基于“项目”式的改造及重塑不仅可能存在与乡村固有价值不相容问题,而且也有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乡村社会矛盾升级的问题产生。2.2.2 乡村治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主体日渐多元化
16、,治理内涵、形式也逐渐丰富。自从基层政权的职能从农业税征收到现在资源的分配转变之后,基层政权“悬浮化”,传统乡村自治组织“行政化”13等现象日益严重。并且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面临“空心化”“老龄化”、乡村社会主体缺失、组织涣散等严峻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面对日益增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回流,乡村将面对更加复杂的治理态势,乡村治理也再次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者的研究热点议题12。目前关于乡村治理及治理体系的研究较多集中在乡村治理主体、模式、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在治理主体层面,袁金辉等14分别从乡村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新型职业农民、乡贤能人及其他各界人士等方面为乡村治理主体优化提出相关
17、指导意见。在治理模式层面,袁方成等15乡村政党与社会力量嵌入式整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及刘建生等16提出“双轨双层治理”等。但遗憾的是,在乡村治理机制及治理体系的研究中自治、德治、法治之间功能及作用组合程度没有明确的学理分析17。此外,关于村民自治的空间、实现形式,学者们也未能给出较为清晰的剖析。最后,虽然研究人员曾主张在从乡村分化的角度来讨论乡村管理体制的问题,为乡村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目前部分学者研究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时,仍然较少依据乡村类型特点来进行分类讨论。2.2.3 乡村文化建设。该类别所包含的关键词有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文化治理等。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的推进,乡村资源向城市
18、流动,对乡村文化、乡村价值造成了较大影响。其中,索晓霞18通过时间、空间、个体与整体视角去阐述乡村文化的价值。门献敏19提出乡村文化可以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推动乡村精神风貌发生转变,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另一些学者则围绕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创新”,“繁荣”还是“衰落”,“公益”还是“产业”以及乡村文化振兴过程的现实困境、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了研究20,产生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方晓红21认为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和事业等层面入手。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复制城市的发展模式,也不是将乡村建设成城市。而是在保留乡村
19、现有底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村独特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和价值。通过重塑乡村文化22、文化治理23等途经对村落传统特色文化的挖掘、文化符号的识别以及保护和传承来梳理乡村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乡村未来发展的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文化艺术体验的需求,彰显乡村发展的自身规律。2 乡村振兴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1 乡村振兴的研究主体分析 目前对于乡村振兴主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初具规模的研究群体。通过对作者所发表文章的图谱分析,结果如图 1所示,形成了以刘彦随、龙华楼、屠爽爽、张英男等学者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以贺雪峰为代表的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的研究团队及以姜长云为代表
20、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以上这些作者及研究团队期刊文章产出数量较高。此外,刘彦随、龙花楼、姜长云、李裕瑞、戈大专等学者发文数量较多且被引频次在 100以上,也将更进一步说明这些作者是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专家”,在乡村振兴主题研究方面产出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成果,其研究成果中的观点也被普遍认可和接受。最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等全国各类高校的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形成了乡村振兴主题相关研究的中坚力量。2.2 研究热点问题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的关键研究内容及研究问题的集中呈现7,该研究通过对关键词词频进行分析,来确定乡村
21、振兴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在 CiteSpace软件中,选择“keyword 为网络节点类型,剪切连线算法(Pruning),择路径搜索算法(Pathfinder)和路径网络简化(Pruning sliced networks),设置适当阈值后行可视化分析。初次分析得到关键词节点之后,通过人工筛选将部分意思表述一致、存在包含关系的关键词节点进行合并,例如将“三农问题”与“三农问题”进行合并,将“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合并。并去除“路径”“路径选择”“发展路径”等含义宽泛的关键词,然后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如图 2 所示。由表 1可知,除文献检索的主题关键词“乡村振兴”及“乡村振兴战
22、略”之外,频数最高的 5个关键词分别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现代化”“精准扶贫”“三农问题”,说明上述关键词是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热点。关键词聚类可以显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间的结构特征6。因此该研究在参照CiteSpace 生成的聚类图谱结果后,查看具体聚类关键词,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进行人工合并部分相似度较高的类项。最终总结出目前乡村振兴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2.1 城乡融合发展。随着农业税取消之后,城乡关系从过去城市资源攫取型转向城市反哺农村。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补齐乡村发展的短板,城乡分割的局面不断被打破,但长期以来城乡之间不对称的发展,导致城乡之间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CSSCI 数据库 乡村 振兴 研究 知识 图谱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