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浣溪沙【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容与情感。2.多角度赏读,探究用词与写法之妙。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以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教学难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四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作者简介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作者吧 预设: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善骑射,好读
2、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亦工诗,颇得盛唐风格。词集有侧帽集 饮水词等。2.课文背景 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这首词的内容。预设: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二)新词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浣溪沙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pn)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sh li),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三)细读本词,
3、精读细研 教师: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这首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1.词句出示: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注释】那畔:那边。若为:怎样的。(学生朗诵词句,自主尝试翻译。)预设 1:【译文】向着北方边疆那边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声。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学生朗诵词句,自主尝试赏析。)预设 2:“身向云山那畔行”点明此行的目的地和路途的遥远。预设 3:“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预设 4:“吹断”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预设 5:“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2.词句出示: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浣溪沙 第三 单元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教学 设计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