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民歌在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中的传承与创新以新余学院为例.pdf





《经典民歌在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中的传承与创新以新余学院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民歌在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中的传承与创新以新余学院为例.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典民歌在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中的传承与创新以新余学院为例 林利珍;邹伟铭【摘 要】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经典音乐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创作出的,最能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面貌,并被人民群众广为流传的一种歌唱形式.通过分析经典民歌的自身特点与相关发展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对经典民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融合文化哲学进行研究,并提出经典民歌在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中的传承与创新策略.【期刊名称】新余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4)002【总页数】5 页(P143-147)【关键词】经典民歌;应用型人才培养;传承与创新【作
2、者】林利珍;邹伟铭【作者单位】新余学院艺术学院,江西新余 338004;新余学院艺术学院,江西新余338004【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J607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民歌作为文化艺术作品的经典代表,更是以其独特的中国特色与贴近社会生活的特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热爱。经典民歌旋律生动优美,艺术风格各具特色,词曲亲切感人,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影响很大,让人们无法忘怀,对人民群众影响深刻。一些优秀的经典民歌曲调高昂,融入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在高校教育中,呆板乏味的政治思想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学生心
3、理上的排斥,而以民歌的形式进行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对民族的热爱。同时,优秀的经典民歌也能以其悠扬的曲调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民歌都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音乐工作教育者们应该成为引导者,而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则是传承这些民族音乐的重要途径。利用音乐教育这一阵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诸如理论、实践、观摩、竞赛、参加社会活动等,让传统音乐的精神渗透到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的思想中,才能真正地传承传统音乐的精神、灵魂。一、经典民歌的分类与特点(一)民歌的分类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源于社会
4、实践,以自我创作、自我演唱的形式产生的歌曲,它对人民的生活起着广泛深入的作用。按照体裁我们可以将民歌分为三大类:山歌、号子、小调1。1.山歌 中国民间歌曲的重要代表就是山歌,山歌是人们在放牧、砍柴等社会活动中,以一种比较随意的方式歌唱的小调2。唱歌的人不受活动的干扰,自由发挥而成,唱腔轻松自在。山歌的流传地点非常广泛,在西南、西北及北部高原、山区广大地带还有豫、鄂、皖交界的大别山,以及粤东北、赣南、闽西武夷、罗霄、南岭三山交汇处等都是山歌流传的区域。山歌的歌调、衬字衬腔都具有很明显的地域特征,每个区域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用法。2.号子 号子又称劳动号子,它是人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激发工作热情,带动
5、劳动人民工作节奏的一种特殊曲调。它流传甚广,几乎遍布全中国。不同的生产劳动种类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典型的有搬运号子、渔民号子、建筑号子3。这些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都来源于工作类型本身,其曲调、曲词与劳动特征紧密相关,并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传唱。在歌唱方式上,劳动号子主要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另有部分劳动号子是以众人领唱,众人合唱的形式歌唱。一般来讲,节奏缓慢的工作,劳动号子的曲调较为悠长,而节奏较快的工作中,劳动号子节奏则较为紧促,曲词较短。3.小调 流传在各城镇、集市的民歌一般被称之为小调。在历史的发展中,众多的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升华,结构较均匀、节奏规整、曲调细腻、主题内容多样等成为了
6、我国城镇小调的主要特征4。根据小调特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小调是由明清年代的曲子演变而来的,明代的曲子如阳春曲卖花声,清代的曲子如彩云追月白雪遗音;第二类是歌舞类小调,它主要是我国古代传唱在歌舞中的曲子;第三类是地方性小调,这类小调主要体现地区特点。一般来讲,地方性小调与地域特色、地域方言紧密贴合,极具地方性特点。(二)民歌的特点 传统民歌一般是在生活劳动中即兴创作,口头传唱,并且在传唱交流中不断提炼,不断升华,最终沉淀成就经典的歌曲艺术。而经典民歌则是聚民歌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精华所在5。民歌是属于民族民间音乐的范畴,是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为:首先,与人民
7、群众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其次,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在群众中口头流传的音乐;再次,曲调朴实、平易近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它表达了劳动人民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需求与愿景,具有现实性,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民族,有着丰富的艺术财富。民歌作为我国其他艺术形式的基础,是我国传统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歌不仅是人们心声的“代言人”,更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如斑鸠调就是江西赣南地区采茶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斑鸠调中语言最大的特征就是极具客家的方言特征和地方色彩的衬腔和衬词。如歌曲中模仿斑鸠的叫声“叽里咕噜”以及衬词
8、“那个”“里格”等,诸如此类都形成了这首民歌自己独有的风格特征6。二、经典民歌传承与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的困境(一)经典民歌的传承困境 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特定生产方式产生的,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中国历史、文学等各个领域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音乐,以民歌为代表的古老艺术形式更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1.民歌资源流失 文化生态的变迁环境之下,民歌本身已经经历了资源流失的大问题。因为依赖口耳相传的模式,没有专人收集保存,在近代文化变迁中,大量的民歌包括经典民歌在无人传唱的过程中逐渐消失,这就导致了如今关于民歌的记载内容少之
9、又少。2.歌者后继无人 民歌口耳相传的形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歌的传播,在过去社会相对稳定的时代中,该模式使得民歌自然传承,并在传承中不断有创新。而如今,大量的年轻人对传承民歌不感兴趣,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做歌者,民歌缺少继承者,这直接导致了一批民歌艺人相继去世后,民歌无人传承、直接消亡。3.商业氛围太浓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泛滥、商业歌曲充斥市场,公共场所播放流行音乐。民歌从某种角度来讲已经被市场边缘化。如今许多民歌歌手为了成名,在表演中带入许多流行元素,而没去认真研究民歌的传统风格和声乐表现。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不了解民歌,更谈不上传承民歌。(二)地方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困境 应用
10、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7。在民歌传承上,应用型音乐人才是中坚力量。而在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上,如今还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陷入了困境。1.人才转换率低 每年地方高校音乐学院都会有大量的音乐专业学生毕业,而真正从事音乐工作的人才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固然有社会上音乐方面的就业机会少,以及工作环境、薪资水平等客观因素。但学校对于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质量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2.应用能力培养欠缺 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应用两个字上。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叠加教育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原因可能在于理论知识的教育相对来说投入的成本较少,而实践应
11、用教育则需要更多的投入。这是实践应用教育缺失的最主要原因,但也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音乐水平停留在纸面上,缺少实际的应用能力。三、经典民歌在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中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经典民歌音乐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人文特征。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是对我国经典民歌音乐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创新赋予经典民歌活力的灵魂。只有积极创新,通过对民歌的深入研究,增添更符合现代审美的内容,而非仅仅停留在对民歌的传唱上,才能不断丰富民歌的内涵。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把我国民族音乐尤其是民歌贯彻其中,并不断创新,赋予其新的内涵,是音乐专业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通过对经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 民歌 地方 高校 音乐 人才培养 中的 传承 创新 新余 学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