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014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4 实验(上机)学时:0 学 分:4 适用对象:经济类本科生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 一、教学目标 经济学原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使得人类的无限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是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许多经济学科如管理经济学、公共财政学、市场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等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
2、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例如单个家庭、单个企业、单个市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它试图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社会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即宏观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经济类本科生理解和掌握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类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目标 1:系统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目标 2:熟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理 目标 3:熟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
3、目标 4: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和现象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第二章消费理论、第三章生产理论、第五章市场理论、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第七章一般均衡、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一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十三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失业应精讲、细讲。对各章重点内容,教师应阐述清楚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以一些浅显易懂的案例增进学生的理解,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采取教师讲授的方式授课,任课教师应以多媒体教学为基本授课方式,也可以采取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其他教学手段。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应要求学
4、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布置一些较深入的问题供学生探讨,学生须做课后习题。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经济学原理是其他经济类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各类经济学专业课的先行课,为学生将来在政府机构、经济部门、新闻出版行业、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工作、管理工作和经济政策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1 第一章 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原理 4 2 第二章 消费理论 4 3 第三章 生产理论 4 4 第四章 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的均衡 4 5 第五章 市场理论 4 6 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 4 7
5、 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4 8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 4 9 第九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国民收入核算 4 10 第十章 总需求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4 11 第十一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4 12 第十二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4 13 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4 14 第十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4 15 第十五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4 16 第十六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4 合计 64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微观经济运行 1.微观经济运行的简单模型 2.市场失灵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第二节 需求分析 1.需求和需求定律 2.影响需求的因素
6、和需求函数 第三节 供给分析 1.供给与供给定律 2.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 第四节 均衡价格与供求定律 1.均衡价格 2.供求定律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第五节 市场的作用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1.市场的作用与资源配置 2.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弧弹性、区间弹性与点弹性 2.需求的价格弹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4.需求的交叉弹性 5.供给弹性 教学重点、难点: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支持价格、限制价格。课程的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微观经济运行规律;理解需求与需求
7、量的区别、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掌握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均衡价格、弹性的计算;应用供求定律分析现实问题。【复习思考题】1.需求和需求量的区别、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2.需求法则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存在需求法则的例外?你能够指出几种显示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不符合需求法则的商品吗?3.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4.供给法则为什么会存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商品不符合供给法则?5.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形成均衡价格的条件是什么?6.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面对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厂商实现收入最大化的价格决策有什么特点?7.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8.用供求法则说明政
8、府实行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原因、后果已经消除产品过剩和短缺的方法。9.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第二章 消费理论 第一节 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消费者选择和效用最大化的均衡 1.消费者偏好 2.无差异曲线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3.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和预算约束线 4.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价格变化时的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 1.价格消费曲线 2.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第四节 收入变化时的消费者均衡:恩格尔曲线 1.收入消费曲线 2.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系数 第五节 对需求曲线形状特征的分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和收
9、入效应 2.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 3.低档品或劣等品的需求曲线 4.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 第六节 从个人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教学重点、难点:效用、边际效用的概念、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价格变化与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课程的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如何获得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如何获得,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基本条件、价格变化与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应用消费者均衡理论推导需求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复习思考题】1.边际效用为什么是递减的?怎么样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
10、.怎样理解消费者剩余?3.经济学家们对消费者形成偏好时的理性作出了那些假定?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什么时递减的?5.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6.怎样用收入消费曲线推导出需求曲线?7.怎样用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恩格尔曲线?8.怎样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理论解释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9.怎么样从个人需求曲线推导出市场需求曲线?第三章 生产理论 第一节 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的定义 2.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3.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有利用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2
1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的最有利用和企业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1.等产量线和边际技术替代率 2.等成本方程和等成本线 3.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第四节 生产扩张的最优路径和规模收益 1.生产扩张线 2.规模收益 教学重点、难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规模收益。课程的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各种形式的生产函数;理解规模收益和生产扩张线;掌握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和两种可变生
12、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应用相关理论分析厂商是如何选择生产的合理投入区和最优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复习思考题】1.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有什么区别?2.怎样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在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情况下,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利用,厂商当如何确定生产的合理投入区?4.作图说明在短期中,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特征和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5.怎样理解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6.解释在长期中厂商扩大生产规模的最优路径。7.怎样理解最小成本法则和替代法则?8.解释规模收益递增和规模收益递减的原因。第四章 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的均衡 第一节 成本的性质和成本函数 1.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13、2.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3.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4.成本函数 第二节 短期成本函数 1.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 第三节 长期成本函数 1.长期总成本 2.长期平均成本 3.长期边际成本 第四节 收益的性质 1.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2.不同需求条件下的收益曲线 第五节 利润和利润最大化的均衡、1.利润的性质 2.利润最大化均衡的条件 3.停止营业原则 第六节 企业和企业的经验目标 1.企业的性质 2.企业的经营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机会成本的概念、短期成本曲线、短期产量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长期成本曲线的推导、各种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总收益、平
14、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课程的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不同成本的概念;理解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短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收益曲线;应用相关理论分析厂商利润最大化均衡的条件。【复习思考题】1.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有什么区别?怎样利用机会成本进行决策?2.怎样理解经济成本?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有什么区别?3.为什么会有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区别?4.解释各种短期成本函数曲线的经济含义和相互关系?5.长期总成本函数、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是怎样推导出来的?6.为什么在不同的需求条件下收益曲线的形状是不同的?7.企业决策的准则为什么是经济利润而不
15、是会计利润?8.为什么说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9.厂商在什么条件下应当停止经营?第五章 市场理论 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市场 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2.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3.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4.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5.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6.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第二节 完全垄断的市场 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2.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3.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4.完全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 5.价格歧视 6.完全垄断市场的效率 第三节 垄断竞争的市场 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2.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3.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4.垄
16、断竞争市场的效率 第四节 寡头垄断的市场 1.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2.古诺模型 3.斯威齐模型 4.卡特尔模型 5.寡头垄断市场的效率 第五节 博弈论 1.囚徒困境和纳什均衡 2.寡头垄断厂商的两难选择 3.重复博弈 教学重点、难点:厂商与市场的类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三种市场的条件、厂商的短期均衡与短期供给曲线、厂商的长期均衡以及三种市场的效率问题、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寡头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卡塔尔与斯威齐模型、博弈论。课程的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市场结构的特点和条件;理解寡头市场上的博弈;掌握三种不同市场上的厂商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
17、线的获得;应用相关理论分析不同的市场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复习思考题】1.简述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的特征。2.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3.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和行业的供给曲线是怎样推导出来的?4.作图说明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5.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是什么?6.为什么产品一旦具有差异性,竞争性的市场就会具有垄断的特征?7.简述古诺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结论。8.为什么只有需求曲线是弯曲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断开的,寡头垄断厂商就是采取稳定价格的策略,是价格具有刚性?9.卡特尔是怎样确定产品的价格和成员厂商之间分配产量的?10.比较不同市场结构的效率。第六章 生产要素市
18、场和收入分配理论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要素需求 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和边际收益产品 2.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或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完全竞争市场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要素需求 1.卖方垄断而买方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2.买方垄断而卖方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 1.生产要素的供给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2.劳动的供给和工资的决定 3.土地的供给和租金的决定 4.资本的供给和利息的决定 第四节 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和收入平等程度的变动趋势 1.洛伦茨曲线 2.基尼系数 3.库兹涅茨的倒“U”字形假说 教学重点、难点:
19、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的倒“U”字形假说 课程的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库兹涅茨的倒“U”字形假说;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要素需求;掌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要素需求,劳动供给曲线的特征,均衡工资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经济租金的决定,资本的供给曲线;应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复习思考题】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什么?证明你的结论 2.完全竞争厂商对声场要素的需求曲线是怎样得到的?它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3.在卖方
20、垄断而买方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什么?4.在买方垄断而卖方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什么?5.简述劳动供给曲线的特征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6.简述土地供给曲线的特征和地租的决定。7.经济租金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8.简述资本供给曲线的特征和均衡利率的决定 9.怎样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库兹涅茨曲线说明一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状?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第一节 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2.帕累托最优与经济效率 第二节 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1.帕累托最优的交换条件 2.帕累托最优的生产条件 3.帕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原理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