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语专业技能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pdf
《在外语专业技能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外语专业技能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外语专业技能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 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为学生营造 思考、自由探索的环境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思辨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综合素质发展,影响人的素质。思辨能力或称评
2、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是指个人为了获知某物的真实价值,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能力。思辨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实现学习活动的心理条件,思辨载体建立在各项学习活动之上,形成语言技能教学与思维能力的融合统一。对于外语专业而言,外语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就是要实现外语技能课程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造就外语人才,如果忽视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所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当前外语界的基本共识。一、有关思辨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思辨能力的界定与测量 在思辨能力的界定方
3、面,影响较大的思维能力框架有美国特尔斐项目组提出的双维结构思辨能力模型、RichardPaul 的三元结构思辨能力模型、林崇德的三菱结构思维能力模型和文秋芳的层级结构思辨能力模型,这四类模型从内涵和外延角度对思辨能力进行了界定。双维结构思辨能力模型将思维能力界定为认知能力与情感特质两个维度;三元结构思辨能力模型的基本特征是八个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三菱结构思维能力模型包括六种思维因素,分别是思维目的、过程、材料、自我监控、品质及认知与非认知因素;文秋芳在借鉴上述三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层级结构思辨能力模型,将思辨能力置于上下层关系的元思辨能力和认知相关技能之中。在思辨能力的测量和分析上,国内外
4、学者开发的量具包括加利福利亚思辨技能量表、剑桥思维能力测试、加利福利亚思辨倾向问卷、沃森格莱泽批评性思维评价、康奈尔批判性思维测试、国际思维测试中心的批判性思维短文测试和文秋芳等设计的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等。这些量具仍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但其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可接受性等方面都在思辨能力界定的范围之内。(二)高等教育领域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途径 在思辨能力培养上,国内学者王建卿通过课程教学理念改革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潘红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考试、作业批改方式和第二课堂等进行思辨能力培养;袁平华通过实证研究,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文秋芳、黄源
5、深等从经验的角度反思了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问题,并提出了思辨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李莉文认为压缩技能课的课时比例,调整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任文以英语演讲课为例将思辨能力培养纳入外语专业教育过程等。关于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国外不少专家以不同角度探讨不同学科所需的思辨能力,这些学科涉及生物学、医学、护理学等。(三)布鲁姆认知分层理论 1956年,美 国 著 名 教 育 心 理 学 家 本 杰 明 布 鲁 姆(BenjaminBloom)提出将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并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为探索观点、获取知识的识记(knowledge)
6、、理解(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六种分层类型,识记与理解属于认知领域里较低层次的思维技能,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则属于较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前提。布鲁姆的认知分层理论在教育领域得到普遍认可。安德森(Anderson)和克拉斯沃尔(Krathwohl)在 2001 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和阐释,形成了改良版的思辨能力类级模型,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BloomAnderson,Krathwohl 模型将思辨能力中各种技能进行分层分级,突出思维技能的动态
7、性和过程性,并且明确提出将创造能力作为思辨的最高层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思辨与创新之间的内涵关系,详见图 1。布鲁姆认知分层理论是以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过程四个类别的知识和认知过程二维框架由低到高来排列的六个类别。知识是指学习时涉及的相关内容,认知过程指学习时掌握学业的行为表现,以及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类别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过程。这一理论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二、思辨能力培养:针对外语教育的一个有效答案 依据布鲁姆认知分层理论,思辨能力培养对于外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从外语学习的特点来说,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8、和精力对外语知识进行反复的记忆、理解、模仿和训练,从巩固而知新到对外语的自然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思维层面看,外语学习多是机械式模仿,被动接受多于积极的、批判性的思维,缺乏对问题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当形成外语学习思维的时候又显现出另一种困境,即表述思想时缺乏见解,写作分析时逻辑混乱,演讲辩论中说理能力欠缺等。这些现象反映出外语专业学生在综合分析、思辨意识、推理判断、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基于布鲁姆认知分层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助推器和方向标。(一)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核心目标 规划纲要规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
9、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外语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恰恰就是思辨能力的核心内涵,思辨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优化外语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均要建立在思辨能力培养之上,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成为分析思考者和大脑行动者,成为语言自由表达的复合型、跨学科型外语人才。(二)思辨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 外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培养学习者形成扎实的语言技能的过程,在接受上多半属于被动性的输入过程,而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获取这些必备技能的前提,没有学生思辨能力参
10、与的学习过程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存储信息的过程。在外语教学中学生应在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质疑解惑,再进行评价、创造,培养思辨能力。思辨是学生在接受性学习中获得质疑、假设、推理、检验、考量、评价、创造等过程的输出程序,是学生大脑综合思维判断之后将知识变为可用的自我理解、消化、转换的主动过程。(三)思辨能力是自我迁移能力的再塑造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求外语专业人才在记忆、理解、运用语言的基础上拓展语言能力,掌握基础语言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通识教育素养与系统的外语专业知识,以及广泛的文化视野、健全的人格与创造能力、判断能力、沟通能力、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它不同于只掌握语言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语 专业技能 课程 培养 学生 思辨 能力 应用 语言学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