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汇编.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汇编.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1)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2)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3)阐述学习乐趣(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的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心情。(5)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6)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练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7)表
2、现个人修养,为人态度的语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生气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8)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乐何?(12)在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
3、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13)在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4)在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5)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6)十则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两句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17)十则中孔子论述向高下不同的人学习的正确态度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8)在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文质彬彬,
4、然后君子。(19)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0)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勉。(21)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22)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吾往也”。(23)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4)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
5、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6)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为积极的角度来说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7)在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28)在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9)在十二章
6、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30)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31)在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就有道而正焉”,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32)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克己复礼为仁”。(33)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34)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
7、人的句子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5)十二章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两句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新旧知识相结合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6)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7)十二章中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8)十二章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强调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39)求学应该谦虚,向一切人学习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0)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十二 理解 默写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