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论文供应链融资模式中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pdf
《课题研究论文供应链融资模式中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论文供应链融资模式中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8913 企业研究论文 供应链融资模式中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 一、引言 供应链金融理论的提出,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有机构预测,供应链融资业务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 10%以上,到“十三五”规划完成时,在我国市场规模将会达到 14.98 万亿元。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对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信用评级作为融资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还不健全,还没有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供应链融资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二、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 深圳发展银行
2、在 2000 年前后率先对供应链金融理念进行了系统性地诠释。随后,该模式迅速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全国延伸,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去一降一补”的时代背景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广大金融机构和大批中小企业踊跃加入到供应链金融的大潮当中,能否融入供应链的环境,成为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模式之所以能顺利开展,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深圳发展银行 2005 年的总资产为 2 292.16 亿元,到 20 xx 年已经增长到 18 917.41 亿元,净利润也由当年的 3.52 亿元增长了 42.3倍。这段
3、时间正是该行大规模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时期,该银行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健康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了。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机制的供应融资模式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就是金融机构通过供应链将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综合考虑,将资金流有效整合,改变了传统的将大中小型企业一刀切的模式,进而提供更加科学、安全的融资方案;同时,有效弥补了中小企业在信用观念、举债意识、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使之更加便捷地获得金融机构更多的资金支持,赢得更多的商机。按照组织结构划分,供应链融资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1.有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模式,即“1+N”模式。无论从生产角度还是金融服务角度来看,供应链都是由供
4、应、制造、分销和零售等各个环节上的不同主体组成。所谓“1”就是这个链条当中的核心企业,或规模最大,或信誉最好,或行业地位最高,或资金最为雄厚,其一举一动都会对链条上的资金及物流等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换句话说,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其强大的综合能力,能够与相关中小企业也就是“N”,在生产关系和具体业务上联合构建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供应链生态。在“1+N”模式中,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供应链的伴生网络关系,将“1”的信用导入上下游的“N”,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只要“1”符合银行的评级授信和信贷审批条件,相关的“N”只要与“1”之间存在真实交易便可获得银行授信。也就是说,“1”在利用其经营和偿债能力、良好的声
5、誉获得与商业银行间稳定的信贷关系后,间接为上下游的“N”提供了信用担保,使之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从而有效解决供应链资金失衡的问题,达到银行与企业双赢、多赢的目的。2.无核心企业的战略联盟式供应链模式,即“N+N”模式。也称为“N”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供应链上不存在突出的核心企业。供应链条上的中小企业们为摆脱“单打独斗”的困境,相约“抱团取暖”,通过互保机制变成一个实力较强的整体,发挥集群效应,放大自身优势,增强信用水平,以此方式向银行申请信贷支持。但是“N+N”模式也有显著的缺陷,供应链整体信用很容易因为其中某家企业出现信用等级下滑而出现下滑,而想要保住单个中小企业信用的稳定性是非常
6、困难的。商业银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通常更加青睐“1+N”模式。三、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与不足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长期由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各自领域内进行归口管理,他们对该行业的创立、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毋庸讳言,在各部?T 监管理念、手段和力度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如此“多头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如评级机构没有统一评判标准,个别评级机构专业程度不高,甚至存在利益监控真空,“花钱买评级”的案例。在 20 xx 年间,信用债市场出现违约潮,评级行业的乱象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20 xx 年 10 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发改委、银监会发布信
7、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是信用评级行业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对信用评级业务实施监督管理。比较遗憾的是,其中并没有对具体的信用评级指标做出更新、更科学的规范。目前信用评级行业主要依照人民银行 2006 年颁布的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来开展业务,其中明确规定了借款企业信用评级六大指标(表 1)。在对大型企业的信用评价上,不同评级机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通常根据实际情况,在意见六大指标中选取其中几个易用比率衡量的一级指标来进行评级,特别是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经营能力,但在二级指标选取上的差异稍微明显一些。在对中小企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研究 论文 供应 融资 模式 中的 中小 企业信用 评价 体系 构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