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6 黄山奇松 序号: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 7 个生字。理解新的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设 计 备课 一、导入揭题。1、板书“奇”,用“奇”组词。2、板书“奇松”,说说词义。3、板书课题,齐读。围绕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前鼻音:宾客盆景
2、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 翘舌音:状如黑虎 (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 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誉地情有独钟黄山绝胜处遒劲 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三、导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二次备课 2、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结合理解
3、“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4、练习:(1)黄山被誉为_。(2)黄山“四绝”是指_。(3)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4)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所以课文 说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卡片出示“情有独钟”,指导朗读。5、投影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自由读,齐读。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下节课学习。三、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2、范写下列生字:誉:撇和捺要舒展。遒:“西”内别忘了一横。盆:撇和捺的位
4、置要摆正。屹:右边不要多横。俯:右边“府”的一撇要到位。状:同“壮”要区别开来。四、作业:1、见习字册。教学反思:16 黄山奇松 序号:上课日期:教学目标:理解全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设 计 备课 一、复习巩固 引入情境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这一举世奇景,它不仅仅是山,也是海,是松之海,石之海,花之海,诗之海是一片画的海洋。多媒体画面(黄山四绝):出示: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理解:情有独钟 设疑:为何人们对黄山奇松特别偏爱呢?
5、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1、告诉大家,要看奇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成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就让我们登上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吧!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自由读第 2 小节 2、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奇松?3、品味迎客松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交流:一奇在模样 姿态优美 遒劲(理解):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 读好这个词 郁郁苍苍 谈谈对这个词的理解 二奇在饱经风霜却生命力强 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 800 年,“饱经风霜”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
6、多少艰辛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想象 三奇热情好客 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里?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交流欢迎词,并加上动作)喜欢迎客松的同学一起站起来(停顿),伸出你热情的手臂,大声地说:各位宾客欢迎你们!通过朗读把你对迎客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达出来。正因为这样,再读:如今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二次备课 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4、感受陪客、送客松 陪客松和送客松也是同样的环境生长,模样也各有所奇,请同学们在这两者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松,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
7、喜欢它。学生自读 交流 陪客松 出示:抓“绿色的巨人”体会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苍翠茂盛,补充讲陪客松的高度,进一步体会比作“巨人”的妙处。看,陪客松正伸展那宽大的肩膀,遮挡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那博大的胸怀,那浓烈的情感,那无私的奉献怎能不让我们心生爱意?通过朗读来表现。如果陪客松会说话,它会对游客说些什么?送客松 你觉得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儿呢?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枝干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什么呢?多么热情的送客松啊,像在挥手告别,又仿佛在作揖送客,又俨然在伸手挽留。它对远去的游客说些什么?指导感情朗读 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结合欣赏到的图片,想象说话: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
8、,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状如()四、创意广告词:关于黄山,真是说不尽的美景,道不完的神奇,明年五一,旅行社准备开辟“江阴黄山”的游览线路,请你为旅游公司设计一个广告词。板书设计:黄山奇松 情深意重 千姿百态 教学反思:17、黄果树瀑布 序号: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 8 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3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识文字训练,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和生动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4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识文字训练,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和生动的表达
9、方法,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难点: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1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有关黄果树瀑布的资料;2教师搜集黄果树瀑布以及徐霞客、叶圣陶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 学 设 计 备课(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图像,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3读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2)读文思考: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2反自读情况:(1)多媒体出示
10、重点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指导朗读。(2)多形式,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假如你是老师,就课文内容,你想给同学提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相机指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二次备课 介绍徐霞客,理解“沉醉”。提问:是什么让徐霞客和作者“完全沉醉”了?(三)学习课文,品读重点词句。1默读课文,勾画:黄果树瀑布是什么让人沉醉?2交流体会,指导读文 24 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句,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机调整读文内容,并进行相应的学习指导。)第 23 自然段(1)生读文,感受瀑布声音“渐近渐响”和形态壮美的特点。(2)多
11、媒体出示语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和打比方在句中的表达作用。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3)填空,练习延伸。多媒体出示句子: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_,最后像_。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_。(4)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沉醉”,指导背诵。第 4 自然段(1)生读文谈体会。(2)
12、自由朗读第 4 自然段,勾画:“奇”在哪里?(3)课件演示“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体会水花“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开浮游”。(4)指导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小结,体会黄果树的壮美景象让人“沉醉”。(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可增加 57 自然段内容的交流学习。)(四)布置作业 1认真书写习作字册 附板书设计:17黄果树瀑布 声音:渐近渐响 形态:雄伟壮观 沉醉 教学反思:17、黄果树瀑布 序号: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2学习课文 57 自然段,通过朗读等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感受黄果树瀑布壮美,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3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13、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教 学 设 计 备课(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缝隙、悬挂、沉醉、掩映、气势非凡、2总结第一课时学习内容: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像让人沉醉。3 导入新课:读读课文 57 自然段,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发现?(二)学习课文,品读重点词句。1自由读文 57 自然段,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发现?2生交流,师指导。(1)“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作者观察瀑布的位置发生变化。学习写作方法:这种按游览顺序而写的方法叫“移步换景”。(2)不仅有
14、作者的所见、所闻,还有作者的所感,借物抒情。黄果树瀑布壮美的气势、轰鸣的声浪挟着大自然那无限生机,给人以性情的陶冶,更令人“沉醉”。3品读重点句子,有感情朗读。二次备课(1)生默读课文,勾画:体现大自然无限生机的句子。(2)读句子,谈体会,学习表达方法。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瀑布落入谷底跳起的水珠直打到我们的脸上,还会舒服吗?填词练习。(课后练习 3)指导在感情朗读课文第 5 自然段,体会舒服极了。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读望庐山瀑布,作比较,体会形态壮美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指导有
15、感情朗读句子。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播放瀑布的声音,说说你听见了什么?心情怎样?有感情朗读句子,指导“灌满”。(3)指导朗诵第 7 自然段,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师描述黄果树瀑布非凡的气势,轰鸣的声浪,生闭目想像。面对大自然的这部杰作,你想说点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把瀑布看作一个人,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豁达、开朗,体会“胸膛”像“张开的山谷”。)指导朗读。(三)总结全文,回扣“沉醉”。1课件演示:徐霞客记录黄果树瀑布的资料 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