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宪法班会4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宪法班会4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宪法班会4篇.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15 学宪法班会 4 篇 学宪法班会第1 篇 班会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认识宪法,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培育学生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班会准备:多媒体课件、法制宣传片,法制宣传手册 班会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时时处处都有法律约束。大家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天吗?对,是每年的12 月 4 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二、认识宪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比照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
2、、国家制度的原那么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根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三、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青少年应该知道以下几点:2/15 生命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开展的根本权利。珍爱生命、维护健康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局部。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同时
3、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既然国家都从法律上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那么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假设我们不甚损害了自己的身体,还会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注意自身生命平安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平安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
4、爱和责任。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完宪法之后,要有国家意识,知道你身为一个中国人,要由民族归属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虽然是小学生,但我们身上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让我们一起为法治社会的开展奉献自己的力量!3/15 学宪法班会第 2 篇 一、班会背景:事实上,设立 国家宪法日 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 月 4 日是中国的 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 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 1982 年 12 月 4 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全国人大便拟以立法形式设立 国家宪法日 二、活动目的: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5、,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力和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不是为了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但是多年来,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是不完备的。在不少人的头脑中有一种观念,认为刑法、民法是比拟严厉的法律,违反这些法律要受到制裁。但宪法好似是很 宽容 的,违反宪法可以不追究法律责任。这种 违法可怕,违宪不可怕 的观念相当普遍。其实,违宪,是最严重的违法。这首先是由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决定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凌驾于所有法律之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内容上来讲,宪法是人民权利宪章,最大程度集中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追求和信念,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三、活动准备:1、每个同学准备说一段对宪法的了解;2、准
6、备一段宪法历史的短片;3、出十道关于宪法知识的问题,用于中间环节的小游戏进行抢答;四、活动过程:4/15 1、由主持人致开场白,介绍开展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1982 年 12 月 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 1954 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开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根底性工作。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那么,并且负有维护宪法
7、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 12 月 4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b、意义 设立 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 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气氛。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
8、。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效劳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2、主持人播放 PPT 带着同学学习宪法知识 3、下面请同学们谈谈对宪法的了解 4、观看宪法日宣传的幻灯片宪法小知识 5/15 5、讨论宪法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6、由主持人出十道关于宪法知识的题目,同学们分组抢答:1)我国第一部宪法制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1954 年 9 月公布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我国现行的宪法经过几次修改?我国现行宪法经历过四次修改 我国现行宪法为 1982 年 12 月 4 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 其中经历了以下四次修
9、改:1988 年 4 月 12 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1993 年 3 月 29 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1999 年 3 月 15 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2022 年 3 月 14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根据宪法修正案修正的宪法文本 3)我国的国家国体、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 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普通法律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区别:(一)在规定的
10、内容上与普通法律不同。普通法律作为部门法,调整的只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它规定的是国家政治生活 6/15 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就明确宣布: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二)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具有的就不仅是一般的法律效力,而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根底;(2)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那么。(三)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11、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为了表达宪法的严肃性,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多数国家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规定了不同于普通立法的特别程序。5)宪法的根本原那么有哪些?人民主权原那么、人权原那么、法治原那么、权利制约原那么。6)我国公民的根本权利有哪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的根本权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政治权利和自由。其中主要包括: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和结社自由。(1)平等权。宪法第 33 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我国公民的一项根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根本原那么。7/15 (2)选举权
12、和被选举权。宪法第 34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3)言论自由。宪法第 35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口头、书面、著作及电影、戏剧、音乐、播送、电视等手段发表自己意见和自由权利。它是公民政治自由中最重要的一项权利,其他自由都是言论自由的具体和扩大。(4)出版自由。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扩充表现,是广义的言论自由。它是公民以出版物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它的主要
13、媒介物是书籍、报纸、传单、播送、电视等。(5)集会、游行、示威自由。(6)结社自由。结社自由是指为了一定的宗旨而依照法律规定的某种社会团体的自由。(二)宗教信仰自由(三)人身自由 (四)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1)所谓批评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有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2)所谓建议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8/15 (3)所谓申诉权,是指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作出错误的、违法的决定、判决而受损害时,受害公民有向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4)所谓控告权,是指公民对于任何国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宪法 班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