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pdf
《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莫扎特 K309C 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莫扎特 K309C 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分析,从整体上把握莫扎特运用奏鸣曲式结构创作的相关技术与特点。关键词:莫扎特 主部 副部 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是一种高度发展了的高级曲式,形成于 18 世纪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西欧古典作曲家的创作实践使它臻于完善,近乎完美。奏鸣曲式是一种富于辩记的结构,它的曲式过程体现出矛盾的发生、发展与解决的运动,因而适用于以表现戏剧性冲突或哲理思辨为音乐内容的作品。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作曲家之一。35 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
2、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分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成为了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莫扎特的 K309 作品C 大调奏鸣曲于 1777 年在曼汗完成,其第一乐章是他在旅行途中于奥格斯堡的演奏会上即席演奏的。下面是第一乐章的详细分析。该乐曲的整体结构为典型的奏鸣曲式,4/4 拍,呈示部(1-58 小节)自行反复一次。主部(1-21 小节)为三个乐句构成的收拢乐段。第一乐句 a7 在主调 C 大调上开始陈述,主题乐句的前两小节中出现了动机1分解主和弦的音调(1-2 小节),
3、表现出了刚劲有力的音乐性格。旋律采用跳音的四分音符与连续的八分音符的律动来陈述,表达主题的活泼欢乐。伴奏织体主要采用均匀的连续分解的八分音符,和声最后终止在 C 大调的属和弦上。第二乐句从材料的构成和发展角度来看,它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为同头的平行乐句,和声终止在 C 大调的下属和弦上。第三乐句 b7是以第一句的主题发展而成的(前两小节是由两个均匀的八分音符加一个二分音符与一个均匀的八分发展而成),最后三小节是对前三小节的变化重复。和声最后完满终止收拢于主调主和弦。调性布局具有典型的古典主义特征:T-D-S-T。连接部(第 21-32 小节),在主部完满终止后,叠入一小节开始。连接部采用副部
4、材料陈述,调性转到 C 大调的属方向调 G 大调(副部调性),并在材料中预示副部主题因素,为副部主题作铺垫、暗示,并且连接部停留在副部调性的属和弦,形成开放终止,以使副部主题顺利进入。副部(第 33-54 小节)在 G 大调上陈述,有两小节导入,其结构为两个对比句构成的收拢乐段。副部主题抒情优美,富有歌唱性,冲淡了主部主题的活泼氛围,营造出了浪漫抒情的音乐气氛。第一乐句 C8 可分为 4+4。前 2 小节由四个均匀的八分加上一个二分音符构成,突出了音乐的抒情性;后两节多为二度音下行,仿佛在叙述着什么。伴奏织体为分解和弦,和声半终止收束在属和弦上。后四小节是前四小节的重复,和声停在属和弦上。第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大调奏鸣曲 莫扎特 K309 大调 奏鸣曲 第一 乐章 音乐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