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 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彭顺金 李 新 周 怡 侯婷平 刘宏玉 李云宝 来源:大学教育2013 年第 12 期 摘 要为适应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我校对材料物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索。本文主要阐述了我校材料物理专业自开设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本思路,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会。关键词创新 人才 课程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14-03 一、材料物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2、济的需要,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特别是理工融合,在上世纪 90年代,教育部提出了综合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一引导性专业,设置了材料物理专业,并明确可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截止 2010 年,全国有 77 所高校组建了材料物理专业。材料物理专业所涉及的方面主要是材料的宏观及微观结构,材料的物理性能基本参数以及这些参数的物理本质。材料物理专业是现代半导体、微电子、光电子产业发展的理论及应用基础。近年来,材料物理专业作为材料科学中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在 2001 年我校也开设了材料物理专业,并且在同年向全国招生。由于缺乏对这个专业的深刻了解和实战经验,使得我校在探索阶段只能“广
3、撒网多捞鱼”,多样化的培养方式是我们的主基调。加之,在初期我们的师资力量的缺乏和高层次研究师资的匮乏,以及专业实验室没有真正建立等等原因,导致我们材料物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以理科物理类为主要学习课程。这样做的结果使得我们的专业学生没有了专业方向的特色,培养的结果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就业率不出意料比其他传统专业低不少。在经过了 3 年左右的摸索阶段后,我校开始不断引进高水准师资力量以填补此专业的师资空缺,材料应用型师资得到加强。但是我们的专业特色还是没有能更好地凸显出来,这是我们今后工作应该不断努力的地方。二、我校材料物理专业在课程教学与实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开办之初师资力量缺
4、乏,特别是高层次师资缺乏,而且偏向于物理类,材料类教师极少。第二,实验资源匮乏,特色专业实验室尚未建立,未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平台,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龙源期刊网 http:/ 第三,专业特色不明显,特别是未能与本校整体特色紧密结合起来。第四,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培养模式不够成熟。第五,部分教师思想观念尚未转变,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没有做到教学相长,教学互补。三、我校材料物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材料物理专业培养目标 该专业在开办之初,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就不是很明确,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我校在该专业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
5、实践的目标是:将培养材料物理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纳入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优化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探索并逐渐建立开放式实验室,增设开放式实验和实践课程;建设校内外创新实践基地,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建立新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相关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改进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模式。(二)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建设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改革教学内容,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还要增加
6、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三)结合武科大特色(钢铁冶金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培养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新办本科专业要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并逐渐形成本校特色,首先要依托学校多年办学形成的优势即整体的专业特色。事实上,国内一些大学的材料物理专业办得很有特色,不仅生源质量较好,而且培养的人才质量较高,很受市场欢迎。例如,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物理专业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于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和功能薄膜材料的开发,重点培养在光电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环境材料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该校材料物理专业就
7、业率一直保持在 95%以上,2007-2009 年毕业生考研达线率超过 30%。不难发现,依托自身的条件和优势,人才培养科学定位是该校材料物理专业办学成功的关键。我校是立足于冶金和钢铁行业发展起来的地方高校,因此,“冶金”和“钢铁”是鲜明的行业特色标志。在材料物理专业设置课程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偏向于向钢铁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领域进行深化。同时,充分利用我校在该专业引进的师资力量,结合专业与课程的相关内容,引入薄膜材料、聚合物材料及磁性材料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以满足社会对新型材料“专而全”人才的需求。龙源期刊网 http:/ (四)结合我校实际,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网络资源为补充,积极培养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培养 具有 创新 精神 能力 素质 人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