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pdf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赵建炜;王晓玲【摘 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 21 世纪大学生所需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能力.它不仅包括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还包括对母语文化的显性认识.然而,当今大学生普遍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大学英语课堂输入角度,即教材和课堂教学两方面,分析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10)004【总页数】5 页(P69-73)【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课堂输入【作 者】赵建炜;王晓玲【作者单位】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河北理工大学,
2、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G40-012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受到高度重视。2000 年 5 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和 2004 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都提到了在外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的能力和素质(陈俊森,樊葳葳,钟华,2006),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能力,不仅包括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还包括对母语文化的显性认识。2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 Hymes 首次
3、提出的。他强调社会语言能力即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其后,此概念不断得以丰富。Canale 和 Swain 把交际能力分为四个方面: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应对能力(Ca2 nale and Swain,1980,胡文仲,1994)。此种分类方式被外语界广泛采用,成为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构建。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内外学者提出很多模式。文秋芳(1999)在对交际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她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包含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交际能力包含敏感度、容忍度和灵活性(陈俊森,樊葳葳,钟华,2006)。赵爱国,姜雅明(2003,p
4、229)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语言能力指语音能力、词汇能力、语法能力和语义能力。语用能力指语境能力、语篇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社会悟力。行为能力指社交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对 Fantini 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及以下三方面:1)与人建立和保持关系的能力 2)交际中尽可能减少缺失和曲解的能力 3)为了共同的利益和需要进行合作的能力。Byram 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四方面组成:语言学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语篇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包括对交际双方的了解,理解新信息的技巧,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对自己和对方进行比较和评价有积极的态度及评判和政治
5、意识的培养(Liddicoat,2003)。因此,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两个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概念。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初级目标,它只针对目的语,以目的语文化为核心,提高目的语交流的能力。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拥有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高级目标。在交际能力的基础上,超越目的语单一文化,培养学生与多种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国际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用英语交流不仅会遇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还有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及以英语为外语的人。因此,接触的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要针对不同文化群体,调整自己的思维
6、和言行,提高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大环境下培养 21 世纪外语人才的需要。1 英语作为外语(TEFL)的教学 传统的外语教学,即 TEFL,将英语作为外语教授,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传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以目的语文化为教学内容,且教学的目的是达到英语母语者的流利程度。2 英语作为国际语(TEIL)的教学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交流的广泛化,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不论从手段上,还是从目的上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的需要。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英语作为通用交流的媒介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其中不仅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更多的是以英语为外语的人,他们代表不同的文化。所以
7、单纯教目的语文化并不能满足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英语使用者交流的要求。教学的目的也不再是培养英语能达到母语者水平的外语人才。如今英语为全球通用语言,教学就应围绕培养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交流这个中心,将英语作为国际语教授,即 TEIL。TEIL 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行为的未知情景中使用英语”(Kirkpatrick,2002),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3 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载体的教学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母语文化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是教学的关键。这是因为要想穷尽世界各地英语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8、的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跨文化意识是人们对自身、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感知”(杨盈,庄恩平,2007),其中包括:1)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而每个个体都与本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这些民族特性与年龄、性别、宗教起源、道德背景和社会等级联系在一起(Mckay,2002,P83)。也就是说,每个民族的文化本身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概而论,除了不拘泥于英美文化,还应谨慎概括其它文化的内容,以免误导学生。2)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比较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即意识到文化
9、的多样性,以及母语文化也是国际交流中涉及到的一种文化。准确把握母语文化有助于认识其它种类的文化,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思考,从而形成客观的态度,这是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所应具备的一种素质。虽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受到外语界的普遍关注,但实际教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输入的调查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问题 1 对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调查 教材是外语教学中最主要的资源,在教学中为教师提供指导原则,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教材的内容应满足学习的需要,尤其是在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
10、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之一,目的是考查教材中提供的文化内容是否能满足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需要。笔者选择了大学英语、21 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和大学体验英语作为研究的样本。这四套教材全部由教育部推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根据笔者的调查,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英美文化占 95%,印度文化占215%,德国文化占 215%。21 世纪大学实用英语中美国文化占 46%,中立文化占 33%,法国文化占 8%,希腊文化占 8%,加拿大文化占 4%。新视野大学英语中英美文化占 67%,综合文化占 17%,中立文化占 10%,意大利文化占 3%,中国文化占 3%。大学体验英语中英美文化占58%,中立文化占 21
11、%,综合文化占 13%,意大利文化占 4%,澳大利亚文化占 4%。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在现今大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中英美文化仍占主要部分。其次是无法识别文化类型的中立文化。综合文化中虽提到多样的文化,但多是列举性的一带而过。其他文化类型所占比例微乎其微。2 问卷调查 笔者还对 30 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表 1)收集了教师的基本信息,其中 60%的教师没有接受过国外培训,说明大部分教师没有亲身体验外国文化的机会。仅凭自己的理解和二手资料教授学生文化,使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准确呈现外国文化。教师文化意识的淡薄造成学生文化意识的缺乏,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
12、部分(表 2)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解的分析分为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即教师对课堂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理解中,有 53%的教师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教文化和教目的语同等重要。73%的教师认为文化教学应融入语言教学中。通过对第一方面的分析可以说明教师对外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把握得较准确。第二个方面教师对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理解中,对于将跨文化交际教学等同于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观点,有 27%的教师同意,27%的教师不同意,20%对此题不置可否。50%教师同意将英语作为国际语教学。也就是说,教师们对跨文化交际教学和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跨文化交际教学即将英语作为国际语教学与将英语作为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文化 交际 能力 培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