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我一起去旅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社会我一起去旅行教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大班优秀社会教案我一起去旅行 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感受四川和海南有不同的好玩、好看和好吃的特点,进一步激发旅游的愿望。2、幼儿在与同伴的模拟游戏中,尝试协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验友好所带来的快乐。重点:感受四川和海南都有好玩、好看和好吃的特点。难点:幼儿阅读视频素材,有主题的讲述。活动过程:(一)观察地图-发现新旅游景点主要提问:1、旅游开心吗?2、你还想到哪里去旅游?教师小结:你们看,单单一个中国,就有那么多的景点可以去玩,有些是大多数孩子没去过的,有些是特别值得我们去的地方。今天我就来向你们推荐两个许多孩子都没去过,又是最近特别热门的旅游景点。一个是四川、一个是海南。待会儿,我们先看旅游
2、广告,再做决定你想到哪个地方去。(二)观看视频-了解景点特点(推荐两条旅游线路)1、分小组观看介绍海南、四川的旅游景点宣传片,了解这些地方的特点。教师指导要点:(1)引导幼儿仔细阅读景点宣传片、并选择和确定自己喜欢的旅游景点。(2)鼓励幼儿与同伴协作学习,参与商量讨论。2.幼儿分队讨论(幼儿根据意愿选择不同旅游方队-海南队、四川队):(1)你最想去哪里?(2)这个景点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教师指导要点:(1)为幼儿创设比一比和说服对方的游戏氛围。(2)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同伴的交流,并帮助幼儿梳理线索,尝试有目的讨论(如比比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3、教师适时推荐几个旅游特色:(1)关注汶川新
3、变化主要提问:还记得 2008 年 5 月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大的事情发生后,还记得你们为他们做了什么?两年多过去了,在大家的帮助下,现在的那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想去吗?教师小结:看来你们已经很想去四川旅游。不仅去当地看好看的,玩好玩的,吃好吃的,还要去关心发现四川的新变化。(2)关注海南海底游乐项目,学习海底交流手势。主要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到海底去玩?(介绍小孩也能玩的海底漫步)如果要在海底与别人说话,交流怎么办?好,那我们就来看几个手势,猜猜看是什么意思?(准备好了、停、上去)幼儿手势体验。教师小结:看来每个地方都很不相同,都有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不相上下。那今
4、天我们就组成一个四川-海南的联合旅行团,两个地方都去。准备出发!(三)模拟游戏-体验旅游的快乐 1教师担任导游带领幼儿模拟机舱飞行,模拟行程。集中感受旅游景点好看、好吃、好玩的特点。教师指导要点:尽量为幼儿创设生动、饱满、立体的情绪体验氛围。注意旁白的情绪渲染,以及模拟行程中的动静交替。例如模拟飞行、关注汶川新变化、学习海南竹竿舞、海底漫步等。2.模拟旅游,模拟行程(录像片)的内容有:(1)四川:九寨沟、五彩池、乐山大佛、汶川新变化 (2)海南:天涯海角,沙滩游乐、海底慢步、竹竿舞等。(四)延伸活动:景点模拟导游教室里还有许多小朋友带来的景点照片和特产,你愿意去哪个景点担任小导游?附赠材料:幼
5、儿园有效备课的原则 幼儿教师要想有效备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独立思考原则 教学活动的筹备,是教师研读教学内容、分析儿童发展、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流程的过程。这个过程,教师必须经过充分的思考,才能在心中留下印记。很多教师打开备课本就想查阅其他教师的教案或网上现成的案例,这样虽然便捷,却“不走心”,无法对该活动有深刻的理解,导致在教学活动现场依然茫然和糊涂。当活动过程中产生混乱或问题时,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些混乱或问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早知道,而这个“早知道”就是认真备课应该达到的效果。而且,参考他人的备课还会导致自己的思想被東缚,容易被他人的思路带着跑,从而使自己的大脑麻木、僵化。所以,教师
6、在筹备教学活动时,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不要急着去看其他人的已有教案,而应自己先来分析一下本教学活动是在什么主题背景之下产生的,主题的目标是什么,本活动承载的目标又是什么,本活动涉及的领域发展和情感态度发展有哪些,儿童在前一段时间都有怎样的经验积累,等等。如此这般地把事前研究与课后反思结合在一起,一定会为教师的能力带来很大的提升。(二)交流讨论原则 当然,独立备课只是一个人的思考,而每个人都有可能受个人局限等原因而无法把教学活动筹备得十分完善。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对教材不够熟悉,对儿童的发展状况不够了解,更容易出现思考不够全面设计安排不够科学等问题。因此,备课时除了独立思考外,教师还可以与同伴进
7、行交流讨论,这也被称作“集体备课”。很多幼儿园把集体备课作为平行班教师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就是整合大家的智慧共同思考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集体备课的基础是每位教师事先都进行过独立的思考,不然,大家坐下来时都是稀里糊涂的,既没有思路也没有困惑,又能讨论些什么呢?有些幼儿园在集体备课时会进行分工,比如,某人备某几个活动,某人备另几个活动,等等。这样一来,集体备课时间,大家就习惯于只听某人谈想法嗯嗯嗯”“好好好”地附和,争鸣和讨论消失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不会被发现了。所以,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需要事先对所要讨论的活动进行独立思考,带来自己独特的想法以及感到困惑、
8、迷茫的问题在讨论的时候尽可能把困惑、问题都抛出来,并把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不同想法及理由也提出来,从而产生讨论、质疑、争议,这才是真正有的集体备课 (三)实事求是原则 教学活动筹备的结果是要真实地实施活动,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尽量尊重现实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教师为了显示自己备课态度认真,有时候会把所使用的教具材料设计得非常先进、高端、复杂,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根本无法使用,这样的“备”,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条件、课程的实际进程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来筹划整个教学活动。比如,筹备教唱新歌时,要思考自己班级的孩子是否已具备理解这个歌曲内容的经验,如果没有,是否应该增加一个谈话
9、环节;如果已经有了,是否可以缩短开场的启发环节,抑或把这个经验的准备放在该教学活动之前的生活环节去渗透总之,要想筹备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教师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四)充分准备原则 备课,就是要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做好一切准备。这个准备既包含教师思想上、心理上的准备,也包括教具、操作材料、器材设备、辅助资料等的物质准备,更包含儿童的前期经验准备。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要求教师能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老教师不要有“反正我以前开展过这个活动,没啥大问题”的骄傲心态,年轻教师则不要有“大概就这样了”的马虎心态。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践行“终身备课的理念,即每一次教学活动都要认真地思考,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物质准备,是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保障,它既包括教学内容呈现的载体(如图片、动画、手偶等),也包括设备和环境的准备(如电脑的运用、桌椅的摆放等)。这些准备如果不充分,很有可能会引起环节之间的不流畅,进而打乱幼儿顺畅的思维,或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破坏他们愉快而饱满的学习情绪。而儿童的前期经验准备则是教学活动是否能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因为学前教育不像中小学教育那样有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集体教学的最大意义是帮助儿童在现有的经验基础上向“最近发展区”迈进,所以儿童到底在前期已经拥有了哪些知识、能力和情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筹备中最需要考虑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