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1.pdf
《部编版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1.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童年的水墨画 人教部编版 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墨”字,正确认读“染、碎、溅”等六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之美,童年之美,体会诗歌之趣、童年之趣,读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赞美。3.运用“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等方法读懂难懂的句子。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年的乐趣和诗歌的美妙。2.运用多种方法读懂难懂的句子。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学写生字。(一)忆童年 1.聊聊自己的童年趣事 2.出示照片,回顾班级的童年趣事 3
2、.看图猜猜古人的童年趣事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学写“墨”1.了解墨字的由来。出示图片,启发学生猜想。(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上边是个小烟囱,四点底是燃烧的火焰,土可以看做是燃烧后黑色的灰烬。墨通常指黑色的颜料。)2.观察“墨”,写好墨。(根据学生回答相应出示写字口诀:书写墨 学生分享,教师点拨引导。猜想,回答。打开学生童年记忆的宝库,激 发 学 习 兴趣。感受汉字的神奇与魅力,培养孩子热爱汉字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写字,两横宜短不宜长 四点等距放射状,土字略扁末横长。)教师范写。师:请你在田字格上写两个墨字。注意做到这三点。每做到一点可以得一颗星。写完后自己对照标准评价一下。评价:只要我们认
3、真观察、仔细临写,字就会越写越漂亮。二、理清脉络,识记生字。(一)标题入手,了解组诗。出示大标题、小标题,交流了解组诗的特点。(二)用标题扩充法概括诗意。教师提问:如果在标题后面补充上“做什么”的话,应该怎样补充。师:我们可以用“标题扩充”的方法可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板贴“溪边垂钓”等三个标题并小结。(三)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出示自主学习要求,并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四)交流画面,识记生字。交流画面。教师出示第一组词语。重点指导读好轻声词“蘑菇”。出示第二组的字短语。教师小结:“的“字前面的词语表示事物的状态,可以想象事物的样子重读一下。三、走进诗歌,感受意境,学习方法。学生练写。学生
4、自评 学生回答、大胆猜想。尝试概括。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朗读课文。学生围绕问题作批注。学生认读生字词。有感情的读好“的字短语”字习惯,学会读帖、认真临帖。设 置 问 题 悬念,激发探究欲望。学生用“标题扩充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结合课文难点(一)走进“溪边”。1.指名读。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个重点句子。(1)认识“染”字,理解重点句子。(关注:“当做”的“当”为四声,淄博方言“r”和“l”不分,“染”的读音为“r”。(2)了解“染”的来历。(3)理解难懂的句子。出示整句话“人影给溪水染绿了”。(动画展示染字把整句话都染绿了)师:让我们把“染
5、”字放到这个句子里,瞧这句话也被染绿了。师: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给字可以换成什么?生:被 师:人影是怎样被溪水染绿的?生 1:联系前面那句话,山溪像绿玉带一样,水碧绿而清澈,人影也被染绿。生 2:垂柳也是绿的,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人影也被染绿了。师:瞧,咱们同学用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了这个难懂的句子。(板贴: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4)迁移应用,读中感悟画面之美。利用“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理解其他三句的含义。质疑: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小结。学生猜想、回答、交流、碰撞。学生观察课件画面的变化,直观感受染字的 来 历 及 作用。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到的方法理解
6、难懂的句子。大胆质疑。配乐朗读 和淄博人发音的 弱 点,从“染”字入手,利 用 抓 关 键词、换词、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句子。此处体现学习方法的迁移“扶”。此处体现学习3.配乐朗读,整体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教师小结:诗歌就要这样来读,把你的理解放进去,把你的情放进去。(二)走进“林中”学以致用,自学“林中”。1.出示要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2.交流学习体会:重点利用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画面理解“斗笠”和最后一句。3.合作朗读,感受采蘑之趣:小结:同学们开心的,仿佛也采到了许多新鲜的蘑菇。这就是诗歌的感染力。(三)走进“江上“过渡:山林的孩子可以钓鱼、采蘑菇,江上的孩子们又有着怎样的快乐呢
7、?1.教师范读,学生试着加动作。2.指名读,其他学生表演。师:现在我们的教室变成了大江,咱们大家快来戏水吧!学生表演。3.指名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一起朗读配音。小结:瞧,我们还原诗中的动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4.质疑,理解“水葫芦”。先让学生质疑,并猜想,然后教师出示水葫芦图片及并引导了解在诗中的意思。板贴“查阅资料”四、对比观察,窥探写作奥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交流分享学习体会。合作朗读,感受采蘑菇的乐趣。想象画面,自主表演。朗读,加上动作表演。质疑,猜想,验证。对比观察,总结规律。迁移应用,习作训练。了解作者,亲方法第二次迁移“放”。还原诗中的动作帮助理解诗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多种形式
8、的读让孩子感 受 戏 水 之乐。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及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 方 法 和 意识。初步领悟作者1.出示“溪边”和“林中”这两首诗歌的全文,启发学生寻找修辞和写法上的共同点。师小结:这两首诗在结构上都是先静后动,动静相宜才能使诗歌更加有趣、生动。2.出示画面,迁移应用,现场补充合作口头完成诗歌。五、介绍作者,传递诗心 1.出示张继楼先生的简介。2.完成板书,提出祝愿。近诗歌。“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并尝试应用。出示张继楼作家的照片和资料,感受作者的 童 心 和 诗心,提出美好的愿望。18 童年的水墨画 执教:龙岩师范附小谢秀芝 指导老师:龙岩师范附小肖美霞 龙岩师范附小华秀秀 教材分析:
9、童年的水墨画 一课选取的是张继楼写的三首儿童诗:溪边 江上林中,分别摄取了“钓鱼”“游泳”“拾蘑菇”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活泼、可爱、俏皮的生活场景,构成了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画面。课文构思新巧、想象丰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充满童真童趣、耐人寻味。教学时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边读边想象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字里行间流动的童真和童趣,读懂意思,读活画面,读出意境。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墨、染、碎、浪、溅、爽”6 个生字,会写“墨、染、竿、腾、碎、碎、拨、浪、葫、爽、蘑、
10、菇”11 个生字,学习积累词语“水墨画、浪花、葫芦、清爽、松针、蘑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童年的快乐,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溪边。3.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二、教学重点:1.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及关
11、于“水墨画”的微课;学生准备预习诗歌。四、教学时数:2 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写“墨”字,揭示课题。导语:孩子们,老师考考你们,文房四宝是什么?(笔墨纸砚)1.介绍“墨”字的构字特点:看“墨”字(课件出示:墨),墨是由松树的油和其他材料制成的,是书写、绘画的黑色材料,所以上边是黑字,下边是土。2.指导书写“墨”:(范写)“墨”写的时候,四点底是四兄弟,中间两点比较小,两边比较大。大家在写字本上写一写。(巡视指导)谁来给“墨”字组词?3.微课介绍,初识“水墨画”: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用水墨或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的绘画,那浓淡干湿的墨,那远近虚实的景,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无穷
12、的意境,像诗,像词,像梦,像故事,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播放微课)【教学意图:关于“水墨画”学生了解不多,通过微课介绍有关水墨画的特点,一方面带领学生欣赏水墨画,感受水墨画的意境美,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诗歌时学生能自然地走进诗境做好铺垫。】4.揭示课题,读好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张继楼用文字记录的一组水墨画,齐读课题:18 童年的水墨画,再读课题。(在“的”字后面稍微停顿,读出节奏)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这组用文字记录的诗歌水墨画共三首,分别是溪边、江上、林中。这些地方是诗人在童年时最喜欢去的地方,他和小伙伴在这儿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1.读通课文,随机识字。谁能把诗读流利
13、?(指名读三首诗,师相机正音,并读出诗的节奏。“碎”平舌音;“染”翘舌音;“浪”“爽”后鼻音;如“当作”“扑腾”;指导“爽”的笔画笔顺。)2.概括事件:每首诗写了小朋友在做什么?(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教学意图:通过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认读生字,读通课文,顺应“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理念,既能突出重难点,又能关注学生的需要。】三、品读溪边,探究学法。诗人童年的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我们先走进溪边这首诗。(一)听读录音,感知事物 1.听读想象:请听录音读这首诗,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2.交流印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充分地说,老师随机点拨,并在书上划出相应
14、的景物。)(垂柳、溪水、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草地、鱼儿)(二)品读诗文,理解诗句 1.自读诗文,感悟画面:如果说溪边是一幅画的话,到底是一幅怎样的水墨画吗?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溪边,边读边想:这是一幅怎样的水墨画,批注在旁边。有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打上问号。3.交流分享,理解诗意。同学们认真品读了这首诗,觉得溪边这首诗写出的是平静、欢快而又美丽的画面,为什么?(1)分享阅读收获,点拨学习方法。感悟平静、欢快、美丽的画面,相机指导、点拨孩子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想象画面等方法品读诗意,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重点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a.联系上下文理解“染绿”:垂柳把
15、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b.展开想象理解“染绿”:还会把什么染绿了?c.借助图画理解“染绿”(出示绿玉带般的山溪图)(2)提出疑问,合作学习。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的呢?(学生提出来,相互帮助)3.指导背诵,走进诗境。溪边这首诗,寥寥几笔,勾勒出一静一动,生机盎然,充满童趣的画面,让我们牢牢地把这首小诗记在脑海里。【教学意图:诗的语言清新,意境优美,但大部分三年级的孩子对抽象性的诗歌比较难以理解,他们走马观花地读后,在诗句的理解上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诗歌的情感更是难以深入体会。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现场质疑问难,聚焦难懂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童年 水墨画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