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020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式下载.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020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式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020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式下载.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加与减(二)教材分析: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意义的理解要结合具体情境。教材安排了很多这样的情境,鼓励学生从这些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抽象出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而不是象以前的教材,讲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单元教学安排: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小兔请客 1 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采松果 1
2、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 青蛙吃虫子 1 两位数加整十(不进位)的计算 拔萝卜 1 掌握 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收玉米 1 掌握 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回收废品 1 学会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练习三 2 巩固练习 第 1 课时:小兔请客 一、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学生回答 第一部分: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 引起兴趣 探索新知 巩固
3、新知 学生反馈 学生回答 生 1: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列式计算。20+30=50 说说你是怎么想?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生列式计算。50-10=40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加减法情境。2.出示挂图。请学生说说图意。(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再出示挂图。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第二部分:1.练一练 学生独立观察图意。自己列式计算。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速算。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
4、行速算。其他也如此。4.找孩子。学生自己找孩子(连线),集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练习再总结 体校对。5.提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小兔请客 20+30=50 50-10=40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采松果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初步
5、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第一环节 师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 25个松子。”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 个松子”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师: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引起兴趣 回顾旧知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同桌说说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列出算式。25+4=29 4+25=29 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生: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
6、个?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指名学生列式:25-4=21 教师逐个问:你是怎么想的?呢?3.师;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4.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教师逐个问:你是怎样想的?5.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 25 个”和“小松鼠采的 4 个”合起来。6.师:现在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7.师:你还能提什么问题?指名学生说一说。第二环节 师: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摆一摆:小红
7、摆 25 根小棒再放 4 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小明有 25 根小棒拿走 4根。还剩多少根?第三环节 总结再练习 巩固新知 学生反馈 请同学列式。1.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前 3题要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问题。第 4 题学生口算.2.想想填填的第 5 题:板书设计 采松果 5+4=9 20+9=29 25+4=29 5-4=1 20+1=21 25-4=21 教学反思 第 3 课时:青蛙吃虫子 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3.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难点: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8、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创设情境 回答 观察回答问题 第一环节:第二环节:1.准备挂图。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 引起兴趣 回顾旧知 探索新知 思考 学生回答:(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56+30=86 50+30=80 80+6=86(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56-30=26 50-30=20 20+6=26 幅图的意思。4.引导学生提问题。(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据题意列式
9、计算 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6 生说出算法。第三环节:练习 1.口答。26+10 86-20 37-20 26+20 74-20 34+40 2.其余练习题。探索新知 总结再练习 板书设计 青蛙吃虫子 56+30=86 56-30=26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拔萝卜 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算理和竖式计算法则。三、教学准备:1.(学生)2.(
10、老师)PPT,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观察 回答问题(1)小白兔拔了 20 个萝卜,小黑兔拔了 40 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你会解答吗?204060(个)(2)小白兔拔了 30 个萝卜,小黑兔拔了 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306 36(个)(3)(主题图)小白兔拔了 36 个萝卜,小黑兔拔了 23 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36+23=59 怎么算?算法一:30+20=50 6+3=9 50+9=59 算法二:36+20=56 56+3=59 第一环节:1.(多媒体播放动画):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萝卜(
11、配拔萝卜这首音乐)。2.板书课题:拔萝卜 3.根据刚才的动画情节,请你来提数学问题?4.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呢?第二环节:1.这两道算式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2.四人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3.小组汇报。4.哪个小组第一个派代表上来说说你们组算哪道题?是怎样算的?5.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就是列竖式计算。教师教学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时,谁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引起兴趣 回顾旧知 探索新知 练习巩固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校对。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回答问题 6.试一试。(1)同学们太聪明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解决了这两道加法问题。4532、
12、2613,你会算吗?用你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不明白的,请大胆说出来,老师愿意与你一道研究。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小白兔和小黑兔今天太高兴了,不仅萝卜大丰收,而且还有这么多热心的小朋友帮它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所以带来了很多的礼物想送给大家。但要得到这些礼物还得接受兔子的 3 个考验。1.谁算得又对又快(第 56页“练一练”中的第 1 题)。2.连一连其余题目。总结再练习 板书设计 拔萝卜 36+23=59 算法一:30+20=50 6+3=9 50+9=59 算法二:36+20=56 56+3=59(竖式略)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 5 课时:收玉米 课时 1 教
13、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4.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淘气收了 57 个玉米;笑笑收了 42 个玉米。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4、会解答吗?淘气收了 57 个玉米,笑笑收了 42 个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你知道 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 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A、拨一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 57,57 中的 5 表示有5 个十,所以十位拨 5,7 表示 7 个一,所以在个位拨 7;再拨 42,十位拨 4,个位拨 2.)为什么在十位拨 4 个位拨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一年级 数学教案 2020 北师大 数学 下册 第五 单元 教案 表格 下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