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说课稿.pdf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说课稿.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22 课文言文二则说课稿 文言文二则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组成。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锺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文章篇幅短小,故事性强,能吸引学生阅读。简短如诗般的语言也为读者描绘出了意境深远的景象。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本课选取的是两篇记录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
2、富的语言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佳作。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 6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能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能从故事中得到启示。4.理解“伯牙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三、说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能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能从故事中得到启示;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2.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四、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
3、完美统一。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境感悟法、点拨引领法、诵读体悟法。新课标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 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深情描述关于友情、知音的句子,自然地引出第一篇文言文。自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根据注释释题,引导学生注意运用结合注释理解文意的方法。(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准节奏。1.学生自由读课文
4、,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利用多媒体检查生字和朗读情况。对易读错、难读的句子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的办法。这样拓展了学生的识字方法,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同时,在讨论中也让学生发现了朗读的问题,为后面听范读的环节打下了需求。3.播放范读,学生先听再跟读,根据范读,划分节奏,读好停顿。4.学生划分节奏后互相交流,讨论朗读的要点,根据学生的讨论,利用课件进行展示朗读节奏及注意点。5.学生练习朗读,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解决学生个体差异带来的问题。6.最后抽读,学生互相评价,既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同时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三)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在学生流利朗读的基础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二则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七 单元 22 文言文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