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pdf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教学设计.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单元 艺术之美 艺术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无时无刻不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了不起的工艺品。那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曲子,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那一段段婀娜多姿的舞蹈,那一篇篇雄奇飘逸的书法,每一样无不展现出艺术的巨大魅力。到生活中细细地品味艺术吧!让我们在高山流水中细品知音佳话,在斗牛图中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在美妙的月光曲中体会人间真情,在京剧舞台上领略中华文化的精髓。有艺术的地方就有美!让我们一起到艺术的百花园中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艺术的魅力,介绍了音乐、绘画、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艺术是一个充满想象的
2、世界,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们必须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去体会艺术之美,还可从实际出发,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 文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歌颂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真挚友谊。书戴嵩画牛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结合注释及“资料袋”中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懂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个故事。2 课时 月光曲 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伟大音乐家的善良品格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
3、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体会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效果。2 课时 京剧趣谈 本文介绍了京剧表演中马鞭等道具的来历和作用以及亮相的特点和作用,展示了京剧的独特魅力,激发了我们了解京剧、欣赏京剧的兴趣。了解京剧中道具的来历和作用以及亮相的特点和作用,感受京剧的艺术特点和魅力。1 课时 口 语 交 际 聊聊书法 聊聊与书法有关的话题。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1 课时 习 作 我的拿手 好戏 写写自己的拿手好戏,学写习作提纲。掌握习作提纲的写法;学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2 课时 语 文 园 地 交流平台 交流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结合自己的课堂笔记交流做笔记的好方法,养成
4、做笔记的好习惯;懂得生活中一些与戏曲有关的常用语,感受戏曲与生活的关联;阅读说明文字,感受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2 课时 词句段运用 积累“亮相、行当、压轴”等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修改小台灯制作说明书。日积月累 积累与艺术有关的词语。22 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会写“哉、巍”等 7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1.会写“哉、巍、弦”3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能根据注释和“资料袋”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4.积累中华经
5、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与知音相关的句子。知音世所稀。知音共饮醉当歌 千金易得,知音难寻。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句的共同点。(都有“知音”一词。)3.教师过渡,板书课题。过渡: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珍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它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伯牙鼓琴。(在黑板上板书课题。)4.学生齐读课题,弄清题意。“鼓”是什么意思?(弹。)这里的“琴”指的是七弦古琴。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自
6、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1)学生大声读课文,争取读通课文(2)指名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提示:“少选之间”的“少”读。“汤汤乎若流水”中的“汤”读。“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第一个“为”读,表示“以为,认为”;第二个“为”读,表示行为的对象。2.教师出示课件,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3.全班根据朗读停顿齐读课文。预设: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应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深入理解,并品悟出文言文的美感。这篇文言文篇幅很短,适合反复诵读,所以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准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7、,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们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我们以前也学过文言文,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预设: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板书:借助文中注释、工具书、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用心思考。2.学生再读课文,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1)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再读课文,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2)学生尝试自己复述故事。3.教师适当补充人物背景知识。过渡:学到这儿,我们都知道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故事,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呢?他们是怎么相识的呢?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相传伯牙是当时著名的
8、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他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尊称为“琴仙”。而锺子期只是一个山村里的樵夫,以砍柴为生。他们俩相识于伯牙探亲回家途中。伯牙在汉江边弹琴,锺子期正巧遇见,于是就有了一段动人的故事。一个是著名的琴师,一个是普通的樵夫,伯牙为何会为子期之死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弹琴?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品读一下课文。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品读课文,感悟“知音”。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学生尝试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结构梳理:第一层(前三句话):伯牙遇知音,欣喜万分。第二层(最后一句话):伯牙失知音,悲痛欲绝。2.品味知音相
9、遇之“喜”。(1)默读课文前三句话,思考:伯牙为何视锺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3)想象拓展,说话训练。过渡: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见闻、思绪、情感。文中只提到了他“志在太山”“志在流水”,那么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他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出示词语,学生齐读。杨柳依依 清风徐徐 白雪皑皑 明月皎皎 师生合作,完成句子训练。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4)学生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
10、心情。3.品味失去知音之“悲”。(1)故事补白,渲染失知音之痛。过渡: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可是,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3)补充资料。过渡:相传伯牙在破琴绝弦之前,在子期坟前吟诵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文言文二则 部编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22 文言文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