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研究论文4篇.pdf





《高校艺术教育研究论文4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艺术教育研究论文4篇.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1页 共23页 第 1 页 共 23 页 高校艺术教育研究论文 4 篇 第一篇: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中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运用 摘要:艺术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传统的高校艺术教育模式仍存在不少问题,应该尽快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综合性艺术教育顺应高校艺术教育改革而生,有利于当前高校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的改进,应该积极运用,发挥其功效。本文就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提出了综合
2、性艺术教育的意义,最后就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中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运用进行论述。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综合性;改革;运用 艺术教育是通过视听、想象等媒介,综合运用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形式和手段来进行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掌握基本艺术知识、思想和技能,提高艺术鉴赏水平。高校的艺术教育一般包括美学、音乐、影视等学科,包含艺术理论、艺术鉴赏、艺术创作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他们树立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的品味和能力,而且还可以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内在潜能,提高创造能力。一、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的专业主
3、要包括美术设计类专业、音乐舞蹈类专业和影视传媒类专业这三大类。除了专业的艺术类高校外,其他综合类高校大多开设有艺术类的专业,这一方面说明了当前艺术教育需求较大,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三大类的专业中,音乐舞蹈类由于专业要求较高,学生来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2页 共23页 第 2 页 共 23 页 参加考试需要专业的基础,这需要他们从小开始进行长期训练,而且这类专业对教师专业度的要求也较高,因此,这类专业开设的较少,以专业艺术类院校为主,而美术设计类和影视传媒类的专业由于入门的门槛较低,需求也很旺盛,因此很多高校都有开设。这
4、其中应用性强、综合性高的专业比较热门,比如艺术设计专业,近年来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发展速度也很快。从艺术专业的开设和招生数量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很快。但是高校的艺术专业的扩招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高校艺术教育偏重于技能化训练 在当前的高校艺术教育中,大多数的高校都存在重艺术技能化训练,轻艺术文化素养教育的现象,可以说,现在的高校艺术教育称之为“艺人教育”更为确切。近年来各大歌唱比赛中,很多选手的演唱功力不错,但是在综合素质测试中成绩不高,低级性错误频现。在一些艺术专业考试中也存在学生专业成绩很高,但文化却很低的现象。这反映出当前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太过注重技能化训练,文化素质的重
5、视程度不够。由于艺术类专业要求的文化分数较低,因此,很多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会选择通过报考艺术类专业进入大学,这就使得当前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是真正对艺术抱有浓厚兴趣,自愿投身艺术的,很多人也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艺术训练,这也使得当前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化教育程度不够。艺术的核心是其创造力。艺术教育只注重技能化的训练,缺少艺术文化和素质的培养,是可以培养出专业技能强的专家,但是却无法培养出拥有个人特色、可以创造独特风格的艺术家,这对艺术教育的培养来说是一种失败,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6、作舟 页码:第3页 共23页 第 3 页 共 23 页 2、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僵化 当前高校艺术教育教授的只是一些道德和技巧方面的内容,上课的方式比较僵化,就是灌输式的,机械、呆板。在课堂上,大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既定的知识理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肯定,不能主动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这使得原本应该活泼生动的艺术课堂变得毫无生气。高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僵化还表现在临摹式的教学习惯上。当然,临摹式的学习对艺术技巧的训练很有帮助,但是一味的临摹式的学习会磨掉学生的艺术灵性和创造力。艺术与应用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学等不一样,艺术没有特定的答案,就像一首乐曲,每个人的心境、所处的环境不一样,理解和感受到的东
7、西也会不一样,那么他演绎出来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再比如绘画,同样的风景,不同的人来画就会有不同的构图、不同的色彩,所呈现出来的作品也会有所不同。二、综合性艺术教育的意义 综合性艺术教育的概念起源于美国,使多门艺术学科可以融会贯通,从而形成综合艺术能力是其基本理念之一。所谓的综合性,就是要将组成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而统一的、全面的认识研究对象。综合性艺术教育,不是指将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先将各个不同学科之间的隔阂打破,通过感知、分析、辨别艺术形式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并建立起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艺术欣赏能够与
8、艺术创作相互融合、渗透,使艺术感的灵敏性可以融会在艺术创作中去。只有将多门艺术学科、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起来,才能为艺术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艺术教育的氛围更加活泼、轻松,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多样,从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4页 共23页 第 4 页 共 23 页 而促使学生可以更自然、简单地学习到艺术的能力。在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在教育目标、任务、教学模式等方面综合性艺术教育与传统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区别,认识到综合性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和能力的积极意义。1、综合性艺术教育顺应了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改革开放
9、以后,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上与世界整体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过分注重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片面追求艺术职业化等问题的存在也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综合性艺术教育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其拥有艺术创造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这符合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要求,顺应了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2、综合性艺术教育满足了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提出的要求 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各行各业都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创新性思维成
10、为现代社会综合性人才所必须的素质,而综合性艺术教育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艺术的核心,在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不只进行艺术技艺的传承,还让学生通过综合理解和掌握各门艺术学科的文化背景、表现方式、创作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以设计、表演、创意等方式进行艺术表达,从而形成综合的艺术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艺术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多领域融合转换能力等都能得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5页 共23页 第 5 页 共 23 页 三、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中综合性艺术教育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目标
11、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要使大学生的综合认知水平得到提高,而且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给全面的发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的生存、生活。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要适应教育的目标的发展变化,因此,运用和推行综合性艺术教育是必然的选择。综合性艺术教育不仅包括多门艺术类学科以及表现手段的综合,而且也包括一门艺术科学与其他艺术学科,甚至是与非艺术类学科之间的综合。它与传统艺术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面对的是艺术的整体,而传统艺术教育面对的只是艺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它的综合性表现在艺术学科的综合、艺术体验、鉴赏和创造的综合、艺术生成所需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等环境的综合、艺术的视觉、
12、听觉、触觉等感知方式的综合。1、运用好综合性艺术教育的综合手段 综合性艺术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某一门艺术学科作为切入点,以它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将其他艺术类的或非艺术类的学科融合、渗透到这门艺术学科之中,以点带面地来开展艺术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学习到包括节奏、色彩、结构等各个艺术要素。比如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经典音乐片段,从其中音乐、舞蹈、文学、影视等角度来分析同一意境的不同表达方式,从而可以更深层的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综合的手段还可以通过综合多个艺术类学科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方式来实现,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将多门艺术学科进行有层次的、自然的融合。例如
13、,可以选定西北民间的艺术形式花儿会为主题,让学生综合运用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6页 共23页 第 6 页 共 23 页 进行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的了解其中的人文内涵,也能更好地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作。2、运用好综合艺术性教育的综合艺术 艺术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音乐剧、舞蹈剧、歌剧、戏曲、影视剧等,这些艺术形式大多综合运用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手段,通过一定的整合、编排、构建,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多层次、立体、动态的综合艺术作品,既使视听结合,也综合了多种艺术体验
14、,让外在的表现形式(人物、舞台、服饰等)与内在的文化内涵(历史文化、美学思想、社会生活等)得到完美融合。例如,唐乐舞霓裳羽衣舞,综合了诗歌、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形式,从中既可以直观感受唐朝的歌舞音乐,也能通过剧情、服饰、诗歌等元素了解当时的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发展情况。四、结束语 综合性艺术教育是兼具了认知、审美、创造、情感、文化的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使艺术教育可以更生动、有趣,也使大学生可以更完整、全面的了解艺术的内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参考文献:1陈琼.综合性艺术教育的理念探讨与实践交流首届全国高校艺术教育 专 业 教
15、学 成 果 展 演 及 教 学 经 验 交 流 研 讨 会 综 述 J.人 民 音 乐:评 论版.2012(4):64-65 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7页 共23页 第 7 页 共 23 页 2李小平.浅析高校综合性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J.艺术科技.2014(11):232-232 3晁洁.谈艺术教育的综合性J.新课程:教研版.2011(7)4胡曦.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5(18)5李长伍.对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艺术教育.2015(05)6魏军敏.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大
16、舞台.2014(03)第二篇:高校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通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播着,在受到大量信息的冲击之后,人们显然不会再像前人那般静心思考揣摩、反复推敲问题。社会文明仿佛已经进入到了“快餐时代”。当代大学生在这样快节奏的环境下成长,很难以平稳沉静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业与人生。并且在大学生人格教育方面,传统的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已经不足以达到理想效果,应当努力探索新的教育途径与模式。因此,在高校大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实现完美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列举西方与中国古典时期艺术大师创作作品的案例来详细解释如何通过艺术教育来塑造学生的人格。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17、 (一)波提切利 文艺复兴时期从来不缺乏大师,学者和艺术家们一生都埋首沉浸在艺术、科学、哲学的探索中。伟大的作品遗留之多,以至于像弗洛伦萨这样的城市艺术珍品随处可见。除了耳熟能详的“文艺三杰”以外,波提切利也是一位不容忽视的艺术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中心弗洛伦萨画派的著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8页 共23页 第 8 页 共 23 页 名画家,他的代表作春影响深远。波提切利的作品影响之大,得益于他多方面的努力。在创作春的过程中,波提切利用了一年时间来准备。这是一幅大尺寸的作品,画中九位人物依次排开,从左到右分别是商业
18、之神或者称雄辩之神的赫尔墨斯,美惠三女神,美神维纳斯,森林女神或称春之女神普利玛薇拉,花神芙罗拉和西风之神塞弗罗斯,人物近乎真人大小。从技术方面,春是绘画技术上的一大胜利。波提切利用其独特的坦培拉绘画技法将画中人物衣裳布料描绘的极其精细,极具感官美感的人体和挑战性颇高的构图,浓厚的情绪和轻盈笔触的结合,堪称文艺复兴时期的罕见之作。除了绘画技法与感性层面,春也有它知性的一面。在主题方面,波提切利突破了当时普遍流行的基督宗教题材,在画面中引入了前卫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这种大胆的尝试也是春能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波提切利对于画面细节的严谨探究。春 中有数量、种类繁多的
19、花,画面中大概有好几百种不同的植物,某些植物的品种引起植物学家们的激烈辩论。波提切利对于单朵植物花卉的描绘精准无比,以至于我们能准确的辨认出花的品种与出处。并且画中的花朵不仅只有装饰作用,每种植物都有其象征意义。在文艺复兴时期,石头、动物、几何图形、植物都具有意义。因为春的主题要是对于爱的表达,因此波提切利使用了大量的代表着爱与婚姻的植物。普利玛薇拉的发髻、婚纱和花束中都有草莓,草莓代表诱惑。因为草莓没有核,而且滋味甜美。她的手中拿着象征新娘的康乃馨。画中其他与婚姻有关的花,包括风信子、玫瑰,和芙罗拉口中吐出的长春花。好莱坞导演彼得 波丹诺维兹在欣赏 春 时,震撼不已,随后拍摄了同名短片。19
20、 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三位年轻画家约翰 埃弗里特 米莱斯、但丁 加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9页 共23页 第 9 页 共 23 页 百利罗塞蒂和威廉霍尔曼亨特从春的忧郁气质中得到了灵感,逐渐形成了与学院派对立的前卫画风。(二)乌切洛 在弗洛伦萨画派当中重要的画家还有透视学的创始人之一奥洛乌切洛(PaoloUccello,13971475)。乌切洛是一个透视学痴迷者,这使他的绘画非常有秩序感,即使是战争题材也丝毫不凌乱,他非常享受在画画时每一个物体都严格运用透视学原理来处理的过程,可以说乌切洛是文艺复兴时期透视原理运用最精准的画家。圣罗马
21、诺之战是乌切洛的传世之作。1432 年弗洛伦萨军队在小村罗马诺附近与锡耶纳和米兰军队狭路相逢,这件作品向观众显现了整个战斗的经过。这幅画作清楚的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激烈碰撞的力度,不仅生动鲜活的显现了战争场面,在绘画技巧方面也走在了最前端。我们在观看这幅作品时,迷人的不只是画作的笔法、技巧,其背后的理论也让人啧啧称奇。在 3 世纪初期,透视法风靡整个意大利,许多艺术家沉迷其中。乌切洛青年时期学习艺术的时机很好,当时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即将出现巨大变革。中世纪宗教意味浓厚的艺术品,平板、缺乏深度,它们将被新的艺术作品所取代。这一时期的艺术运动的关键,是菲利波布鲁捏内斯基发现的线性透视原理。乌切洛的圣罗
22、马诺之战使用并发展了这项原理,他归纳出来近大远小的规律。乌切洛在创作时尽全力记录了这场战役,但他也巧妙的将这场战役幻化成一件美丽的艺术品。他显示了绘画技巧可与自然相辅相成,画中盔甲的细节令人惊叹。为了重现战场,他很可能参考了作战手册和目击证人的证词。创造力残酷、精确的细节。画中每一个元素都很完整,每个细节都环环相扣。研究专家推测乌切洛可能在好几个月里花了 7001000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10页 共23页 第 10 页 共 23 页 小时作画。乌切洛的挑战在于如何将透视法原理套用在混乱的场景上。他使用了繁密的透视网格,精确的计算出不
23、同远近物体的大小。在一般情况下,透视网格会在上色后被覆盖,但散落在地上的武器有秩序的摆放成网格状,多少留给我们一些蛛丝马迹。乌切洛沉迷于透视科学,在创作前会做很多透视法的实验,钻研直至每个微小细节。如圣罗马诺之战 中战士所带的一种小圆帽就由数以百计的交错几何形组成。二、我国宋代时期艺术 宋代绘画是继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历史上又一高峰。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堪称国画艺术的古典时代。宋代绘画的兴盛,得益于几个方面:首先,皇家画院的创立。自五代以来,宫廷画派成为传统画艺术的主流,延至北宋,成立了专门的画院,画风精致严谨。其次,地方画学的兴办。除了宫廷画院,地方上也出现了作坊式的学画机构,内容相对丰富,画
24、风也更加随意。第三,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兴起。文人士大夫是宋代文化的精神支持,他们平时喜好丹青水墨,借书画抒发胸中之意气,他们的精神影响着绘画的形式。这一时期的绘画特点是对“真”与“搜妙创真”的追求,画面相较于唐代没有了富丽堂皇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古朴精致的画面效果。(一)范宽 范宽,又名中正,字中立,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尤善画山水。他的代表作有溪山行旅图、关山雪渡图、万里江山图等。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其中“传移模写”指的是临摹前人之作品。文人、画家喜好在书房模仿前人之作品,因而编号:时间:2021 年 x 月 x 日 书山有路勤为
25、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第11页 共23页 第 11 页 共 23 页 大多画作均是师法前人。而在范宽的绘画思想中,他主张师法自然,鼓励画家要不畏艰辛,走进自然山川,去观察和体验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下自然山水的形态上的变化。将这些变化与特征记录下来,根据自身的体验和感触对眼前所见之山水进行再创作,创作出与前人不同的景色,突破前人之画法。所谓,“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指的就是范宽的绘画理论思想。(二)郭熙 郭熙,字淳夫,是北宋著名的画家与绘画理论家。与北宋时期其他画家不同的是,郭熙的画更注重意境与取景,画面中树林溪水、山水楼阁的布置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艺术 教育 研究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