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以及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郑和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教学过程:导入 2 在明朝的对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
2、。为什么说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戚继光是怎样率领广大军民浴血奋战,最终荡平倭寇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1 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路线及意义等相关史实;2 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的抗倭斗争;3 认识郑和远航是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郑和下西洋 播放视频,引入本课题。(激发兴趣)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第一子目:A.西洋在哪里?B.为什么派郑和去?C.为什么要下西洋?看图,找出西洋的地理范围。西洋在哪里?(由学生在地图上指出)3 介绍郑和的生平为什么派郑和去?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后被明宣宗钦封为“三宝太监“。138
3、1年,明军进攻云南时,郑和被俘虏,遭受“宫刑”。1384年,14 岁时经宫中指派,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服侍。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在“靖难之役”中,郑和立下功劳。深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与重用。史料分析:为什么要下西洋?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出自明史郑和传 注释:成祖即朱棣,惠帝即朱允炆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为什么明成祖要派郑和下西洋?(引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1、目的:寻觅下落不明的明惠帝,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与威望。结合教材,可以得出第三点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2、时间 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 7 次下西洋。3、路线:到
4、达亚、非洲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活动: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4 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材料一:阅读表格,思考,和哥伦布的航海活动相比,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特点?(教师提问,学生积极回答)郑和下西洋,时间长,规模大,航海技术先进,是历史上的空前壮举。和哥伦布的航海相比,郑和下西洋是友好之行。材料二:郑和作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先驱,他揭开了世界航运史从大陆转向海洋的序幕,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他对中国和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完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结合课本,想一想,上述材料,说明郑和下西洋怎样的影响或意义?(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部编人教版 历史 年级 下册 明朝 对外 关系 省优 一等奖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