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仁的名言及解释.pdf
《孔子关于仁的名言及解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关于仁的名言及解释.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孔子关于仁的名言及解释 1.孔子关于仁的名言 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译文:道德高尚的人就算在吃饭睡觉时也会按道德标准去做,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译文:可以称之为仁的人,一定是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只有从自己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乐于助人,这才是可能通往仁的路。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译文: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4、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论语颜渊
2、译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作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译文: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加给别人了。这正是推己及人,心在仁道。2.孔子的名言 朝闻道 语出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这篇讲的是 里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唯有仁者爱人,这就是他一辈子奔走呼号的政治理想。可见孔子诸侯能否采纳他的仁政很是看重。“朝闻道,夕死可矣
3、。”这里的这个闻字,应该是跟出师表中“不求闻达于诸侯”里的闻字一个意思。这里的闻指的是:出名 被统治者重用。孔子刚说完“朝闻道,夕死可矣”似乎觉得还不能够说服众门人,于是乎接着说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为足与议也”这道字就出在这里。“士志于道”中的道跟“朝闻道”是一样的意思 这里的 道 指的是政治理想即 仁政。综合上述,我们可以 很容易的就知道“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思说的是: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一个人早上能达成了一直坚持的理想。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那么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在这里绝对不能简简单单的把“闻道”二字看作等闲的“明白道理”那就未免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参考资
4、料:论语出师表 3.有关孔子的名言 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2.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3.孔夫子拿
5、扫 斯文扫地 4.孔夫子教三字经 埋没人材 5.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6.孔夫子的手帕 包输(书)7.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8.孔夫子的徒弟 闲(贤)人 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
6、-尽输(书)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父子搬家-尽是输书)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大名 孔夫子讲学 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其他:孔夫子讲学 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 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 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手帕 包输(书)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孔夫子的徒弟
7、 闲(贤)人 孔夫子门前卖文章 自不量力 4.孔子的名言 孔子的名言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
8、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7、朽木不可雕
9、也。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
10、可及也。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16、知者乐水,仁
11、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2、2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2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2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25、见得思义。解释: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2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
13、远的。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解释: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28、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解释: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2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解释: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5.孔子的名人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生态度 哲理名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
14、足与议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易事而难说
15、(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
16、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
17、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
18、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礼之用,和为贵。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
19、,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有教无类。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
20、民不服。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6.孔子的名人名言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有朋自远方来
21、,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
22、彬彬,然后君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
23、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25、,直而无礼则绞。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礼之用,和为贵。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日知其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子 关于 名言 解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