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用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常用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分享到一键分享 QQ 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 QQ 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 首 页 阅览室 馆友 我的图书馆 登录注册留言交流网文摘手手机客户端帮助常用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收藏人:liubaoliang 2013-08-16|阅:2090 转:257|来源 大 中 小|分享 腾讯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搜狐微博 推荐给朋友 举报 贵州印江民族中学 施毅敏 以 一、用法归纳 介词表工具、方法等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奚
2、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表提宾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把 表原因且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因、由于 表时间、处所,同“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牧羊在、从 表对象,同“与”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和、跟、率领、带领 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而、又、而且、并且 表承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而、或省去 表目的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而、来、用来、以致 表因果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3、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因为 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地 动词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九章认为、以为 任用 复音虚词以是、是以 无以、有以 足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也。(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啦)奚足以语文事?(哪里够得上议论文章的事)因此、无法、有机会、够得上 注:所谓“提宾”句,就是宾语前置句,在介词提宾句里,宾语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宾语前常用“以”(译为“把”“对”)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忠不必用矣
4、,贤不必以 5、宫之奇以其族行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7、农民以鬻子者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不赂者以赂者丧 10、以其乃华山之阳名 之也 1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请其矢,盛以锦囊 1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6、余船以次进 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高祖以圣武定鼎 19、以资政殿学士行 2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2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3、木欣欣以向荣 24、作师说以贻之 25、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6、背晋以归梁 27、得鱼腹中书
5、,固以怪之矣 2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为 一、用法归纳 介词 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 wi 表动作、行为的对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对 表动作、行为的替代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同上替、给 表动作、行为的时间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当、等到 表动作、行为的目的天
6、下熙熙,皆为利来。货殖列传序为着、为了 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因为、由于 表被动关系 读 wi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被 语气助词疑问句末,表诘问 读 wi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动词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谁为汝多智乎?两小儿辨日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根据具体情况翻译:修建、变成、作、表判断、认为、创作等 注: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等他来到的时
7、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1、君家妇难为。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 劫哉。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6、古人以俭为美德。7、霓为衣兮风为马。8、君既为府吏。9、十七为君妇。10、自名为鸳鸯。11、冥有鱼,其名为鲲。1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13、非为织作迟。14、为秦宫人。15、为仲卿母所遣。16、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18、公为我献之
8、。19、阿母为汝求。20、慎勿为妇死。21、如姬为公子泣。2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3、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E.为赋新词强说愁 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 其 一、用法归纳 代词第三人称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过秦论他(们)他的(他们的)第一人称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自己 远指代词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那 指示代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
9、钟山记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其中的 副词测度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大概、或许 反诘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难道 婉商吾其还也。殽之战 汝其勿悲。与妻书还是 期望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可要 助词补足 音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不译 连词表选择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是还是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 守其土,义不赂秦 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独其为文犹可识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0、”9、距其院东五里 10、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1、其皆出于此乎?1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3、国无主,其能久乎?14、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1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16、吾其还也 1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1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 9、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2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2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则或咎其欲出者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
11、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相同,相同 D.不同,相同 之 一、用法归纳 结构助词表修饰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的 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不译 取消句子独立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陋室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不译 音节助词形容词、副词尾顷之,执一象笏至。项脊轩志不 译 调整音节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无义 代词代人、代物、代事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他(们)、它(
12、们)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这、那 动词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往,到去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辍耕之陇上。3、奉之弥繁。4、汝识之乎?5、子孙视之不甚惜。6、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8、余之力尚足以入。9、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1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13、顷之,烟炎张天。14、蚓无爪牙之利。1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8、夫晋,何厌之
13、有。19、杳不知其所之也 20、壮士!赐之卮酒 2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二、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而 一、用法归纳 连词关系例句译 并列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又 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而且、并且 承接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 策楚策就、接着,或不译 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但是、却 假设
14、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如果、假如 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连接状语,可不译 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你的、你 你的 复音 虚词 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限止语气,罢了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7、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9、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2、徐而察之 13、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
15、国 14、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1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6、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17、既而儿醒,大啼 18、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19、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B.C.D.于 一、用法归纳 介词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业精
16、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 表比较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比、胜过 表 被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拘于时。师说被 复 音 虚 词 于是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 谓语之前、后作状语或补语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在这、从这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乃设九宾礼于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业精于勤、荒于
17、嬉。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 君幸于赵王。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燕王欲结于君。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1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1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二)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所 一、用法归纳 助词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所的人(事、物、情况)“所”和动词结合,后
18、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拜访的屠户朱亥,这人是个贤人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后序 晚上就派士兵包围其所住的地方 “为所”结构,表被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被 名词表地点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处所、地方 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的原因 所以,表手段或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用的、的根据、的方法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某所,而母立于兹 3、必能使行阵和睦,优
19、劣得所 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5、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6、则以兵围所寓舍 7、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9、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10、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1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2、所以 遣将守关者 1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4、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15、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16、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17、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二)下列加点的“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B.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
20、不能十一 且 一、用法归纳 连词并列河水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又、并 递进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而且 况且 让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尚且 转折固不如也,且如之奈何?鸿门宴然而、可 助词 用于句首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副词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将、将要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暂且、姑且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5、臣死且不避
21、,卮酒安足辞。6、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7、不出,火且尽。8、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甚恐。9、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10、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1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4、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二)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吾攻赵,旦暮且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则 一、用法归纳 连词表承接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
22、钟山记就、便、原来是 表假设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就 表转折、让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 矣。师说可是、却 表选择非死则徙耳捕蛇者说就、或 副词表强调或确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是、就是 表限制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辨日只、仅 表推测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许、也许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合散消息,安有常则。2、坤作地势,高下九则。3、以身作则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此则寡人之罪也。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0、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11、入
23、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3、入则孝,出则悌。1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5、欲速则不达。(二)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乎 一、用法归纳 语气助词疑问或反问语气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吗、呢 测度语气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吧 感叹语气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啊、呀 词尾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逍遥游的样子 介词相当于“于”
2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对、对于、比、向、跟 二、练习巩固(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儿寒乎?欲食乎?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9、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1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曰:壮士,能复饮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5、而不知其所止 A.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 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 者 一、用法归纳 结构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灭六国者,六国也。阿房宫赋的人(物)附在词或一组词后,起提顿作用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不译 附在时间词后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不译 附在数词后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个、样 主语后,表判断、提顿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不译 附在主语后,表原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的原因 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语气助词 用于句末,表疑问谁为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18 文言 虚词 用法 意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