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pdf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标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 1 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制度。因本课学习内容从元谋人一直讲到西周灭亡,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中华文明起源部分,注意使用地图,尤其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培养学生时空观的同时,更好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特征。夏商周早期国家发展情况应删繁就简,
2、引导学生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教学目标【答题】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答题】通过列表比较了解中国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发展状况,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答题】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答题】通过文献资料、图片资料,从整体上认识夏商周各朝代的基本情况和演变过程,了解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从时空角度,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从部落到国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石器时代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夏商周的政治制
3、度。教学难点: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历史长河图展示从猿到人的演进过程 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境内分布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址和文化遗存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是研究从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转变规律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具体有哪些?又有什么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内容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设计意图)用历史长河图展示从猿到人的演进过程使学生形成人类社会进步的直观认识;通过对文明的释义,拓展学生思维,同时为后边的“中华文明的起源”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也可使用“中国人类的起源”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类的起源后
4、再讲解新课。【讲授新课】【题号】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答题】中国早期人类分布基本特点 展示图片: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 教师提问:观察图片,分析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因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答题】石器时代的区段划分 展示图片:不同石器时代石器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片,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图一石器表面粗糙,用打制方法制作而成;图二石器表面光滑,用打磨结合方法制作而成。教师指出: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两百万年的历史,石器是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考古学家依据原始人类对石头进行加工制作石器的不
5、同方式,提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段概念。在这两百万年里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经历了原始人群到氏族社会的转变。展示石器时代阶段划分流程图:【答题】旧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 展示地图: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1)元谋人 1965 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发现两颗人类门齿,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绝对地质年代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展示图片:元谋人的牙齿化石 (2)北京人 1921 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上山洞里发现遗址堆积层,1929 年发现第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测定其生活距今约 70 万年至 20 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
6、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展示图片:元谋人的牙齿化石 教师可播放“北京人的发现和北京人的身体形态”知识解析视频,让学生了解北京人 发现过程及北京人的身体形态特征。过渡:接着我们来学习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作为我国远古社会演进的重要阶段,已在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就有一万多处。【答题】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进步(1)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 展示地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展示材料: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大约在距今四五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城邑、祭坛、女神庙、积
7、石冢等出现,表明与社会分工、社会分化相应的、区别于一般聚落,并凌驾于其上的政治实体已经产生。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得出认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特点: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2)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 阅读教材,自主完成表格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在新时期时代早期,也就是距今 7000-5000 年左右的时段内,主要有三个代表性文化,分别是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在原始农业方面呈现出北粟南稻的格局,在
8、手工制作方面,仰韶文化的彩绘陶器和河姆渡文化的养蚕缫丝技术都让人惊叹不已。而到了距今约 50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以“蛋壳陶”为名的龙山文化所替代。同时期的北方辽河 流域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也都出现了精美玉器和大规模祭坛,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知识拓展 1】展示新石器时代有代表性文化遗存的文明成就图片 这些文明成就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知识拓展 2】良渚文化 在中国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中,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及由墓葬和
9、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使研究者们或者认为它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已看到了文明的曙光;或者认为它已进入文明社会,已形成文明古国。展示图片:良渚“神徽”像 经考古研究,良渚古城的范围最终确定,东西长约 1700 米,南北长约 1900 米,总面积约300 多万平方米,相当于 4 个北京紫禁城。良渚古城是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展示图片: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良渚文化有门类完备、分工精细、工艺精湛的手工业体系,以玉器的制作最为突出,玉器种类涵盖以琮、钺为代表的礼仪重器以及一般装饰品。良渚的玉
10、器是尊贵身份的载体,具有明确的等次划分,一些人可以用刻有“神徽纹”玉器,另一些人只能使用其他类型的玉器。所以,良渚玉器具有社会属性,能够反映良渚文化的信仰和制度设计,这就是国家社会的文明形态。展示图片:良渚文化代表器物 2010 年,考古工作者确定了良渚都城的殿、内城和外城的三重结构,这符合了古代“以中为尊,以高为尊”的规划和布局理念。展示图片:良渚文化遗址分布规划复原图 2019 年 7 月 6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3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
11、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展示图片: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图 展示材料:“探源工程”启动(2004 年启动)至今,已经确认,在距今 5000 年前后,以良渚文明为代表,中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个大范围里面,一些地方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有了自己的国家。而以此为起点,一直到距今 3800 年左右,在 1000 多年的时段里,各个地方的社会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步入了文明。这种诸多地方文明并立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传说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是天下万国、天下万邦的情景相吻合,所以我们借用这个意境,把这个时代叫做“古国时代”。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 5000 年教科书将改写载北京日报2018 年 5 月 29 日 展示地
12、图:良渚文化的分布 展示材料:良渚是见证中华 5000 年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址 新浪新闻 2019 年 7 月 6 日 当地时间 2019 年 7 月 6 日 10 时 42 分,中国良渚古城申遗成功。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 第 43 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代表中国政府发言中表示,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 20 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是见证中华 5000 多年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址,今天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令全体中国人喜悦和振奋。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守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家园。【拓展思维】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 展示材料:国家是维
13、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列宁【总结提升】(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培养时空观,同时更好地理解中国文明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发展方向。利用表格和结构图,便于学生掌握石器时代中华文明发展状况。同时在表格讲解中,介绍生产力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过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氏族内部出现了剩余产品,而这些剩余产品最终被部分人占有,成为他们的私产。这样在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矛盾。富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私产,就凭借自己的实力统治穷人,原来的贫富分化演变为阶级分化,出现了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现象。随着生产
14、力的发展,氏族的活动范围扩大,氏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教师也可使用“邦国时代”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邦国时代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题号】二、从部落到国家【答题】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三皇五帝”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三皇: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氏带领人们用兽皮制衣、结网打鱼、发明八卦,创造文字结束“结绳记事”的历史 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 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大约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部编版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