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污染控制要求(T-ACEF 022—2021).pdf





《秸秆焚烧污染控制要求(T-ACEF 022—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焚烧污染控制要求(T-ACEF 022—2021).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13.020.040 Z 05 团 体 标 准 T/ACEF 0222021 秸秆焚烧污染控制秸秆焚烧污染控制要求要求 Requirements for pollution control of crop straw burning 2021-01-28 发布 2021-02-01 实施 中华环保联合会 发 布T/ACEF 022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焚烧地点要求.2 5 焚烧量要求.2 6 气象条件要求.2 7 焚烧条件要求.3 8 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及排放要求.3 9 监测要求.3 附录 A(资料性)秸秆焚
2、烧地点与公共区域之间的距离要求.7 附录 B(资料性)不同作物的草谷比.8 参考文献.9 T/ACEF 022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敏、赵文霞、黄凯、胡敏、陈卫卫、郭松、吴志军、李珊珊、霍耀强、王茵、蒋美合、齐伟明。T/ACEF 0222021
3、1 秸秆焚烧污染控制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秸秆焚烧的焚烧地点要求、焚烧量要求、气象条件要求、焚烧条件要求、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及排放要求、监测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政策允许焚烧区域的小麦、玉米、水稻三种农作物秸秆焚烧的污染控制,其它秸秆焚烧的污染控制也可参考实施。注:本文件所指的秸秆焚烧是指秸秆露天焚烧过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9801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HJ 479 环境空气
4、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8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 533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4 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618 环境空气 PM10和 PM2.5的测定 重量法 HJ 644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919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 HJ 920 环境空气 无机有害气体的应急监测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 HJ 1100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和 PM2.5)射线法
5、自动监测技术指南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NY/T 1701 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NY/T 170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秸秆 crop straw 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籽粒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副产品,不包括农作物地下部分。来源:NY/T 17012009,3.4 T/ACEF 0222021 2 3.2 排放因子 emission factor 指焚烧单位质量干秸秆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量(g/kg 干基)。注:干秸秆指去除含水量之后的秸秆质量,秸秆含水量测定方法见 NY/T
6、 17012009 附录 A。3.3 秸秆焚烧边界 burning boundary of crop straw 指秸秆焚烧区域与周围环境的界线。4 焚烧地点要求 以机场为中心 20 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沿高速公路两侧各 10 公里,沿铁路、国道、省道公路干线两侧各 5 公里的地带禁止秸秆焚烧。对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禁烧区之外的其它区域,秸秆的焚烧地点要求可参考附录 A。5 焚烧量要求 在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提下,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秸秆焚烧,单次焚烧面积最多占禁烧区之外作物种植面积的 10%。6 气象条件要求 6.1 大气稳定度 秸秆焚烧应在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大气稳定度条件下进行,本文
7、件对秸秆焚烧大气稳定度的要求见表 1,大气稳定度在 A、B、C 类时,可进行秸秆焚烧。注: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划分参考 HJ/T 552000 附录 A。表 1 秸秆焚烧对大气稳定度的要求 大气稳定度 A B、C D E F 气象特征 非常利于扩散 利于扩散 对扩散无明显影响 不利于扩散 非常不利于扩散 秸秆焚烧 允许 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6.2 风速和风向 当风速大于 2 m/s 时,可进行秸秆焚烧。为避免风速过大引起火势不可控,秸秆焚烧时风速应小于6.7 m/s。焚烧时还应考虑风向,实施秸秆焚烧的行政村应处于城区下风向。6.3 相对湿度 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65%时,可进行秸秆焚烧。
8、T/ACEF 0222021 3 6.4 其它要求 空气质量为轻度及以上污染时,任何气象条件下禁止焚烧秸秆。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禁止焚烧秸秆。7 焚烧条件要求 7.1 秸秆干燥条件 7.1.1 若秸秆散铺于农田中焚烧,焚烧前需至少干燥 3 天以上;若秸秆收割后以堆垛方式焚烧,焚烧前需至少干燥 10 天以上;若在超过 4 mm 的降雨之后,秸秆应在满足 7.1.2 测试的前提下才能焚烧。7.1.2 测试方法:从田间随机选取焚烧处平铺或堆垛的秸秆,从上、中、下部分进行取样,然后手动弯曲秸秆,若秸秆出现裂纹或者能折断,则可以焚烧。注:取样要具有代表性,可随机取 3-5 组秸秆样品进行测试。7.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秸秆焚烧污染控制要求T-ACEF 0222021 秸秆 焚烧 污染 控制 要求 ACEF 022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