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备考名著阅读《红楼梦》简答题类专题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备考名著阅读《红楼梦》简答题类专题练习.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阅读复习备考:名著阅读红楼梦简答题类 专题练习 一、简答题(本题共 2 小题,9 分)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文段中,薛宝
2、钗在现场,但作者没有描写她的反应,请推想薛宝钗会有怎样的反应,并根据人物性格和原著相关内容简要说明理由。【7 题答案】【答案】薛宝钗反应:侧脸抿嘴,欲笑而抑住笑,脸憋得通红。因为薛宝钗是位稳重端庄、举止娴雅、处事淡然甚至有点隐忍的女子,虽然刘姥姥所言令人笑煞,但在贾母、王夫人、宝玉和众姐妹在场的情况之下,薛宝钗即使想笑,也会顾及自己在众人心中的形象而有所克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作品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关键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明晰事件来龙去脉,突出重要细节。解答本题,考生要考虑本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以及语段大意突出写什么。通
3、过对本短文内容的阅读与理解,把握语境。节选文字围绕刘姥姥在贾府用饭出丑,写众人大笑的场面,整个片段围绕着“笑”来写,引起发笑的人是刘姥姥,长辈和众姐妹都在场。在这样一个场合,薛宝钗的反应要符合她的身份、性格特点,如稳重平和、淡然隐忍等。据此分析即可。8.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看了十二个咏菊的诗题之后,探春感慨说:“竟没有人作簪菊。”于是她在簪菊题下作了一首,诗中写道:“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这首簪菊体现出探春怎样的个性气质?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8 题答案】【答案】选材独特,不吟咏女子
4、对镜簪菊的日常生活,吟咏的是高人隐士不惧俗世的雅致情怀。个性气质豪爽豁达、高傲脱俗。探春贵为贾府小姐却又并非嫡出,因而才高气傲、藐视世俗,追求朴而不俗。【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把握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贾探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室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府通称三姑娘,宝玉及三春均在贾母身边抚养长大,所受教育极好,与嫡姐元春无异,林黛玉进贾府后搬到王夫人住处,元春省亲后住大观园。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连王夫人与凤姐都忌惮她几分,抄检大观园时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
5、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主持大观园改革,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改革家。簪菊,即把菊花插在头上。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七。用的是“七阳”韵。探春才清志高,精明干练不减于男人,因此诗中“短鬃”、“葛巾”等字样都是以男人自况。她对荣府内部的矛盾和腐败看得很清楚,但也束手无策,只好保持洁身自好的态度。她同乃兄宝玉最亲密,情趣相投。所谓“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正表明了她嫉视丑恶,不随风流俗的清高态度。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阅读红楼梦选段,完成 1517 题。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
6、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15划线句中的“优伶”是指_。(人名)“母婢”是指_。(人名)(2 分)16结合选段中贾政的言行,分析贾政和贾宝玉有怎样的矛盾冲突?(4分)17宝玉挨打之后,贾府中各人有不同的反应,请写出下面的言行所对应的人物,并分析他
7、们的言行为何不同。(6 分)只见他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答案】15.(2 分)蒋玉菡;金钏 16.(4 分)从贾政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贾政怨恨宝玉平日的叛逆行为,在外与戏子交往私赠物品,在家荒废学业、调戏母婢和仆人等,更害怕宝玉会发展到“弑父弑君”的地步,影响自己及整个家族。从深层看,贾政
8、是封建社会的卫道者,他对封建礼教无比忠诚,希望宝玉成才,走仕途之路,光宗耀祖;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不愿做官,厌恶官场,向往自由。贾政与贾宝玉的思想认识与行为不同,才产生了这矛盾冲突。17.(6 分)林黛玉。黛玉并非真心劝宝玉悔改,去读科举书而走仕途路,她同情理解宝玉的遭遇,怕宝玉再挨打,与宝玉心灵相通,互为知己。薛宝钗宝钗亲自手托丸药来看宝玉,是故意张扬而为了让贾家长辈们看到,又借机规劝宝玉读科举书走仕途路。她是一个真心爱慕宝玉,但又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少女。三、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 分)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有这样的场景: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
9、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一时众人来了。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1)上面描写的场景发生于小说哪个重大事件中?这一事件引发了哪些后果?请简要概括这一事件,并举一例说明后果。(4 分)(2)上面的场景表现出探春哪些特点?请写出两点。
10、(4 分)(3)你写出的探春特点在小说其他哪些情节中也有表现?请任选一个特点,举出一处情节,简要解说。(2 分)【答案】(1)事件:抄检大观园 后果:司棋私情被发现,被逐出大观园。(入画保存兄长钱物被发现,被惜春强行赶走。惜春与尤氏因入画事争吵,姑嫂反目。宝钗借故搬出大观园)(2)特点:有政治家般的远见和忧患意识,观察事物敏锐深刻,意识到抄检是昏眼之举,是家族日渐败落的征兆;有胆魄,敢于公开批评、反抗昏聩的家长意志;有强烈自尊,不容许任何人侵犯尊严,义正词严地维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尊严;有辩才,表达立场时有理有据。(3)累金凤事件中,探春敏锐发现迎春被恶仆纠缠,于是召来平儿,严辞责问,借以威慑恶仆
11、,巧妙利落地为迎春解围,维护府内尊卑秩序。四、根据要求,完成第 16 题。(共 6 分)16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一段文字,高鹗对曹雪芹的原稿进行了修改。有人认为从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来看,这样改并不好。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将十六出俱已看完。但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道:“果然有趣。”(曹雪芹稿)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已看了好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
12、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着点头儿。(高鹗稿)【答案】16(6 分)答案示例:同意“这样修改不好”的看法:因为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1 分)。曹雪芹原稿要突出林黛玉聪明。(1 分)黛玉用“果然有趣”来回答宝玉的问话,表现出他们有共同一致的性格、理想及审美趣味,(1 分)用“共读西厢”来表现二人叛逆性格和宝黛纯真爱情这一主题。(1 分)而高鄂的修改,体现不出林黛玉的聪明,也与后面“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矛盾。(1 分)“黛玉笑着点头儿”只表明她认可宝玉的观点,不能体现出他们志趣、性格一致的特点。(1 分)不同意“这样修改不好”(即认为高鹗修改是可以)的看法:高
13、鹗的修改也有他的道理。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1 分)。在高鹗看来,林黛玉当时的年龄,在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读完西厢是不可能的。(1 分)所以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客观描写人物。(1 分)同时用“点头不语”来体现林黛玉作为贵族小姐的含蓄、矜持的特点,(1 分)也表现出她对宝玉的观点心悦诚服的心理状态。(1 分)高鹗的修改只是客观描写了宝黛共读西厢这件事,没有加入主观思想情感。(1 分)【评分说明:6 分,按照答案中分项给分。意思对,即可给分】五、(二)阅读红楼梦节选材料,完成 1617 题。(共 11 分)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
14、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16(1)探春在大观园的居所叫什么?(1 分)(2)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探春的形象特点。(4 分)17脂砚斋评价探春“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
15、散也”。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及原著相关情节,简要分析。(6分)【答案】16(1)(1 分)秋爽斋(2)(4 分)答案要点:能干有才、志向高远、志趣高雅、大气阔朗、时运不济【评分说明】答对 4 点得 4 分。17.(6 分)【评分说明】举例 3 分,分析 3 分。六、16.红学家王昆仑有句经典评论“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请结合红楼梦的相关情节,分析王熙凤这一形象为什么令读者的情感如此复杂。(5 分)【答案】16.(5 分)【要点】结合具体情节,分析王熙凤形象的复杂性及其所引发的读者的复杂情感。名著阅读红楼梦试
16、题分类汇编简答题类(九)高中语文教与考 2022-09-15 06:33 发表于黑龙江 收录于合集#名著阅读 65 个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第九组 一、15.红楼梦“宝玉挨打”这一情节里先后去探伤的人物依次是()A.黛玉、凤姐、袭人、宝钗 B.凤姐、宝钗、黛玉、袭人 C.袭人、宝钗、黛玉、凤姐 D.宝钗、袭人、凤姐、黛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由原文“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两人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泣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
17、,却是林黛玉”可知先是袭人、宝钗;再是黛玉,黛玉来了之后,有人说“二奶奶”来了,黛玉知道是凤姐来了,忙起身走。所以顺序是袭人、宝钗、黛玉、凤姐。故选 C。16.红楼梦描写大观园中有一处景致:“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春天“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湘帘垂地,悄无人声”,秋天“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沥沥,清寒透幕”。这描写的是()A.蘅芜院 B.潇湘馆 C.秋爽斋 D.稻香村【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的识记能力。结合“千百竿翠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竹梢”等可知,这是林黛玉的“潇湘馆”。原文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刚建成,贾政带众人游览
18、)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和第二十六回:(宝玉)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第四十五回:这里她(林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故选 B。17.你如何理解红楼梦开头所记述的三个神话故事的作用?【答案】(1)“无材补天”的顽石,暗示宝玉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其“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改变。(2)“木石前盟”交代这块顽石与绛珠仙草
19、的关系,为宝黛初会埋下伏笔。“还泪”之说,也与正文部分黛玉的多泪、悲剧结局相照应。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3)“太虚幻境”巧妙地运用神话元素,以大面积集中式的铺叙和片段式的简约叙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命运的走向。【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经典名著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红楼梦第一个神话是“女娲补天”。红楼梦开篇就首先写了一个“女娲补天”的神话。他说女娲已经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去补天,奇怪的是,唯独有一块石头却被“弃在青埂峰下”。因为这块石头在她看来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以至这块石头“因见众石头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艾,日夜悲号惭愧
20、”。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顾石一样的“顽劣”,难以为世俗所改变。红楼梦第二个神话是“木石前盟”。它是讲宝玉和黛玉本来都在天上生活,黛玉是绛珠仙草,宝玉是神瑛侍者,特别地怜惜她,经常给她浇水。于是宝玉下凡时候,黛玉也要下凡,要来报他的恩情,“把一生的眼泪还他”。因为他俩是前世的因缘,因此叫木石前盟。黛玉是木,宝玉是石。所以叫木石前盟。红楼
21、梦里,林黛玉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因为她赢得了爱情、输了婚姻;宝玉的命运更是悲剧,因为她在黛玉那里得到了爱情但是没有得到婚姻,在宝钗那里得到了婚姻但是没有得到爱情。在一个没有“爱”的社会里,爱情与婚姻永远是不相对等的,因而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永远是不兼容的。红楼梦第三个神话是“太虚幻境”。在这太虚幻境里面,宝玉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也看到了其他女孩的命运。曹公以此为线索,写了无数个美丽的女孩子,她们曾经花开,但是最终花落。“太虚幻境”巧妙地运用神话元素,以大面积集中式的铺叙和片段式的简约叙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命运的走向。这些女子个个都是风华绝代、光彩照人。她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深深地
22、吸引看我们。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由于贾府上下“自杀自灭”,大观园的女子“诸芳流散”,以悲剧结局。红楼梦从甄家小悲剧开始,到贾家大悲剧结局,围绕上述三个神话演绎了一个个悲剧的故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的楹联,与一般楹联一样,具有明确的实用性、装饰性和观赏性。由于其题写处所不同,内容包罗万象,_:或凄婉如悲秋箫笛,或飘逸如归牧晚唱,或幽远如山雨游云,或冷峻如孤竹瘦石。可以说,红楼梦的楹联,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独到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追求:(一)意境上的恬静幽远。“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兰风蕙露”联),“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藕香榭”联),自然地引发读者去遐
23、想,去幽思,去体味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钟灵与静谧。(二)_。“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太虚幻境宫门联),几多感慨与凄楚,几多惆怅与哀惋,似乎是一曲忧郁的洞箫,令人置身于浓烈的悲剧氛围之中。(三)寓意上的隐括蕴藉。红楼梦中的楹联,既以它的情趣引人入胜,_。“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联),写出了作者对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的社会生活的深切感受,其中蕴含着发人深省的深刻哲理。21请在文中横线上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_ _ _ 22“红学”爱好者李明同学买了一套红楼梦的对联,结果不小心将其中
24、一些的顺序打乱了,请你根据“不同的题写处所”和对联的有关常识,帮他进行整理。春恨秋悲皆自惹杜若香飘明月洲 吟成豆蔻才犹艳琼浆满泛玻璃盏 赤子苍头同感戴幽窗棋罢指犹凉 勋业有光昭日月嫩寒锁梦因春冷(1)第 5 回,秦氏房内海棠春睡联:_,芳气袭人是酒香。(2)第 5 回,薄命司的门联:_,花容月貌为谁妍。(3)第 17 回,贾 宝 玉 题 潇 湘 馆 的 景 联:宝 鼎 茶 闲 烟 尚 绿,_。(4)第 17 回,贾宝玉拟蘅芜院的景联:_,睡足荼蘼梦亦香。(5)第 18 回,元 妃 题 大 观 园 正 殿 的 门 联:天 地 启 宏 慈,_;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上面五副对联空缺部分的序号
25、分别为:(1)_(2)_ (3)_(4)_ (5)_【答案】21风格上亦呈现出绚丽多姿的特点(或:风格也多姿多彩)情感上的凄婉悲怆(或;情感上的忧郁哀婉,情感上的哀婉惆怅等)又以它的智慧耐人寻味(或;又以它的寓意耐人寻味,又以它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等)22 【解析】【分析】2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前面说到因题写处所不同,内容包罗万象,而后面又列举了楹联的很多风格,所以应填“风格上亦呈现出绚丽多姿的特点”。第二处,后文所举的太虚幻境宫门联,让人感到凄楚、惆怅与哀婉,让人置身于浓烈的悲剧氛围之中,这里面体现出红楼梦楹联情感的凄婉悲怆的特点,所以应填“情感上的凄婉悲怆”。第
26、三处,这里要体现红楼梦楹联寓意上的隐括蕴藉的特点,并且所填的句子要和“既”相搭配,所以可填“又以它的智慧耐人寻味”。三、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俞平伯口语红楼梦说“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钢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由。(2)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用“爱博而心劳”来概括贾宝玉这个典型人物的独特性,你同意鲁迅的观点吗?请结合红楼梦的内容举例加以阐述。【答案】(1)示例:同意。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性格有显著不同:比如黛玉直而尖锐。在黛玉帮助宝玉在薛姨妈处吃酒一
27、事中,李妈与之“辩论”,由于黛玉牙尖嘴利,李妈最终只得丢下一句“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厉害”而离开。而薛宝钗则比较圆滑。在她生日时,贾母问她想听什么戏,为讨贾母开心,便将贾母平时喜欢的挨个说了一遍。在同一件事上,黛玉却只说了一句“这会子犯不上借着光儿问我”。(2)示例:同意。宝玉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爱,更有广泛意义上的对周围不幸者的爱,包括亲近、爱惜、尊重、同情等。如“平儿理妆”一节,事情原本与宝玉毫不相干,然而他十分同情平儿的委曲求全,不仅“劳形”,为之理妆,而且“劳心”,叹其身世。这样的对不幸者的关切相知之情是难能可贵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名著有
28、大致的了解,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把握人物性格和与之相关的情节,组织语言作答。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掌握。主要是分析的三位主人公,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的性格特征,并且第一题是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进行了对比,作答时首先要把握好题干中所提示的人物性格,然后对于题干的观点是否同意,接下来要结合故事情节来阐述观点。比如对于钗黛二人的性格,可以就薛宝钗生日,二人回答贾母的话这一件事来看二人的性格。而贾宝玉对于贾府中的女孩们的态度来看贾宝玉的性格,比如对于平儿的关切和同情,来体现他的“爱博而心劳”。四、16.红楼梦 第 63 回中,大观园里群芳夜宴,湘云抽到一支花签,题着“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因而笑
29、言,将“夜深”二字改“石凉”两个字倒好,黛玉为什么要这样说?从中可以看出湘云怎样的形象特点?【答案】16.:原因:白天的时候,宝玉、宝琴、岫烟、平儿同一天生日。众姐妹备酒席行酒令。湘云被罚酒多喝了几杯。不久,丫头来报,湘云醉卧在园中的一个石凳上。形象:浪漫不羁(不拘小节,随性皆可),娇憨可爱。【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阅读名著,感知作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了解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本题,黛玉为湘云解签,因白天的时候,宝玉、宝琴岫烟、平儿同一天生日。众姐妹备酒席行酒令。湘云被罚酒多喝了几杯。
30、不久,丫头来报,湘云醉卧在园中的一个石凳上。黛玉因而笑言,将“夜深”二字改“石凉”。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湘云是一个浪漫不羁(不拘小节,随性皆可)、娇憨可爱的女孩。由此可确定得出答案。五、20.在 红楼梦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命仙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句曲词中涉及了小说中哪几个人物?暗示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金玉良姻是指宝玉和宝钗,木石前盟指的是宝玉和黛玉。宝钗有个金锁,而且性情温柔,家世显赫,所以大家都说她和宝玉般配,黛玉前
31、世是绛珠草,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两前世就有渊源,宝玉转世后配五彩石,故有木石前盟的说法。(2)这句曲词暗示了贾宝玉对爱情的忠贞以及与林黛玉终究有缘无分,而与宝钗虽结为婚姻,但也终是葬送了彼此的青春与幸福的命运。【解析】【详解】这是十二支曲子的第一首,以终身误为曲名,点明主题是“误了终身”。曲子以宝玉的自诉口吻,演唱自己与宝钗感情始终不能融洽的不幸婚姻,抒发对黛玉怀念和眷恋之情,表现出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强烈不满。原文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曲子开首两句就以强烈的对比总起,显示了宝玉思念前
32、情的心情。前句中的“金”指宝钗,“玉”指宝玉,后句中的“木”指林黛玉,石”自指宝玉。语意是尽管他人都异口同声称赞宝钗与宝玉如金玉般匹配,强迫他们结合,但当事人宝玉却不以为然,怀念和眷恋的却是他与黛玉的,被他人认为比不上“金玉”的木石前盟。三、四句仍以对比的手法,分写宝玉对宝钗、黛玉的不同感情与态度。前句中的“高士”本意指品德高尚的人。贾府中许多人认为薛宝钗品德高尚,为人温柔敦厚,可以称为“高士”,而宝玉却不以为然,曲中运用“高士”一词指宝钗,语带讽刺意味。”雪“与“薛”同音,既点出宝钗的姓氏,又写出了宝玉与宝钗相处时冰冷的感受。后句中的“世外仙姝”与“林”均指林黛玉,林黛玉因不能与宝玉结合,最
33、后抑郁而死,“寂寞”一词表现其境遇。前一句中的一个“空”字既描述了宝玉与宝钗结婚后因意志情趣不合的难堪境遇,表现宝玉对宝钗的冷漠,又反衬出宝玉对黛玉终生难忘的眷恋之情。五、六句是宝玉经历了不幸婚姻后的人生认识。即在未与宝钗成婚前,尽管宝玉也看到他人生活的一些不幸,听到他人对生活的某些抱怨,但他自己对生活和爱情毕竟还存有信心和美好幻想;与宝钗的结婚及婚后生活,打破了他的美梦,因此发出“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的慨叹。最后两句,表达了宝玉对封建社会造成他不幸婚姻的愤懑不平心情。既然封建包办婚姻使宝玉不能与自己所爱的黛玉结合,那么新妇宝钗纵使变成了孟光那样举案齐眉的贤妇,也不可能抚慰平息他痛苦不满的
34、心情。【点睛】对文学名著的阅读要“精读”与“略读”并举,“积累”和“表达”并举。阅读中既有语言积累上的收获,又有思想感情上、表达技巧上的收获。对名著的理解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时代背景,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作品。当然名著的内容、思想文化比较复杂,大家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形成批判性思考。六、根据要求,完成第 19 题。(共 6 分)19.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酸凤姐”“贤袭人”“勇晴雯”“慧紫鹃”等。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答案】例如:敏探春的“敏”意思是“聪敏
35、”“敏锐”“敏慧”等。比如抄捡大观园,探春敏锐地觉察到贾府的败势;替凤姐理事时“开源”“节流”的措施,可见她的“聪敏”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常见题目类型:简单记忆型 情节概括型 结合表达型 简评推荐型。复习重点:识记作者(含国籍)及作品风格或主题。仔细体会作者的意图,概括小说故事情节。品味小说的精彩片断,结合人物描写,分析归纳人物性格特征。本题要求从所给人物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首先要确定你最熟悉的那个人,然后解释这一个字的含义,再结合原著内容具体举例说明这个字在人物身上是如何体现的。比如“敏探春”,曹雪芹赐给探春一个“敏”字,这是最恰当最准确的评价。她性灵敏锐,作事敏捷,心地敏慧。比如红楼梦抄检大观园时,探春从这些人的丑恶行径中敏锐地觉察到贾府已经有了衰败之势,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再如原著第五十五、五十六回里,有一出“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探春制定了许多“开源”与“节流”的措施,例如,“承包”之后园内“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之人等的工费”等,展现出探春的聪敏与才华。因此,“敏”字能凸显探春的品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