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文言文阅读.pdf
《学生用文言文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用文言文阅读.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18 文言文阅读(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阅读训练】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或答人简札()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啖粥而读 音:义:辄以水沃面 音:义:食不给 音:义:乃至被谗受贬 音:义: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译文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译文 2/18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三)欧阳修苦读欧
3、阳公事迹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2 翻译句子。欧阳修四岁而孤。译文:惟读书是务。译文: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四)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王
4、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3/18 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窃入学舍()辄默记()儿痴如此()恬若不见()2与“曷不听其所为”中“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只有剩骨 B满坐寂然 C坐佛膝上 D可爱者甚蕃 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 5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
5、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五)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晋平公问于师旷曰()臣安敢戏其君()孰与昧行乎()何不炳烛乎()2 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六)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
6、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18 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与其佣作()资给以书()遂成大学()2 翻译下面的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七)七录明史张溥传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7、。所读书必手钞()如是者六七始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2与“如是者六七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A,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 C 情不能自已 D扁鹊已逃秦矣 3翻译句子。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译文: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与相同,与也相同 B与不相同,与也不相同 C与相同,与不相同 D与不相同,与相同 5 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 从小在学习上就 (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用一句名言回答)
8、5/18 (八)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非然也()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九)问说孟涂文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
9、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非学无以致疑()而或不达于事()非问无以广识()舍问,其奚决焉()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人不知而不愠 D面山而居 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译文: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 10 个字)答:6/18 (十)教学相长(节选)札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
10、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弗食不知其旨()教学相长()虽有至道()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 翻译句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3 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十一)邴原泣学初潭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
11、一冬之间,诵孝经 论语。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凡得学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吾徒相教()徒以有先生也()2 翻译句子。孤者易伤,贫者易感。译文: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译文: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译文:7/18 3 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答:(十二)推敲诗话总龟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
12、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1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退之立马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怅恨久之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一日于驴上得句云()炼之未定()观者讶之()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3 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答:(十三)勤训恒斋文集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1 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 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愚公者,年且九十。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13、得,安求其能千里也?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3 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答:8/18 (十四)管宁割席(岳阳市)管宁、华歆(x 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注释 席:坐具、坐垫。轩冕:轩,大马车;冕,大礼帽。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A又尝同席:B宁读如故:2 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不要求加标点符号)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3翻译“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一句。4故事中管宁、华歆两个人物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14、,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你从中得到的体会。(十四)乘隙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分)9/18 A 善(善于、擅长)用矛
15、 B一举而毙(杀死)C 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分)A 皆服其能 空乏其身 B 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罔不因势象形 C 遂曳矛而斗 遂许先帝以驱驰 D 见必与之决生死 时人莫之许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分)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分)(十五)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文言文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