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防护口罩(T-CTCA 1—201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PM2.5防护口罩(T-CTCA 1—201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M2.5防护口罩(T-CTCA 1—2019).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13.340.30 W 55 备案号 T/CTCA 12019 代替 T/CTCA 12015 PM2.5防护口罩 PM2.5 protective mask 2019-12-31 发布 2020-01-30 实施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 发 布 团 体 标 准 T/CTCA 1-2019 1 目 次 前言.2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分类、分级和标记.5 5 技术要求.5 6 检测方法.7 7 检验规则.8 8 产品说明和包装.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选择与使用指导性建议.11 附录 B(资料性附录)试验头模主要尺寸.12 T/CTCA 1-201
2、9 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江苏国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科贝思达(厦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上海港凯净化制品有限公司、荆州思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市保为康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市冠桦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厦门高科防静电装备有限公司、湖北万里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宁波康家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名典上品(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乐天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煜铭、陆冰、陈澍、林焰峰、王艳、陈思敏、陈嘉欣、
3、林国成、包君燕、王岩、张文、苏鹤群。T/CTCA 1-2019 3 PM2.5 防护口罩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PM2.5防护口罩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分级和标记,技术要求,检测方法,产品说明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在日常生活中,民众所佩戴的防止空气中PM2.5吸入的口罩。本标准不适用于防护有害气体和蒸汽的吸入,不适用于缺氧环境、逃生、消防、医用以及其他职业用的防尘口罩。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 26
4、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T 2912.1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5703 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 GB/T 7573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 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T 17592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T 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GB/T 23344 纺织品 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 HJ 633-2012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53-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
5、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雾 mist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液滴。GB/T 186642002,定义3.1.18 3.2 霾 haze T/CTCA 1-2019 4 悬浮在空气中的烟尘所形成的一种气象。3.3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aerodynamic diameter 指单位密度(0=1 g/cm3)的球体,在静止空气中作低雷诺运动时,达到与实际粒子相同的最终沉降速度时的直径。HJ 6532013,定义3.1 3.4 PM2.5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fine
6、particle)。GB 3095-2012,定义3.4 3.5 空气质量指数 air quality index(AQI)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HJ 6332012,定义3.1 3.6 空气质量分指数 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IAQI)单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指数。HJ 6332012,定义3.2 3.7 口罩 mask 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出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空气中的细颗粒物、花粉、细菌和飞沫等污染物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包含随弃型口罩和可更换型口罩。3.8 随弃型口罩 disposable mask 主要由滤料构成口罩主体的不可拆
7、卸的口罩,有或无呼气阀,一般不能清洗再用,任何部件失效时即应放弃。GB 26262006,定义3.10 3.9 可更换型口罩 replaceable mask 有单个或多个可更换过滤元件的密合型口罩,有或无呼吸阀。3.10 T/CTCA 1-2019 5 过滤效率 filter efficiency 在规定检测条件下,口罩或过滤元件(滤料)滤除颗粒物的百分比。GB 26262006,定义3.16 3.11 总泄漏率 total inward leakage 在实验室规定检测条件下,受试者吸气时从包括过滤元件在内的所有口罩部件泄漏入口罩内的模拟剂浓度与吸入空气中模拟剂浓度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G
8、B 26262006,定义3.17 3.12 死腔 dead space 从前一次呼气中被重新吸入的气体的体积,用吸入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表示。3.13 口罩系带 face mask belt 将口罩固定在头面部的带子。4 分类、分级和标记 4.1 分类 产品按结构分为:随弃型口罩和可更换型口罩;按大小分为:大号(L)、中号(M)和小号(S)。4.2 分级 产品按过滤效率分为:1级 F95 95%;2级 F90 90%。4.3 标记 按本标准生产的口罩,应标注级别,用本标准号及年号、级别的组合方式标注。其中“F”是取防“Fang”拼音字第一个字母。F95的口罩标记为T/CTCA 1-2019-
9、F95;F90的口罩标记为T/CTCA 1-2019-F90。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材料 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a)过滤材料对人体应无害、无异味,直接与面部接触的材料应不引起皮肤刺激;b)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正常使用期内不应出现破损或变形;T/CTCA 1-2019 6 c)按本标准 6.3 条-6.6 条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所用材料的内在质量要求见表 1。表1 口罩材料的内在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甲醛/mg/kg 20 pH 值 4.0-8.5 可分解致癌芳香氨染料1 不得检出 微生物 大肠菌群 不得检出 致病性化脓菌2 不得检出 真菌菌落总数/cfu/g 或cf
10、u/mL 100 细菌菌落总数/cfu/g 或cfu/mL 200 注1:口罩若含有染色或印花部分,需要进行该项检测;注2:致病性化脓菌指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5.1.2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应满足:a)口罩设计应符合人类工效学原则,适合人体头面型,具有较小的死腔和较大的视野;b)部件的设计组成应不易产生结构性破损,佩戴时不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c)口罩系带应可调,便于佩戴或摘除;应能将口罩牢固地固定在头面上,且不应出现明显压迫感或疼痛;d)口罩主体遮盖口鼻与面部之间应有一定间隙,口罩周边应保证与面部密合;e)鼻夹柔软,可按佩戴者鼻梁高低调节与面部密合。5.1.3 生产场所 口罩
11、生产场所卫生应符合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6章的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5.2 过滤效率 按本标准6.7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测,每个样品的过滤效率应始终符合表2的要求。表2 过滤效率 口罩级别 过滤效率(%)1 级 F95 95 2 级 F90 90 5.3 总泄漏率 按本标准6.8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应符合表3要求。表3 总泄漏率 口罩级别 总泄漏率(%)T/CTCA 1-2019 7 1 级 F95 8 2 级 F90 10 5.4 呼吸阻力 按本标准6.9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应符合表4要求。表4 呼吸阻力 口罩级别 初始呼吸阻力 加载呼吸阻力 吸气阻力(Pa)呼气阻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M2.5防护口罩T-CTCA 12019 PM2 防护 口罩 CTCA 20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