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解析.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解析 成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是探索富有xx教育实际的强课提质的有效途径。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要求,在深度聚焦课堂,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总结全县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吸纳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的基础上,构建“xx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包含“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和“xx县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如下:第一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以教学模式”一、一般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方法的策略体系。教学思想或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2、师生角色、教学策略、评价这六个方面是一个成熟的教学模式的稳定结构。二、“四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内涵、流程(一)“四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从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出发,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课程理念、学习语文的规律,在反复总结xx县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集广大语文老师的教学智慧,构建的模式是:在真实的2 语言文字学习情境中,实施以育人为魂,以读书为要,以语用为本,以学(即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简称“四以教学模式”)。(二)“四以教学模式”的内涵 以育人为魂,就是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观,正确落实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性质。以读书为要,就是要继承传统语文学习经验,
3、强化整体感悟,熟读精思,体现汉语言文字学习的特点。以语用为本,就是要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突出体现本学科性质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解决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以学为主,实则是增强课堂学习的实践性,以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教师少讲,精讲,不包办,学生自主学,自觉学,自动学,乐意学,多思考,多实践。“四以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三)“四以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生:预学-议学-练学-延学 师:导学-导议-导练-导延 预学: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正确、连贯;自觉识字、理词;提出疑问,做预学笔记;高年级还要概括大意,提出疑难问题。议学:教师了解“预学”成效,摸学情,以学
4、定教,围绕教学目标、重点(语文要素)组织学生深入深读、细读,关注语言3 学习点,强化语用,进行学、练、诵(读)、美读。练学:学生在初步领悟“语文要素”、掌握语文学习策略后,自主学习,作迁移训练,或读写结合进行练笔,或背诵、复述等语言文字实践活动。延学:针对目标达成度,有层次地进行课外实践(阅读、日记、搜集、整理、观察等),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校外。三、“四以教学模式”在不同类型课文教学中的运用 统编版教科书的编排体例是文选型,每学期一般安排 8 个单元,每个单元 3、4 篇课文。这 3、4 篇课文又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一)“精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程序 预学课文,整体感知议学课文,强化语用
5、练学课文,迁移训练-延学课文,拓展应用。其中重点环节的大体“要领”:议学课文,强化语用 在摸清学情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策略,以学定教,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文章的重点章节、精彩内容进行教学,落实语文要素,深读精思,品读、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在一起落实。该阶段注意:(1)教师导学,梳理初读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做到教有方向;(2)教师导议,理解重点内容,4 解决疑难问题,落实核心目标。练学课文,迁移训练 根据议学阶段的情况,继续落实语文要素,侧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掌握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该阶段注意:(1)学用表达(遣词造
6、句、谋篇布局的匠心),巩固积累;(2)拓展阅读,一篇带多篇;(3)进行综合练习,开展实践活动。(二)“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程序 预学自读练学提升延学拓展。即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的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要求: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三)低段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 低段(一、二年级)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识字和朗读,因而教学模式以识字(写字)、朗读为主线安排-课前,读读
7、课文,认读生字-课上,组织学生细读课文,随文识字-渗透识字方法,有针对性地指导识写-深读课文,指导读好-练习、拓展。5 第二部分: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增加了“课程内容”这一项,就语文学习的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语文学习方式上是一次彻底的革新,赋予每一位语文老师极大的创造性-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的权利。在语文备课上,可以不再是一篇一篇去备,在教学上,可以不再是一篇一篇去教。在新课标颁布之前,为改变一篇一篇去教的传统做法,我县就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有益的尝试。实践表明,采取“单元整体教学”能整合教学资源,突出语文要素,
8、实现能力迁移,节约教学时间,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改变碎片化的逐点分析、讲解,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从“教课文”变为“用课文教”,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统领,以学习主题为目标,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语文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努力引领学生在思中学、做中学、用中学。二、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流程 低段(1-2 年级):预学课文朗读感悟,随文识字积累展示,拓展延学。6 中、高段(3-6 年级):预学课文理解感知精读研读(领悟表达)口语交际与习作语文实践活动。预学课文,2 课时;理解感知和精读研读 6-7 课时
9、;口语交际与习作、语文实践活动,这两部分的教学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整合资源,可以提前纳入精读研读中,若单独进行,大约需要 3课时即可。整个单元教学过程大约需要 11-12 课时。三、基本流程部分环节的内涵(以中、高段为例)(一)预学课文 1.目标指向 让学生整体了解单元学习目标,把课文读通顺,知晓大意,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做预学笔记。2.基本环节 出示单元预学目标自由朗读整组课文填写预学清单检测预学效果 3.教学示例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之爱 活动一:观看单元情境图,明确单元主题和训练要素。活动二:学生自由朗读 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自主识读生字,理解词句。活动三:
10、自主预学,填写预学清单。7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预学清单 读一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写一写 1.把方格里的字端端正正地写一遍。2.最想提醒读音的字是_。3.最想带着大家写一写的字是 。查一查 1.梁晓声、吴冠中的生平简介。2.“一元多钱”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能买什么?学一学 1.查阅资料,理解词语:收音机、棉胶鞋帮、毛票、缝纫机、摇橹 2.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想想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怂恿、颓败、龟裂 想一想 自读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疑问。(二)理解感知 1.目标指向 在教师组织下,解决提出的问题,围绕语文要素,再读课
11、文,获得自己的体验。2.基本环节 在了解预学的基础上,以学定教,学生再读整组课文概括每篇课文主要内容归纳语文要素。3.教学示例 活动一:读通顺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慈母情深的主要内容;按照“梦醒-回忆-梦醒”的顺序理清父爱之舟的思路;运用归纳8 法(合并两部的内容)概括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的主要内容。活动二:小组合作,结合预习清单,相互检查字词(读准音、写给小组伙伴看,对读不通课文的同学帮助他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合作学习 6 分钟,然后接受老师检查。写字指导。活动三:选取三篇课文中自己读的最好的片段,组内赛读,看谁读的最好。然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展
12、示,选出“优秀朗读小组”。活动四:浏览自己初读时画的印象深刻的语段,结合自己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和时代背景,谈谈自己的心得感悟,做批注。(三)精读研读(领悟表达)活动一:读慈母情深,品味场景 1.默读第 6-9 自然段,想想“我”看到、听到、感受到了什么?“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2.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提示学生想象画面,或是结合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地想象厂房的环境。厂房的狭小、嘈杂、闷热,母亲的形象就是在环境的恶劣中彰显出来。3.全班汇报交流。小组选取代表,谈一谈阅读感受,以及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种感受的。活动二:读父爱之舟中的难忘场景,体会情感,学习表达。1.课文第 2-9 自然段作者回忆了
13、哪些难忘的场景?你对哪9 一个场景印象最深刻?为什么?(添桑叶-买枇杷-住旅店-逛庙会-背我上学-凑钱交学费-报考师范-缝补衣被)学生思考,全班交流。2.教师提出小组活动要求:再次细读文本,用心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父爱。小组汇报,适时指导朗读。师小结:作者将感情融入到其他描写的场景中,我们只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想象当时的画面,就能走进人物内心,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感受父亲对作者深深的爱。活动三: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品味两种不同的爱。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父亲和母亲对同一首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作者长大后是如何评判的?完成表格。看法 理由 评判 父亲 母亲 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模式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