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复习题.pdf
《戏剧艺术复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艺术复习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1、戏剧结构的五段法:戏剧结构的创造大体上包括:“立主脑”、“组织人物关系”、“安排戏剧冲突”、“提炼戏剧线索”、“组织戏剧场面”等。A、德 剧作家弗莱塔克提出:金字塔型布局 B、开端(介绍或导入)、上升、高潮(顶点)、下落(反复,包括反动作的开始和最后的悬念)、结局 C、缺点:把结构原理过于公式化、教条化,脱离了艺术创作的实际,但如玩偶之家雷雨高潮以后就是结局了。公式给人好似高潮处于全剧的中心,前为开端和上升动作,后为下落动作和结局,形成均称的塔形。但是一般高潮是在剧本的后部才达到的。2、戏剧情境:情境:指剧情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势与境况。设定一个戏剧“情境”,就是为了要在其中展开丰富复
2、杂的“情感”,为剧情的展开选取一个“时间”和“空间”,是为了给剧中人的戏剧动作和冲突以有力的支撑。戏剧情境的内涵:指剧中的动作、冲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的情景状态。包括剧中具体的时空环境、特定的人生境况、人物关系以及特定的活动环境,同时也包括戏剧的情节过程中人物关系的构成、人物性格的刻画、人物心理的展现及其发展态势等。戏剧情境的构成:具体的时空环境;人物关系和各种矛盾纠葛;人物动作、心理以及戏剧情节发展的具体态势。3、潜台词:又叫潜在语言。话中话 在剧中有些意思不能语言传达的,或者尽管可以用语言传达但不如将其放在“尽在不言之中”更好,这就出现暂时的停顿,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层意思表
3、现在语言中,这语言就叫“潜台词”。有的戏剧人物在讲话时,“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话语与深层涵义完全不同,这时他的话中的那些“意在彼”就是“潜台词”。这种语言不仅富有戏剧性,而且非常宜于表现人物复杂、烦乱的心情。雷雨 哑剧除了动作之外,也是有以潜在方式存在的语言的。4、导演构思:是全部演出计划的核心,也是整个导演工作的基础。导演构思的主要内容:一是确定演出的目的和任务;二是设计演出的总体形象和技术方案,包括舞台环境、人物造型、场面设计、演出节奏,并写出相应的剧本分析和导演阐释。导演构思是整个导演工作的基础。最高任务演出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和终极意义:是全部演出活动的总纲,是全体演职员共同承担的任
4、务,也是把各方面工作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落实在一系列动作的总和,即贯穿行动之中。跟最高任务紧密相关的是一出戏的舞台形象:一出戏选择什么样的舞台形象,关键在于导演具有何种舞台观对舞台和演出性质的假设 6、戏剧意象:指剧中与特定的戏剧情境相一致的具体感性的又包含着丰富意蕴的事物、人物或景物之象。既是“心象”,又是“物象”(“形象”)总体意象:处于主导地位,贯穿全剧始终的核心意象。如雷雨中的“雷雨”意象;日出中的“日出”意象,北京人中的“北京人”意象等。具体意象:剧中所展现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景象甚至某种虚拟的艺术符号。如西厢记中的“月下”、“西厢”、“长亭”等。2 总体意象与具体意象的结合:北京人
5、 7、戏剧场面:指戏剧结构的一个最基本的单位。一幕戏可由数场组成,场是戏剧行动的一个段落,它往往是由一至数个场面组成。到了一定时刻,必须要有一个场面来满足观众的期待,解答他们萦绕于心的问题,这个富有戏剧性效果的场面在西方戏剧理论中叫做“必须场面”。有些场面在渲染戏剧性、表达主题思想上起着关键的作用。戏剧场面的创造:设计、调度、开掘 场面设计:如何突出重点场面;组织、简化过渡场面;如何通过人物的上下场,使剧情发展顺畅自如 场面调度:技术性调度突出戏剧演出的技术规律,如舞台或画面的运动、平衡、对应、对比以及音响、灯光、道具的设置等。艺术性调度突出对戏剧情境和意象的理解和把握,并通过各种手法实现导演
6、的艺术构思,如铺垫法、抑扬法、呼应(重复)法、停顿、静场等。演员的开掘 8、戏剧高潮:(逆转、激变)是戏剧性最突出、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那一刻;原先隐藏的“秘密”全部真相大白,人物关系发生质变,戏在这刻最震撼人心。戏剧高潮是决定戏剧性运动能否获得统一的关键点;是戏剧精神内涵最闪光的地方;是揭示主题最有力量的场面。9、舞台调度:是导演把各种戏剧动作及环境因素,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组织起来,表现二度创作的 立意构思,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舞台调度的对象是演员,重点(核心)是动作,内容是演员的动作。舞台调度是无声的语言,导演的立意构思,会在戏的每个场面,每个细节上流露出。舞台调度不仅是对演员地位、体
7、态的调整,同时也是对观众注意力的调度。5、残酷戏剧:法 超现实主义诗派的阿尔托提出 “残酷”:戏剧应该以宗教的精神辽救心理疾病,向人们揭示“事物可以对我们施加的、更可怕的、必然的残酷”,使“观众坐在剧院中仿佛置身高级力量的旋风之中,从而使人们的神经和心灵在清冽震撼之下猛“醒”。彼得布鲁克、格洛托夫斯基、玛拉/萨德 10、史诗戏剧:一、强调舞台演出的“叙事性”,但对其“戏剧性”,试图以此推翻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戏剧概念,推崇“间离效果”。二、强调戏剧要像史诗那样表现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及其变化规律,特别要揭示出社会、历史及热门所依附的经济。政治关系是可以变动的,表现出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主观的“态度”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戏剧 艺术 复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