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_刘治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西藏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_刘治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_刘治运.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藏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 西 藏 发 展 论 刘治运 西藏 位于我 国西 南边陲 ,青藏 高原的 西南 部,是 祖 国 的西南屏障 ,区情 特殊,区位重要 。由于 特殊的政 治历 史 原因,西藏是我们 与达赖集 团和支持他 们的西方敌 对 势 力斗争的一 个焦点,长期面 临着尖锐而 复杂的反分 裂 斗 争。 2008 年 3 月 14 日 ,在 拉萨发 生的 打砸抢 烧严 重 暴 力犯罪事件 ,暴露 出西藏基 层基础工作 中还存在一 些 薄 弱环节和突 出问题。同时,也再次 告诫我们 ,必须 清醒 地 认识 到我们 同达 赖集团 和支 持他们 的西 方敌 对势 力 的 斗争 进入一 个新
2、 的尖锐 复杂 时期 。 必须 下大 力搞 好 乡 镇基层政权 建设,使之成为 坚决维护祖 国统一和民 族 团 结、反 对分裂,组织和带 领广大农 牧民群众发 展生产、 建 设社 会主义 新农 村、实现 共同富 裕的 坚强 堡垒,成 为 有 权威、有活力、有效能的 政权实体 。 因此,积极探索 西 藏 乡镇管理体 制改革路 径,不 断完善乡镇 功能和运 行机 制 , 对于促进广 大农牧区 经济发展和 保持社会 稳定,进 一 步巩固党在 农牧区的 群众基础和 执政地位 ,具有 十分 重 要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 的历史意义 。 一 、 西藏乡镇的 现状及特 征 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地 方各级人民 代
3、表大会和 地 方 各级 人民政 府组 织法 的 规定 ,乡 镇政府 是我 国最 基 层 一级 的地方 政府 ,它 直接 面向广 大农 牧民群 众,肩 负 着 维护 社会秩 序稳 定、促进 经济快 速发 展,带领 人民 建 设 小康社会和 构建和谐 社会的重任 。 和平解放 以来,西藏乡镇 组织经历了 “从无 到有、从 小 到大 ”的发 展历程 。 截止到 2007 年底,西 藏共设 有 6 个 地区和 1 个地级 市, 74 个 县 (其 中: 1 个市辖 区, 1 个 县 级市 , 1 个 特别 区 ), 691 个乡 (镇、街 道办 事处 ), 5892 个 行政村和 158 个居民委员
4、会。在乡(镇 、街道办)中,有 543 个 乡,占 乡(镇 、街道 办)总 数的 78.9 ;有 139 个镇, 占 乡(镇、街道办 )总 数的 19.8 ;有 9 个 街道办事 处,占 乡 (镇、街 道办 )总 数 的 1.3 。 相对 于 其他 兄弟 省市 而 言 ,西藏 的乡镇呈现 出了以下 基本特征:( 1)行政区域 面 积 广,人 口数量少。 平均每个乡 镇所管辖 的区域面积 为 1734 平方 公里,人口 为 3300 人。 ( 2)乡镇分 布不 均匀。 80 左 右的 乡镇 集中 于 “一 江两 河 ”流 域和 藏东 峡谷 地 带 。 而阿 里高原和 藏北草 原相对 较少,两地
5、区仅 有 150 个 乡镇。( 3)城 市化水平低 。这 是反映工业 化水平和 经济 社 会结 构的重 要指 标,也是 反映解 决 “三农 ”问题,推 进 农牧区城镇 化、农 牧民市民 化过程的指 标。目前,西藏仅有 9 个 街道办事处 , 139 个镇 。 二 、 西藏乡镇 管理体制 运行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 经过五 十多年的 发展变革,西藏逐 步建立起了 既与全 国体制 衔接 ,又 符合 实际的 乡镇 行政管 理体 制框架 ,在建 设新西藏的 伟 大事业 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 从 实践来看 ,西 藏现行 乡镇 管理体 制与 运作机 制也 存在着 不容 忽视 的问 题。 ( 一 ) 中 心工作
6、配合 与公共行 政常规管理 服务错位 这是 一个 涉及乡 镇功 能配置 的科 学性 和工 作定 位准 确性的重大 课题。乡镇政 府职能配置 和工作定 位怎样才算 恰如其分,简言之 ,十个 字:公 共行政常 规管理服 务。 具体 说有 4 点:( 1)保持政令畅 通,坚 决贯彻执 行党和国 家的法 律法规 、方针政 策,使之 在乡 镇顺利 组织 实施 ;( 2)切 实维 护社 会秩序 和经济秩 序的稳定, 巩 固社会主 义执政基 础, 保证村级组 织正常运 转;( 3) 通 过提供公 共行政常 规管理 服务,促进城乡经 济一体化 协调发展;( 4)直接面 向人民群 众,充 分满足他们 日益增长
7、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各方面的 合理需求,切实为 人民群众 排忧解难。 这无疑是 乡镇政府 必须承担和 需要全责 完成的主业 和主旨。 但是 ,从西藏 乡镇 运行的 实际 来看 ,承 担的 任务 和责 任则是 “无穷大 ”。 属于 “一票 否决 ”考核项 目的就达 10 余 个,其中 包括:计 划生 育 、信访、综 合治理 、安全生 产、环境 保护、森 林防火 、抗灾抢 险、疫病 防治 等等;而 纳入对 乡镇 政府目标考 核的则多 达 20 几 项。 由于乡 镇直接面 对基层 群众,群 众认为 有事 找政府 是天 经地义 的理 由,无论 柴米 油盐,衣食住行,有不顺 心的事都 要当地政府 解决
8、。 同 时, 还有上级领 导机关及 其工作部门 ,根据 近期或某一 时段工 作的需 要,而层 层布 置,推出 的系统 化的 需要突 击完 成的 阶段性工作 ,即我 们常说的 “中心 工作 ”。应该说,对各项中 心工作 的开 展与否 ,无可厚 非,都是 乡镇 政府的 重要 工作 内容。关键在 于如何处理 好中心工作 与公共行 政常规管理 服务的两者 关系。 在乡 镇的日常 运作中,恰恰是 来了个本 末倒置、喧宾夺主 ,把中 心工作当 作主业,把常规 管理服务 当作了辅业 。 乡镇机关 的行政人 员、事 业人员都 围着中心 工作的指挥 棒转。 乡镇 成天忙的 是中心工作 ,弱 的是常规 管理服务,
9、这也正 是人民群 众对乡镇工 作不够满意 的重要 原因之一。 35 坛 2 0 0 9 理 论 探 讨 36 ( 二 ) 基础设施 滞后 , 行政成本高 西 藏地域辽 阔,人 口居住分散 ,点多 线长,乡镇基础 设施及 配套设施严 重滞后。未通 公路的乡 镇有 65 个,占 乡镇总 数的 9 。 未通 油路的 611 个 ,占 88.3 。 未通电 话的乡 镇有 125 个, 占 乡镇总数 的 18 。 截止 2007 年 底,通 过地市 主电 网,县,乡小 水电 和光伏 电站 供电 ,基 本实现 了乡政府所 在地的乡 乡通电 ,通电人口 约 193 万 人。 近年来,建设 农村饮 水工程 5
10、800 多处 ,解 决了 102 万多人 的饮水困难 和饮水安 全问题,由于受自 然、地 理、 资金 等方 面因素 制约 , 仍有 部分 乡镇没 有得 到切 实解 决。不少乡 镇位于边远 偏僻的地方 ,高寒 缺氧,农牧民在 生产生 活上存在许 多困难。 调查显示,按现行 每个乡镇 平均行 政编制 15 名算, 每 名乡镇行政 工作人员 要管理 100 平方 公里以 上的地域 , 而管 理的 人口仅 为 300 人。 同时 ,乡镇干 部职 工还 存 在休 假、出差 、治 病等 因素 ,在 岗人员 相对不足 ,无形 中增加了行 政成本。 这 些都给乡 镇整体 功能的发挥 带来极大 的困难。 ( 三
11、 ) 乡镇的政 事职能未能 很好分离 从 目前来看 ,乡镇 事业单位机 构设置和人 员配备不 健全、不规范 、力量 薄弱。 在实 际工作中 ,由于 乡镇事业 单位 机构 尚未规 范设 置,又缺 人员编 制,许 多本应 由事 业单 位承 担的事 务和 工作 , 只能 由其他 干部 兼职 或顶 替,从事事业 工作。 导致 了行政工作 人员精力 分散, “政 事职能 ”不 分 ,事业 单位服务功 能得不到 有效发挥。 ( 四 ) 事业单位 机构不健全 , 服 务功能薄弱 乡 镇事 业机构 设置 不全 、服 务功 能单一 、管理 体制 不顺 等问 题十分 突出 。 特别 是直 接为农 牧民 服务 的农
12、 牧技 术推 广站、兽 防站、文 化广播 影视 服务站 等事 业机 构还不 完善。 已有 事业单位人 员不足、结构不 合理等现 象也 较为 突出。 从而 难以有 效发 挥事业 单位 服务 社会 主义新 农村建设 ,服务 农牧区经济 社会事业的 发展的功 能。 三 、 西藏 乡镇管理体 制改革 的 路径分析 西 藏人 口的 80 以上 在农牧 区, 没 有农 牧区 的稳 定就 没有 全区的 稳定 ;没 有农 牧区的 小康 ,就没有 全区 的小 康。 乡镇作 为国 家政权 在乡 村社会 的代 表者 和方 针政 策的 执行者 ,在西藏 特殊 的政治 、自然和 社会 环境 下这一 组织必将长 期存在。
13、 这就要对乡 镇的规模、运作 机制 、 党政 关系 等进行 科学 合理的 划分 与界 定。 西藏 691 个 乡 镇的 自 然 条件 、资 源 禀赋 、经 济 结 构 、产 业优 势、区位特点 、经济 社会 发展水 平、劳动者素质 经及乡镇 综合 规模(包括 人口、面 积、 GDP 和 财政 收入)存 在很大 差异 ,从而决 定了 乡镇运 行过 程中职 能的 目标 、内 容及 其管 理方 式彼此 会有 很大不 同。 这就要 求在 进行 乡镇 管理体 制改革过程 中不能搞 “一刀 切 ”,必须走 分类改革 之路。 从 总体上看 ,西藏 的乡镇大致 可分为四类 。 第一类 是县城 驻地、 城乡 结
14、合部或工 商业比较发 达的乡镇 ,这 类乡镇 农牧民的生 活状况和 就业方式, 都近似于城 市。 第二类 是工商业有 一定基 础 ,但农 牧业仍是乡 镇经济中 重要 组成部份的 乡镇,如一些处 于重要交通 干线或自 然资 源比 较丰富的乡 镇。 这类乡 镇经济发 展潜力较 大,财政状 况较 好。 第三类 是以农、林、牧为主或兼 顾其它的 乡镇。 第 四类 是边境乡镇 。 这类乡镇 的维护稳 定任务较 重,在改革 中要 强化政治职 能,进 一步巩固 和强化基层 政权。 ( 一 ) 第一类 乡镇管理体 制改革可 分两种情况 进行 首先,对 县城驻 地及 城郊结 合部 乡镇 ,可以 撤销 乡镇 政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藏 乡镇 管理体制 改革 路径 分析 刘治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