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讲义,第九章文学的源流.pdf
《文学概论,讲义,第九章文学的源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讲义,第九章文学的源流.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 文学的源流 第一节 文学的发生 一、关于文艺起源的几种观点评述 在文艺的起源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其中自成体系、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有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和劳动说。主张者从各自的哲学观和方法论出发,力图对文艺发生的动机和来源做出一元论的解释。(一)模仿说 模仿说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模仿说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善于模仿,艺术即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艺术是模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对此都有论述,但较为系统地阐述这一理论的是亚里士多德。模仿说不仅主张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而且也强调艺术是对社会人生包括人的真实情感的模仿
2、。模仿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二)巫术说 巫术说主张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包含着巫术的意义,都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由于巫术的思维法则的推动才促成了艺术的诞生。巫术说是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理论,提倡者有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泰勒和弗雷泽的关于原始思维特征的观点成为巫术说有力的理论支柱。巫术说的提倡者是英国人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三)游戏说 游戏说认为艺术与游戏一样,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纯粹审美的生命活动,艺术起源于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的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游戏说最早可追溯到康德。但明确提出和系统阐述这一理论的是席勒和斯宾塞,因此,游戏说又被称为“席勒斯宾塞
3、理论”。(四)劳动说 劳动说即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理论的有力提倡者是普列汉诺夫。我国古代就认为艺术的起源与劳动有密切关系。如“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段话出自淮南子。二、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人类早期精神活动 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人类早期精神活动。生产劳动是原始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原始人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要科学地阐明艺术的起源问题就无法回避原始人类的劳动实践。为什么说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人类早期精神活动?(一)劳动是原始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是
4、人类早期精神活动的基本原因,也是原始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类早期精神活动、艺术活动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人的灵巧的双手、发达的大脑、语言能力、感觉能力与认识能力。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人们才可能从事各种精神活动,才可能开始文学艺术的创作。(二)原始艺术与劳动生活的关系。1.原始艺术与劳动经常交织在一起,以至于艺术活动成为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2.劳动生活是原始艺术的重要表现对象和内容。(三)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是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原始思维有三个特征:1.原始人以感知和肖像表达为基本思维方式。2.原始思维具有我向性思维的特点。3.原始思维是一种原逻辑思维。对原始艺术
5、的发生起到了关键的中介环节作用的是原始人的“自意识”。第二节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2.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 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表现:1.社会发展为文学内容发展提供基础。2.社会发展为文学形式发展提供动力。3.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发展的机制 二、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一)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 物质生产制约着精神生产、艺术生产和文学生产,而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并非总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与物质生产的一般发展相一致,两者之间并不总是按比例增长的,物质生产相对落后与艺术生产相对发达的
6、情况在文学史上时有发生。(二)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不平衡的表现形态 从艺术形式来看,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随着生产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反而会停滞或者衰落。从整个艺术领域来看,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时期。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马克思。第三节 文学自身发展状况 一、文学的自觉(一)从不自觉到自觉 文学的自觉首先表现在文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上。文学观念是对文学自身的认识,是关于文学内质和文学活动的理论反思。文学观念的出现标志着文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无意创作过渡到有意创作。也就是说,人们力
7、图用文学观念去说明和解释文学,去影响或指导创作。因此,文学观念体现了文学的自觉意识,是文学自我反思的产物。文学观念的出现标志着文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无意创作过渡到有意创作。(二)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文学发展是有它必然的历史继承性的。任何时代的文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历史留传下来的文学遗产中汲取思想和艺术的养分,受到业已形成的文学惯例和传统的影响,这就是文学的继承性。如果割断文学本身的前后继承关系,要创造一代新文学不仅绝无可能,而且只会导致文学的停滞或退化。(三)文学发展中的革新与创造 文学要适应新的时代需要和反映对象的变化,单靠对原有文学遗产的继承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文学的既成基础上进
8、行革新和创造,以产生异于前人和超越前人的作品,这就是文学的革新性。文学的革新和创造,与文学的历史继承性一样,也是文学发展的基本特点。(四)文学发展中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借鉴和吸收 1.各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它总是出现在各民族政治、经济交流的同时或之后,而地域 语言上的接近,则有助于文学相互交流的产生和扩大。2.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愈是相似,它们的文学愈能相互影响。3.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总是表现为对等的作用关系。4.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总是对等的、是双向的。二、文学体裁的形成与发展 人们通常把文学体裁分为四种,即诗歌、小说、散文、剧本。(一)诗歌、散文
9、、小说、剧本的形成 1.诗歌。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充满情感与想象、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之美的文学体裁。2.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和特殊境遇、语言具有审美性的一种文学体裁。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社会生活环境的具有虚构性的文学体裁。4.剧本。剧本是一种以人物台词为主要手段、事件与场景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戏剧冲突的文学体裁。(二)当代文学体裁的变异 在当代,写作上主要是对体裁的确定性、惯例性的置疑和对反体裁、无体裁写作的提倡。无体裁写作主张体裁世界的消失,主张不同体裁更大程度上更自由随意地互渗,主张作者、读者与批评家之间关于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概论 讲义 第九 源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