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分析.pdf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分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分析 在新闻媒体行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对新闻记者各个方面的要求都不断提升,需要新闻记者能够尽快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应当充分把握自身角色定位,清楚认识自身的职责及义务,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新闻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加理想的新闻服务。融媒体时代的来临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是一种发展的趋势,更是人类信息传播历史上一个全新的起点。面对这样关键时刻,新闻记者一定要保留其本心,严守底线,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清晰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自身 和行业的发展不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冲击,才能够保证我国的媒体事业蒸蒸日上 关键词:融媒体 新闻记者 角色定位 一传统意义上新闻记者的
2、定位 新闻记者从社会群体分类上属于知识分子群体。知识分子的概念具有双重性,所谓双重,就是 指职业和职业之外。知识分子首先是一种职业,职 业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有一个前提性的条件是“以知 识为业(包括文化)”。即指以教授知识、传播知识、研究知识、生产知识乃至创造知识作为自己的谋生 手段。从这个层面讲,记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具有 知识分子的职业特点。当然仅仅就职业而论职业不 足以言说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之所以为知识分子,更重要的是指职业以外。也就是说,知识分子在职 业这一必要条件外,还须对社会事务有所担当,显然,知识分子要在社会中出任“公共角色”。萨义德在其著作知识分子论中认为:除了专业或职业,知识分子是
3、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信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新闻记者的职责正是深切关怀 公众利益,为坚守公共良知、社会正义而大声疾呼。新闻记者的使命就是社会担当,所以在这个层面上 ,记者与知识分子是同一的。在我国,记者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角色认知,随 着时代的发展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很长一段历 史时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中,传媒的 职能被定义为单一的政治宣传,因而记者是宣传工 作者,而不是一种社会职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 媒体功能面前,记者对自身角色的理解没有选择的 空间,唯有强调记者角色的政治性质,认为记者的 基本任务是从事政治活动,正是在这
4、个意义上,新 闻记者被称为“政治活动家”。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专业主义基于以新闻报道与传播本位为核心的价值判断,促使记者群体对 自我角色认知开始回归到记者职业本身。2007 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博士采访 25 位活跃在新 闻一线的著名记者后发现,在这些记者的角色意识 中,更多的是将记者角色定位为坚守内心忠诚,追问、记录、表达和传递新闻事实真相,进而启蒙或 影响受众。在他们的心中,记者是一个忠实地记录历史,忠实地为社会进步呐喊的崇高职业。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新闻记者是新闻传播活 动的行为主体,是社会信息的推动力。有了记者,传播活动才得以运转,传播媒介的功能才得以发挥。因此,记者有权要求采访对
5、象提供素材,也有义务及时、准确地报道各种新闻事件,提供各种有益的 信息,而这也是受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待”。一个社会角色的行为与结果应当与该角色规 定的权利、义务、行为模式相符合,否则,不仅在角色上是失败的,而且会引起他人在“角色期 待”上的失望。信息传播的好坏,是对记者社会 角色评价的主要根据,称职的记者应该是一个负 责任的能真实迅速采写新闻的人。但事实上,每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担当的角色并非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也是变动的。这种多重、变动的角色 构成了人的权利和义务存在变化的可能。毫无疑问,新闻记者是“多角色扮演者”,也就是说,对新闻记者而言,既是新闻专业工作者,因而有着与这一角色相应的
6、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同时 也是社会大众中的普通一员,因而有着与“社会 大众”这一角色相适应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在通常情况下,新闻记者的“专业”与“大众”两种角色之间不会发生冲突。但在某些特殊状态 下,这两种角色之间却可能发生冲突。一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现状 目前,许多新闻记者常常会处于角色冲突的痛苦之中,也常常会置身于角色身份认知的迷茫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新闻记者由于把握不好自己的角色身份,就可能发生超越自己职责和身份的言行,直接 影响传播效果,新闻记者角色认知偏差通常表现为角色“越位”。记者角色“越位”就是指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其态度、言语、行为方式等超越了自己 的身份和职责,以“
7、当事人”和“干涉者”的身份,直接介入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充当了不该充当的 角色。新闻记者角色“越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记者角色“越位”现象中,最典型的是记者 角色越位引发媒体功能越位现象,如所谓“媒体审判”。人们把新闻媒体凌驾于司法之上、干预和影响司法的现象,称为“媒体审判”,其实质是新闻媒体的一种职能越位现象。“媒体审判”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它能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迫使法院按舆 论代表的所谓“民意”办案,从而影响司法判断和司法公正。“媒体审判”的案例屡见不鲜。如 2010 年关于知名学者朱学勤涉嫌抄袭事件,在事件真假未卜之时,众多媒体的报道就作 出了“朱学勤是学术界的汪晖第二”之类的定论,甚
8、至有媒体将“涉嫌抄袭”中“涉嫌”二字去掉,妄加评论。身处舆论漩涡中的朱学勤,发出了“媒 体不该充当审判官”的呼喊,他认为,学术规范问 题应由权威学术机构甄别,而不能由网络、大众媒 体作判断。角色越位现象的出现是传统文化、教育、习 俗、伦理观念影响所致,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也为这 种现象提供了可能。但从新闻传播角度讲,社会公 众对记者角色期待出现偏差是记者角色越位的根本 原因。媒体舆论监督具有巨大的威力,所以,当公 众遇到不平之事而求诉无门时,就自然而然地将申 诉对象转而投向媒体,以求媒体伸张正义。在公众 对记者角色的期盼中认为记者应该是正义、公道的 主持者和评判者,希望记者并不仅仅客观报道事实,还
9、应该直接解决问题。以舆论监督为己任的记者们,被公众视作“包青天”,这实际上是社会公众对记 者角色的误读。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需要各种社会 组织的各司其职,协调发展。媒体只是社会环境的“瞭望者”,其职责就是面向整个社会提供有价值的 新闻。如果越过了这个角色定位,成为“审判者”的话,即便暂时能促成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但长 远看也极易导致社会生活的无序,使得社会分工出 现重叠和虚空,各司其职的权力关系因此会被消解。社会角色并不只是人的社会身份的标志,更重 要的是,它意味着人的各种社会规定性,是人的社 会规定性的根据。人具有怎样的社会角色就会有怎 样的社会规定性,社会角色不同,社会规定性也不 同。作为一
10、种社会职业的新闻记者,在其产生和发 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 职责的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鲜明特征。在社会生活中 发挥着重大作用的媒体及记者要时刻对其自身进行 冷静客观的审视与反思,准确界定并调整角色定位,让角色回归记者职业本身。二、融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如何定位 1.传受双方地位平等。在全媒体时代,可以说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人人也 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回顾过去,信息的发布者多是电视台、出 版社,而人民群众多数只能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接收信息。但 是看看现在,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一部手机,就可以将信息发布于短视频平台或是其他电子类信息平台,这些 平台又将信息推送至其他受众者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媒体 环境 新闻记者 角色定位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