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如其名的肾着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如其名的肾着汤.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方如其名的肾着汤 甘姜苓术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简简单单甘草、干姜、茯苓、白术四味药组成,如果只是看其方药组成,大家很容易就会忽视它,但是它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肾着汤,这个名称相对于原来的以所含中药为名的方名来说,更加具有针对性。之所以称之为肾着汤,是因为原文描述其主治“腰中冷,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腰为肾之府,所以就主治病位移花接木到方名上。这里穿插一点,就是学习经方一定要重视原文,要从原文里的一字一句去推敲这个方子的具体应用。我看过很多国内的讲经方的,都是把很大功夫放在方剂组成药物的一个一个推敲,或用四气五味角度剖析,或用藏象学说推导,甚至还有用易经八卦去推导的,而对于仲景最重要的原
2、文却只是在最开始引出这个方剂的时候会一笔带过,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日本学者历代都沉浸于原文,试图从一字一句中寻找到方证的密码。黄煌教授是国内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吉益东洞(吉益东洞是日本古方派领袖,几乎所有的汉方家都启蒙于他的思想),我非常赞同,他就是从经典原文去推敲经方的使用目标。我这里举一个医案来说明重视原文的重要性。大塚敬节医案:一个 64 岁男子,主诉颈项强急,无法转动,脉浮有力,体质尚可,用葛根汤无效。仔细询问其病史,患者诉曾经无顾用冰枕一周,其后头部发冷,强急,大塚敬节先生想到金匮要略原文“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于麻杏苡甘汤”,便投此方 2 日,立即
3、见效。这个医案可能大家读起来会莫名其妙,感觉很随意的样子,但也从某一角度充分说明了原文的重要性。因为从病因病机角度解释,患者的病因是由于寒湿侵袭导致的,那么葛根汤中含有麻黄、桂枝、生姜等温通散寒除湿之品,理应也能见效。但临床实际却是只有一味辛温药物的麻杏苡甘汤却能治好,仅仅因为它条文中有“久伤取冷“这短话,至于为什么葛根汤治不好,麻杏苡甘汤才能治好?鬼才知道。的确,创造这个麻杏苡甘汤的先贤已经成了神明,除非我们当面找他请教,否则所有的都是猜测,但是他已经告诉你怎么用了,对于医生而言就够用了。过多得追寻为什么只会陷入死循环。讲了这么多,我就想是想让大家用重新正视起来这个肾着汤,按照脏腑学说,腰和
4、肾挂上钩,治疗腰痛都要放点杜仲、牛膝补肾药,再不济可能也会从经脉学说出发,放入什么入少阴肾经的细辛,但这个方子却用的很简单四味药,所以我觉得就针对肾着汤而言,从药物出发研究主治是行不通的,还是参考原文,下面就讲讲他的方证吧!根据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肾着汤使用目标:主诉腰部或腰以下腿部有冷感,不仅冷,有沉重感或者疼痛感。同时,矢数道明还对此方其他细节作了一些描述,规定其脉沉细而微,苔薄,不渴,腹部柔软,阴部湿,有清晰分泌物等。所以本方的使用目标关键三个词:腰痛、腰冷、腰重。但是注意我把上面的那个或者给注红了,就是说沉重感和疼痛感不一定同时具备,但是冷感是一定要有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要不然碰到只
5、有腰冷痛而没有沉重的,你就想不到这个方子了。举一个医案说明吧!还是大塚敬节先生的医案:36 岁男子,左侧腰和下肢疼痛,有冷感,自觉恶寒,体瘦,小便频,天气一冷尿频加重,脉弱,腹部柔软,胃部有振水音,食欲一般,口渴。以腰以下冷痛和小便自利为目标,投肾着汤,虽然患者口渴,与条文的“不渴”矛盾,但服本方 3 周后痊愈。在这个医案中患者只有腰部冷和痛,并没有沉重,但一样可以使用肾着汤而痊愈。这个医案虽然看大塚敬节先生简简单单 4 味药就治愈了,但如果引入病因病机的概念,肯定是一堆补肾温阳,再加散寒止痛,固涩小便的药组成在一起,绝对作不到这么干脆利落。看这种快刀斩乱麻的医案,就一个字!爽快!那如果腰冷、
6、腰痛、腰重这三个症状,就一个腰部冷呢?还能使用此方吗?请诸君细看此案:六角重任医案:73 岁武士,平生小便频数,腰部发冷,精液不自觉流出,诸治无效,已经 10 余年。腹诊发现心下悸,投于肾着汤而痊愈。这个简简单单的医案很有冲击力,一个滑精多年的患者,肯定用过各种肾气丸、金锁固精丸等方剂,然而还是无法痊愈,本案在治疗遗精遗尿疾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说明对于肾着汤而言,腰部发冷才是最为主要的关键词。讲完了方证,我们还要讲鉴别诊断,因为有很多方证也会出现腰痛,怕冷的表现,所以需要我们注意。1.肾气丸:此方也治疗腰痛,怕冷,但是此方是口渴,小便不利,而肾着汤是“不渴,小便自利”,另外肾气
7、丸用了大量地黄,所以会出现手足烦热和下腹部不仁的腹证。最重要的一点,肾气丸条文并没有说腰中发冷,这一点至关重要。2.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方在汉方家眼中是针对寒性腰痛的高效方,在症状上和肾着汤非常接近,都有腰痛,局部冷感,恶寒,说实话,这两者治疗腰痛究竟如何鉴别,我翻看了汉方资料,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如果非要说的话,倒可以从沉重与否去鉴别,但还是感觉不合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以我先提出这个问题,暂且搁置。3.苓桂术甘汤:此方为肾着汤去干姜,加桂枝。皇汉医学认为桂枝主治上冲,所以苓桂术甘汤有头晕、心悸、耳聋耳鸣等水饮上冲的表现,但肾着汤主要针对于腰部和下肢。4.理中汤:此方为肾着汤去茯苓加人参。人参药证是心下痞和纳差,所以从条文也可以看出来,理中汤一般都见到胃脘痞满,纳差,它主要针对的目标就如其方名,是针对中间脾胃问题的,比如吃不下饭,拉肚子,吃不了凉食,呕吐等,而肾着汤是针对下面,所以从方名出发,简单又好记。此方主治腰部症状是经典方证,但他还有一些应用性症状,比如他可以治疗带下病、遗尿病、湿疹和下肢痿弱病。只有先掌握前者,在此基础上,才能发挥应用于其他病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