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pdf
《新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中考语文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部编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归纳出来的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B.桃花源记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这是借用人的特征来指一类人的手法,例如“布衣”指平民。C.明清的科举制度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取中者即为秀才,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小说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应是会试。D.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宋濂,宋代文学家,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答案】D 【解析】【分析】D“宋濂,宋代文学家”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宋濂是
2、明代文学家。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的相关内容。考生要在平时注意课本内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有人连中三元,“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B.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人在称呼上很是讲究,“君”“足下”都是对别人的尊称。C.古人会以籍贯称呼对方,如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D.古代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豆蔻、始龀、弱冠、不惑、知命、耳顺等。【答案】D 【解析】【分析】ABC 表述正确。D.“始龀”指六七岁,“豆蔻”指十
3、二三岁的女孩子,“弱冠”指男子二十岁,“不惑、知命、耳顺”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故这句话的表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辨析。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3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元丰六年、庆历四年、崇祯五年等都是采用年号纪年法。B.家君、鄙人、晚生、世先生等词语都表示谦称。C.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被称为“永嘉四灵”,因为
4、他们的名或号都有“灵”字。D.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不同朝代典型的文学样式。【答案】B 【解析】【分析】B“世先生”是对有世交的平辈的尊称;故选 B。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4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B.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李老师
5、说上下联挂反了。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C.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D.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 40 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答案】B 【解析】【分析】A 项错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B 项正确。C 项错误,赏月、猜灯谜不是重阳节的习俗。D 项错误,知天命表示年龄“五十岁”。故答案为 B。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
6、、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A.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 C.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D.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答案】A 【解析】【分析】A.分类恰当。B.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不是小说。D.“木兰诗”不是律诗,属于汉乐府诗。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
7、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C.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D.杜牧在赠别中写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答案】A 【解析】【分析】A.“舍生取
8、义”不是出自论语,而是出自孟子。BCD 表述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铭、说、记、表”等都是文体的标志,无论叙事、抒情、写景,都是为了表达观点。B.“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D.中国
9、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关公的红色脸谱代表忠义。【答案】A 【解析】【分析】A 项有误,都是为了表情达意,不仅为了表达观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比照辨析正误。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B.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又称“诗三百”。C.古人称谓有
10、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D.“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答案】C 【解析】【分析】ABD 表述正确。C.“贵姓”属于敬称,“家父”属于谦称。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只能用一种说明顺序。B.“唐宋八大家”中,唐代有两
11、位,他们是韩愈、杜牧。C.“岩石在最初形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该句的主干是:书页平卧。D.“诗经六义”中的“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答案】D 【解析】【分析】A 项,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和逻辑。有时候会综合运用以上三种说明顺序。B 项,唐宋八大家里面有两位是唐代的,他们是韩愈和柳宗元。C 项,该句的主干是:岩石平卧。故选 D。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
12、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额联、尾联。C.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D.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答案】B 【解析】【分析】ACD 表述正确。B.错在“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正确的表述应为“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
13、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1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读山海经(1)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_月。()A.四 B.五 C.六 D.七(2)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A.神话故事 B.地理著作 C.人物传记 D.文人随笔(3)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A.彦和 B.子建 C.元亮 D.德施【答案】(1)A(2)B(3)C 【解析】【分析】(
14、1)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个季节都有“孟”、“仲”、“季”的排列。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进入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四月为孟夏,用十二地支中的已表示,所指的月份是阴历。(2)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3)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故答案为:(1)A(2)
15、B(3)C【点评】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1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B.古人常用“阴”“阳”表示地理方位。“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位于衡山的南面,“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的南面。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脍炙人口,百世流芳,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D.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
16、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答案】C 【解析】【分析】A、B、D 没有错;C.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故选 C。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13请根据情境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手足”指同学,等等。B.兰兰勇敢地制止了商场里的一个小偷的偷窃行为,李晓明夸赞她说“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C.你到同学家做客,同学对你的到来表示欢迎说:“你大驾光临,我们家真是蓬荜生辉啊!”D.小华最近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想请教书法家王老师的指导,她恭敬的对王老师说:
17、“请王老师斧正。”【答案】A 【解析】【分析】A有误。“手足”指兄弟。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这是一道选择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选项的内容。要求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基本的文化常识的积累。1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人常常用帝王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十二月”等。B.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C.“乡试”即乡一级考试,考中者均称“秀才”,其中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答案】C 【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部编 中考 语文 文化 常识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