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Word 资料 摄影艺术与技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 摄影艺术与技术 是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数字教育媒体重要的基础课。学习和掌握摄影技术技巧和造型语言,拍摄出容与形式较为完美的照片,并且对摄影作品有一定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是本专业学生达到培养目标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与能力之一。学生在本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及影像素材获取与处理能力在电视摄像、建设、动漫作品制作、课件设计与制作等相关课程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专业的一门基础性、通识性的课程。二、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从宏观高度帮助学生把握影像文化,又注
2、意让学生掌握摄影技能和造型语言,初步学会常见题材和不同门类摄影的拍摄要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影像阅读能力。(二)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前沿性和普适性,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而又系统地阐述摄影学科知识,立足摄影艺术的本体特性,探讨摄影自身的媒介特性和美学规,摄影独特的观察、表现方法,注意摄影技术与人文艺术、视觉文化融合,着眼于影像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影像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本课程主要分五大单元:第一单元是摄影概论部分,从摄影本体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摄影技术和摄影艺术创作的历史发展,让学生明确摄影的畴和社会功能,从宏观高度对摄影有个总体的正确认识。同时,
3、在系统地开始本课程学习之前,让学生大致了解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拍摄出一好照片的技术要领,以此引领进入后续课程的学习;第二单元是摄影技术部分,根据目前学生基本都是使用数码照相机的现状,本课程从数码相机的分类,数码照相机和镜头的构造、性能讲起,重点介绍了操作使用要领和摄影创作 .Word 资料 中常用的技术技法,以及使用 Photoshop 对所拍摄的作品进行基本的后期处理,旨在指导学生根据创作意图有意识地控制影像效果。第三单元是摄影艺术造型语言部分,主要从摄影构图和用光两个方面介绍如何通过摄影语言表达思想和观念,提高摄影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第四单元是分专题拍摄指导部分,根据大学生在日常
4、创作实践中最经常涉及的题材,从基本技术要领到表现手法上作了较为全面的指导。第五单元是摄影作品赏析部分,培养学生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影像阅读能力。重难点:重点是掌握摄影技术技法和造型语言;难点是培养学生对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影像阅读能力。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 一、教材 教材:徐希景主编,大学摄影,高等教育,2009 年 2 月。参考教材:恩璞、建军主编,照相机实用技艺,教育,2004 年 1 月。徐希景主编,摄影照明,教育,2004 年 1 月。康大荃主编摄影构图新教程,教育,2004 年 1 月。神龙摄影主编数码单反摄影,人民邮电,2009 年 8 月。二、学习参考书 为了更
5、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1.徐希景.实用摄影学.:中国摄影,2006 年 8 月;2.美国本克莱门茨、大卫罗森菲尔德著,雯、林少忠、林孝贤译.摄影构图学.:长城,1983 年 3.美国纽约摄影学院原著,之聪、孝贤等译.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国摄影,2008 年 4 月 4.美芭芭拉伦敦、约翰厄普、吉姆斯通、肯尼思科布勒、贝西布瑞尔编著.晓光、黄文、任悦译.美国摄影教程(第八版).:摄影,2006 年 1 月;5.英约翰海吉科著.学礼、黄晓勇译.全新摄影手册.:中国摄影,2005 年 1 月;6.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编著.美国 ICP 摄影百科
6、全书M.王景堂、毛众役、江宁生等译.:.Word 资料 中国摄影,1992 年 3 月.7.美国玛丽沃纳玛丽亚著,郝红尉、倪洋译.摄影与摄影批评家1839 至 1900年间的文化史,:画报,2005 年 10 月;8.英国伊安杰夫里著、晓征,筱果译.摄影简史.:三联书店,2002 年 12 月;9.宗寿等主编.大学摄影基础教程.摄影.2006 年 8 月;10.英国帕梅拉罗伯茨著、胡齐放等译.百年彩色摄影.摄影.2011 年 5 月;11.英国 格里巴杰著、朱攸若译.摄影的精神.摄影.2011 年 1 月;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容纲要 一、教学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摄影基础课是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必
7、修的专业基础课,课时少,时间紧,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知识,既要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掌握摄影的技术技巧,并给学生一定的构图、用光常识的指导,本课程在教学中从整体上认识摄影的畴和功能入手,并介绍了摄影术诞生和发展的历史,然后,分别从摄影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组织教材,使学生在掌握摄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对摄影作品也有一定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尽量做到基本理论讲解详尽、透彻,吸收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采用案例教学法配合大量图片来讲解,缩小了初学者与摄影之间的距离。对教学容的把握注意技与艺的紧密结合,凸显文化的视角。课程教学中运用大量经典作品和个人作品,还配合
8、例图片和对比性图片,以个人的创作与指导经验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摄影技术技法的同时,品味艺术的美感。同时,教学中还融汇了摄影史、当代影像艺术、摄影鉴赏等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影像阅读能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教材、多媒体辅学光盘和网络课程紧密配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支持体系。本课程提供给学生多媒体辅学光盘,辅学光盘既以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方式展示教学容中操作性较强的部分知识,又对课堂教学容加以补充和拓展。课件中提供的拓展性学习资源可以扩展学生视野,弥补课堂教学容量有限的局限。此外,还依托主讲教师在 2009 年所立项的省精品课程摄影艺术与技术,推出了支持本课程教学的课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9、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支持体系。建议学生课前预习教材,课后结合辅学光盘和课程复习,并拓展阅读推荐参考书。.Word 资料 二、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容 学时数 理论 实验 合计 第一章 初步认识摄影 2 2 4 第二章 数码相机的结构、性能与使用 4 4 8 第三章 摄影技术技法 4 4 8 第四章 光的特性及其造型作用 8 8 16 第五章 摄影构图 6 6 12 第六章 数码图像后期处理基础 2 2 4 第七章 常见题材的拍摄 4 4 8 第八章 摄影作品赏析 2 2 4 总计:32 32 64 本课程总学时为 64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32 学时,课堂教学包含对学生拍摄习作的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摄影艺术 技术 课程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