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pdf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10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1、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晦暗(hu)携带(xi)叹为观止 目空一切 B磅礴(b)羁绊(j)花香鸟语 海枯石烂 C缄默(xin)枯躁(zo)草长莺飞 天衣无缝 D冗杂(rng)追溯(s)戛然而止 人情世故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C那是一张两人的
2、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出现了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甚至直接骑回家等诸多不文明现象。B 北京大学写给 2017 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C成都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D四川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让手机阅读成为了四川居民最倾向的阅读方式。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制造”“报答”“维护”“分析”这几个
3、词的词性相同。2/10 B“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C“蠢笨的企鹅,胆怯的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身体躲藏。D“你说说看!”李经理严肃地说,“怎么让市场复活?”解说:这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 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 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 养育着南疆 750 余万各民族儿女 营造了一个个绿洲 A B C D 7、默写古诗文。(1)_,悠悠我思。_,子宁不来?(诗经子衿
4、)(2)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青山横北郭,_。此地一为别,_。(李白送友人)(4)山光悦鸟性,_。万籁此都寂,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谁见幽人独往来,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作)(6)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8)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绘梅花生长的环境恶劣、寂寞无人欣赏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 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 3/10 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5、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苏轼游白水书付过)
6、(注)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殆:大概。磓(du)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 石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崖:边。巨人迹:巨大的脚印。掬(j):捧。馀甘:橄 榄。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一处)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2解释加点词语。(1)心乐之(2)日光下澈(3)度数谷(4)顾影颓然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坻,为屿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辞去 C其源殆可熟物 高可二黍许 D以其境过清 能以径寸之木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10(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5(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现
7、代文阅读。(30 分)1、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梁鑫峰 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_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 1872 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 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
8、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
9、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 2500 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 5/10 5000 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末 质量 检测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