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一.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文学文本与文体种类 第一节 文学文本【知识点】文本概念与作品概念的异同;文学文本概念:文学文本是一个含有审美意味的、具有开放性和多层次结构的语言符号系统。狭义的文本,专指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在文化研究中,“文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一切有待于解释的符号对象。文本与作品:文本:相对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来自读者、主体间和互文关系 作品:从属于个体。作品的意义来自作者的意图。文学文本的结构及文本三层次之间的关系 文学文本的结构分为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的关系:上一层次是下一层次的显现形式,下一层次是上一层次的存在依据。文学文本的三个层面既相互依存,又有各自独
2、立的审美价值。基本知识:语言层是人们接触文学文本时首先感知的实体性层面。语言层的主要功能::第一、把审美意识符号化。A 用语音唤起形象感 B 用语义创造形象 第二、语言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语言层不仅通过语言的所指内容带来形象感,同时还利用语言形式本身(如有音无义或有形无义的语言现象)给人以形象化的感受。结论:语言层是由语言材料构成的文本外观,即一系列呈线性组合的词句。文学文本的语言层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文学文本的现象层:用语言符号创造的形象世界所构成的非实体性层面。也可称之为形象层。现象层要通过对语言的想象才能把握。有无现象层是区别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重要标志。结论:有无现象层是
3、区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根据之一。文学文本主要是由形象系统构成的,现象层居于核心地位,现象层既是语言层的所指,又是意蕴层的载体。意蕴层即文学文本现象层的“意指蕴涵”,是文本的灵魂所在。意蕴层的特点:A 文学文本的意蕴层隐含在形象之中,并不独立存在。B 文学文本的意蕴具有含蓄、多义的特点。结论:意蕴层即文学文本的“蕴涵意指”。意蕴是否丰富、深厚,影响着文本的审美价值;意蕴是文本的灵魂所在。文学文本的意蕴不能脱离形象即现象层面单独存在,具有含蓄、多义的特点。文学文本的体裁划分 体裁分类的意义 A 有助于认识文学的特点;B 规范作家的创作;C 诱导读者的感受和理解。中国古代二分法:韵文(文)、散文
4、(笔)西方古代的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现代通用的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剧本 诗歌(抒情)突出文学文本的语言层。小说、剧本(叙事)突出文学文本的现像层 散文(感受)突出文学文本的意蕴层 第二节 诗歌【知识点】诗歌涵义:诗是一种用讲究韵律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思想感情的文体。诗歌的抒情性:诗的特质是抒情;诗歌的特点源于抒情 A、以情感生活为题材;诗以隐喻、象征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性精神的追求和思考,而不是某种道理的直白。B、追求情感的真挚与深厚;情感的真挚与深厚体现了诗歌对情感质量的要求。C、借助丰富的想象为情感造型。想象使情成体,想象和情感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依的互动关系:情
5、感为想象的活跃提供了内在动力,想象为情感的表现寻找外化的形象。总之:诗歌与抒情的关系;抒情不是情感毫无节制的宣泄,诗歌抒发的是个人情感的提炼与升华,具有普遍的审美意义。诗歌语言和结构的特征;1、诗歌语言的特点:A 精致:语言锤炼有助于情感表现,好的语言形式能起到提炼情感的作用。B 反常,词语、语法、句法的反常化(陌生化)C 声律(音乐性)语言(语音)的节奏和韵律对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2.诗歌结构的特点 诗歌结构具有跳跃性;一般不遵循事件发展过程的逻辑顺序,而是依照情感抒发的轨迹展开,事件过程有省略、伸缩、交叉和颠倒;遵循情感逻辑,诗歌的结构服从于情感表现的逻辑。意象和意境。(意象和意境是中国
6、古代诗论特有的范畴)诗的意象是指蕴含着情感意念,让读者得之于言外的艺术形象。意象即表意之象、寓意之象、见意之象。意象的作用在于“使情成体”。1、中西诗歌意象的差异 中国诗歌的意象,情景结合:强调主观、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外在景物的结合,即借景抒情。情意与景物具有对应性的关系。西方诗歌的意象,主观印象:突出感受的主观性,诗歌意象往往是主观印象的表现,诗歌意象是内在情意的直接表现。2、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使情感具象化,可以传达,可以感受。民族的文化承传使一些意象成为某种情意的特定符号。反复出现的意象具有不言自明的意味。3、诗的意境,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
7、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意境的表意一般具有超越性和哲理性的特点。意境和意象的区别:意象:诗歌表意的基本符号。是一种表情的语言单位。意境:意象或一组意象的表现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拓展视野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诗歌语言要有“陌生化”(反常化、奇特化)的特点:诗歌语言有异于日常语言,打破语言的规范用法,能够引起新鲜感,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三节 散文【知识点】散文的涵义;散文是一种抒发人生审美感受的文学体裁。以感受的审美性界定文学散文,语言形式不是规定散文的决定性因素。抒发感受与散文的分类 表达人生感受则是散文的基本内容。感受的表现及其“寓意”,是衡
8、量散文质量的标记。以抒发感受为主,所以散文取材无限制,在所有文学体裁中,散文取材最为广泛。以抒发感受为主,散文的表现方式也极为自由,没有其他文体必须遵循的各种成规。散文也因此有了随性而发的自由。散文的要求:承载感受的真性情,表现感受的自然态,升华感受的反省力。散文的分类,分类标准:散文在抒发感受上,借助的方式和表达的途径有区别。根据感受的特点和抒发感受的方式,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将感受抒发建立在对思想感情的梳理和分析上 记叙散文:通过记述抒发感受。感受的抒发是组织叙述的主线。叙事成分一般都不复杂。议论散文:在议论的语境中,借助分析性的话语,来展开和深化感受的抒发。议论中的引经据典,说古道今,有
9、知识性的趣味和感悟性的智慧。散文的形式和语言的特征 自由和自然的形式 1.散文的结构 由于感受抒发的需要,散文的表现形式(结构、语言、组织)具有自由和自然的特点。自由是对结构、形式的约束而言;自然是对语言、性情的表达而言。散文的结构 形散神不散。“形散”:散文结构的自由性。“神不散”:散文感受的集中性。散文感受的集中性与引发、寄托、表现感受的材料、结构、形式的自由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既形成了散文的特点,也是能否写好散文的关键。2、散文的语言 与抒发感受相适应,散文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散文语体因此又被人称为娓语体,家常体。强调了散文的语言需要自然、
10、清新、简洁。文学散文的典型形态 小品文“小品”本义是指一种短小的佛教经文,称为“小品般若”。小品是文人(知识分子)抒发其人生感受的一种散文样式。小品的长处和短处,小品的魅力和局限,都与文人的趣味及其表现方式有关。清人吴乔的“诗酒文饭”说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诗把“意”(感受)化为情,溶于情;散文则要保留“意”(感受)的原生态。说明散文是对感受的直接表达。第四节 小说 小说的涵义;小说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虚构的叙事文体。叙事与虚构:以虚构的方式叙述故事,是小说最基本的特性与特征。虚构叙事的意义:小说蕴意不再依赖故事本身;情节的组织、结构
11、能开掘和深化故事蕴意。虚构和有技巧叙事:是按照某种意图对事件的组织安排;虚构叙事提升和超越了现实;使故事产生新的蕴意。传统小说理论:关注小说与故事的关系,强调故事本身的寓意对小说的重要性,故事构成是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对叙事影响。1、故事情节 故事:国王死了,后来王后死了。情节:国王死了,后来王后由于悲伤也死了。情节把时间顺序暂时挂起来,它离开故事在自己的范围内尽量发展。情节展现了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原因,其意义取决于情节描述对事件的安排。情节与故事区别:故事凸显事件本身,情节则显示了叙事者对事件内在关系的理解和安排。情节叙述的两个特点:一、对事件内在关系的组织和描述,为开拓故事的蕴意创造了条件
12、。二、情节的编排和描述,为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新的空间。从讲故事到叙述情节,体现了小说发展成熟的轨迹。2、故事和人物。从讲故事到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成熟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丰富了情节,并形成了以塑造人物为线索的叙事。环境是人物性格、命运形成的重要依据。水浒叙事的成败与如何处理故事和人物的关系有关。圆形人物:性格丰满、复杂、多层面;人物具有立体感;有一个核心性格,同时在发展中又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和层次。扁平人物:性格或素质单一,几乎是某种性格观念(豪爽、吝啬等等)的代表;有类型化的特点;呈“静态型”,性格没有或少有发展。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辩证关系:相互衬托、相互呼应的关系。叙
13、事情节有张弛的节奏 现代小说理论:主要指“结构主义叙事学”结构主义叙事学关注叙述结构、叙述方法和叙述形式对小说叙事的制约性。结构主义叙事学认为:小说的意义并非取决于它说什么,而是取决于它怎么说。A.叙述方式:叙事者展开叙述的话语方式。A 讲述:叙事者露面或参与的叙事。B 展示:叙事者不露面、不参与的叙事。B.叙事角度:叙事者叙述小说所采取的角度或视点,又称叙事观点、叙述角或聚焦型。全聚焦叙事(全知叙事)、内聚焦叙事(人物视点叙事)、外聚焦叙事(旁观点叙事)C.叙事时间:小说叙述故事所用的实际时间,故事时间:被叙述事件本身原有的时间。时间扭曲的两种形式 A 时间倒错:倒叙插叙。B 时间错乱:AB
14、CDE CEADB 时距:压缩和延绵。时距: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比例,短者压缩,长则延绵。D.叙事结构:叙事者以某种叙事要素作为展开叙事的组织形式。A 情节结构: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组织叙事,有单线或多线索交错两种结构形式,叙事的展开过程即故事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表现人物“做什么”。B 人物结构,又称性格结构,以人物性格的表现和发展为基本线索组织叙事。“怎么做”C 心理结构:以心理活动、意识流动、情感轨迹作为叙事基本线索,心理结构叙述往往打破自然时空的框架,主观色彩浓厚,回忆、联想、梦境、幻觉和潜意识成为主要的叙述对象。D 散文结构:散文结构又称氛围结构或诗化小说,围绕着某种意境或氛围展开叙
15、述,情节淡化,诗意浓厚,以意境取胜,氛围、环境不仅是背景,而且是推动矛盾发展的一种要素。第五节 剧本 剧本的涵义:是为戏剧表演提供的文学脚本,是戏剧艺术的文学成分。剧本的特点取决于戏剧舞台表演的规定。戏剧结构:为适应舞台演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剧本在取材和结构讲求集中性,要求人物、事件与场景相对集中。戏剧结构的特点:具有高度的集中性。戏剧文学所表现的事件、人物、场景、时间,都必须相对集中,以适应舞台的时空特点和观众的接受心理。戏剧结构的集中与扩散:戏剧采取虚实结合的结构方式 实:舞台上的动作表演,体现“集中”;虚:台词叙述事件,实现“扩散”。“三一律”又称“三个整一律”,是欧洲戏剧史上古典主
16、义思潮的产物。体现了戏剧结构强调集中性的特征。“三一律”:剧本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一部剧本只允许写一个戏剧行动,戏剧行动则必须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上完成。结构:戏剧的“场”和“幕”幕:戏剧情节发展的大段落。场:戏剧情节大段落中的小段落。“场”和“幕”的划分:实现戏剧表演的“虚”、“实”转换。戏剧冲突和戏剧情境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性的集中体现。矛盾的集中性和激烈性,是戏剧冲突不同于一般叙事作品矛盾冲突的主要特点。形成戏剧冲突的根本动因在于矛盾双方内在的对立和冲突。戏剧冲突的特点,强调:矛盾的集中性和尖锐程度;矛盾的可表现性和矛盾的深度;矛盾的根本动因
17、在于双方内在的对立和冲突。戏剧冲突的内在性和偶然性 戏剧冲突的“内在”性:引起戏剧冲突的矛盾性质是必然的、深刻的 戏剧冲突的“偶然”性,“内在”通过“偶然”才有戏剧性;“偶然”有“内在”原因才可信“内在”与“偶然”的关系:冲突发生的偶然性与矛盾形成的必然性 戏剧情境是指孕育和表现戏剧冲突的情节和境况。情境推动人物产生动机并导致具体行动,成为导致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条件与契机。戏剧语言,主要指人物语言。主要功能:展开剧情 推进戏剧冲突 展开人物性格 戏剧语言的特点:1、动作性:戏剧人物的语言不仅让观众听,而且让观众“看”。语言要和姿态、手势、表情、形体动作结合起来。一个人物的语言能引起其他人物的
18、反动作。2、个性化。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话有什么性格。3、潜台词:人物语言中含有没有说出、但观众可以根据剧情意会的隐含意味;潜台词是引发人物动作推动剧情发展的话语。戏剧分类 根据剧情容量划分:多幕剧、独幕剧。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划分:喜剧:以讽刺、幽默、夸张的手法,通过丑陋、庸俗、落后的人物或行为的自我暴露来表现其荒谬或失败的戏剧。自我暴露,或黑格尔说的“自毁灭”,是喜剧的重要特点。悲剧:由于正义一方的失败或毁灭,而引起人们的悲痛、怜悯,并由此产生崇高感的戏剧。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能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即“卡塔西斯”(Catharsis)正剧:又称“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两种成分,要求戏剧
19、艺术更生活化,从现实人生矛盾中发现戏剧冲突。正剧的出现说明戏剧艺术更贴近现实生活。第三章 文学的形态类型 第一节 文学的思潮、流派和形态类型【知识点】文学表现形态;根据文体特点,可以把文学分为不同的体裁种类: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 根据表现形态特点,可分不同的形态类型: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的形态类型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流派活动对文学类型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文学的形态类型和文学观念有关。文学思潮及其涵义: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文学思潮以张扬某种文
20、学观念为标志,探索和建构与时代变迁相适应的审美范式是文学思潮的显著特点。文学思潮的四个特点 A、文学思潮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有联系 B、文学思潮会形成文学运动 C、文学思潮以倡导新的文学思想为标志 D、文学思潮会带来创作和理论的发展与变化 文学流派及其涵义 是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流派的形成与文学思潮有密切关系。文学思潮形成的原因 A.文学思潮形成的外部原因:对文学思潮的形成发生了重要作用的各种非文学原因: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变革;某种社会思潮、文化思潮或哲学思潮的影响。B.文
21、学思潮形成的内部原因:源于文学自身的原因: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的变化;文学观念的转变,等等。与文学相关的因素,常常是促成文学思潮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文学流派对文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文学流派以自己的创作显示了流派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影响;不同文学流派之间的竞争,形成了文学活动的多样多元的格局;流派活跃是文学繁荣的表征。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区别:文学思潮的特点体现在对某种文学观念的倡导上,文学流派则是创作活动的产物,致力于创作实践和通过创作成果显示群体特色是流派的特点。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意义 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出现是文学走向自觉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思潮现象与流派现象都显示了文学活动对变革、创新
22、和发展的自觉追求。即使思潮与流派的竞争存在着前进与后退、革新与保守之间的对立,但这种对立也有推动文学变革、改变文学现状的积极作用。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知识点】现实主义文学的涵义;A 一种文学思潮或文学运动 B 一种审美理想或文学精神 C 一种文学的表现形态或风格类型 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作为文学的一种形态类型,其特点是以生活固有的样子来建构艺术世界。现实主义的写实性:现实主义文学最为显著的风格特征是“写实性”。“写实性”体现为艺术表现的“真实性”和创作态度的“客观性”。1.艺术表现的“真实性”:“真实”是“写实”的标志,
23、也是“写实性”的基本内涵。“真实性”要求:文学在表现形态上近似生活原貌。揭示偶然现象背后的必然性。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的表现:在表现形态上具有现实生活的原生态。追求细节的准确。以平凡的现实生活为题材。以艺术虚构和艺术提炼为基础。真实性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忘却了艺术虚构和现实生活的界限,拉近了文学和现实的距离。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再体验、再认识,让读者对生活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作家态度的“客观性”客观性指作家忠实于生活本身,不把自己的主观态度强加于对象,不粉饰生活,不掩盖矛盾。“客观性”是实现“真实性”的条件和前提。“客观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内在规定。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模仿说”是现实主义文
24、学理论的雏形,“再现”的理论把文学视为反映现实的“镜子”。典型理论;它提出是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强调如实再现生活的现实主义,怎样才能超越生活本身?典型指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强调人物形象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典型人物: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典型人物的特点:典型人物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典型人物的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典型人物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典型化是一种艺术概括的方式和过程: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素材,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人物或生活特点的材料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典型性是指现
25、实主义文学在艺术概括上所达到的程度。形象的典型性:艺术形象既是个别的,又因为体现了同类现象共有的特点而具有了普遍的意义,称之为具有典型性的形象。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是以自然科学和实证主义哲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观察和表现社会人生的一种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强调从生理的、遗传的角度来理解和表现社会人生,以科学实验的方式观察生活和描绘细节,只注重“怎样”而不追问“为什么”。一、现实主义:强调人的社会性,通过人与环境的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因素对人的影响。自然主义:强调人的生物性,强调先天生物遗传对人的作用。二、现实主义:强调细节的真实性和典型性,重视艺术概括的典型化原则;自然主义:强调纯粹的客观性,因排斥艺术
26、概括而使细节描写成为琐碎现象的展示。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同作家的主观倾向性的统一。自然主义:排斥任何主体因素的介入,主张纯客观主义。第三节 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浪漫主义的涵义;浪漫主义是以夸张、变异的艺术形象和富于想象性的表现形态,借助于理想化的方式和途径来表达情感、愿望和人生追求的一种文学类型。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A 个性化:把文学视为情感和心境的表露,把文学创作看成是欲望的幻想性的满足,使浪漫主义文学格外关注个性主体。B 抒情化:抒情性根源于“表现论”的文学观。把文学艺术视为照亮人生的“明灯”,认为文学以想象和虚构,通过表现美好的心灵世界,给人生以希
27、望和理想的文学观念,构成了浪漫主义强调抒情的基础。抒情性与个性化;强调个性表现和抒情性,使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朱光潜:“浪漫主义最突出的而且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的主观性。”“由于主观性特强,在题材方面,内心生活的描述往往超过客观世界的反映。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特别多,自传式的写法也比较流行。”从表现性到理想化:一、浪漫主义把个性主体视为文学的灵魂所在。认为,现实是不完美、有缺陷的,因此艺术创造应表现人的理想追求。文学用理想取代平庸的现实,以情感逻辑来想象和创造理想境界。二、理想化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原则。浪漫主义文学改变了生活原有的形态,在感情和理想的作用下,创造了一个夸张、变形的艺术
28、世界。浪漫主义理论的发展。柏拉图的灵感说和迷狂说、朗吉弩斯的天才论,都对浪漫主义的形成有着相当的影响。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西方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一次蜕变,从模仿论的文学观向表现论的文学观的一次蜕变。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三个要点 一、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强调想象的创造性。认为想象具有“赋予的能力、抽出的能力和修改的能力”。想象可以“造形和创造”。二、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情感自然:真挚、真诚;人性自然:回归本性,回归自然;人生自然:反对生活的平庸和奢靡 三、就文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神话构成浪漫主义想象人类和实在的基础;象征是浪漫主义表现情感的主要方式和工具;它在表现方式上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
29、法夸张的特点。浪漫主义文学的意义。一、浪漫主义开创了以自然考量人文和批判社会的现代思潮。二、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浪漫主义对资本主义带来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失望。三、对“自然”的向往使浪漫主义热衷于异域风情:a、随着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神秘的东方成为浪漫主义神往的对象;b、异域民族与欧洲文明迥然不同的生存方式被浪漫主义诠释为人性的自然。第四节 现代主义文学【知识点】现代主义文学及其缘起:现代主义文学是指产生于 19 世纪末、衰落于 20 世纪中叶的一种文学思潮,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和超现实主义等文学流派或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表现了动荡不安的现代西方社会的思想
30、、心理和生活。现代主义的象征 象征最主要的特点是通过暗示的方式来表达意义;象征到了现代主义文学手里,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表现的手法或技巧了。现代主义文学所创造的形象往往带有某种象征意味,它不仅是形象,更是一个符号,含有大于其本身的意义和内容。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形态,象征要求读者必须关注其隐含的寓意。现代主义对文学传统的颠覆:现代主义与传统文学的“断裂”1.内容上的“向内转”。“向内转”的两个意思:A.现代主义文学有着鲜明的主观化倾向;B.现代主义文学更注重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心理生活,尤其是潜意识心理活动。(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表现内心生活、心理真实或心理现实,认为本能、潜意识对人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31、,形成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表现的方式和手段上许多新特点。)2.表现上的“隐喻性”指现代主义文学用象征语言,以间接、暗示的表现方式来塑造艺术形象和传达思想感情 3.形象的“符号化”象征手法使现代主义的文学形象成为一种另有寓意的符号。现代主义文学的形象往往有符号性,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含有象征意味。形象的蕴意不在形象本身,而在形象所暗示的东西。4.异化成为现代主义的基本主题。异化: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产品变为异己的东西,反过来成为统治人的一种力量。对异化和由之形成的社会关系、精神创伤的表现与反思,成为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基本主题。现代主义文学与异化。A 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正常:认识社会的动物,个人只
32、有依赖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社会是人类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异化:社会与人的关系相互矛盾甚至相敌对;人被社会所孤立;社会演化成为一种压制人自由发展的异己权力 B、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亲情的、合作的、相互关怀和帮助的关系;利益、权力、欲望成为支配人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地受“自我中心主义”的支配,变得冷漠、势利、残酷。C、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指人性的丧失和人格的分裂:物欲与精神的冲突;本能与理性的冲突,由此形成的双重乃至多重人格;“自我”迷失引发“我是谁”的困惑。D、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社会、科技的发展破坏了自然生态;迷信技术和崇拜物质导致人文精神的丧失;人与自然关系
33、异化的主题,常常以现代都市生活与自然的对立;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技术、物质对人类的压抑、控制这类题材来表现。现代主义文学的意义 一、现代主义文学有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异化主题的表现揭示了现实社会生活中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二、但现代主义文学所表现的对人类社会前途的失望,却是一种消极的、世纪末的情绪。最后一页打酱油的,有兴趣就看看,咱节约纸张,浪费油墨,节约玛丽,光荣,鼓掌!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艺术表现的主观化;排斥客观再现的表现形态。2.自由和随意的文学想象;形成非逻辑性的跳跃结构。3.反常态的语言和文体;追求文学形式的变异。现代主义“向内转”的原因 一、世界大战的爆发、生活环境的急遽变
34、化、传统观念和信仰的失落,使孤独、焦虑、迷茫、绝望的情绪在欧洲蔓延,导致精神危机。二、传统理念的丧失和对现实人生的迷惘,是现代主义文学发生“向内转”的重要的原因。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为“向内转”提供了哲学和思想基础。社会异化被视为人性变异的根源:当代诸多以犯罪、杀人、暴力为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往往把社会对人的压抑、压制视为导致人性变异的根源。荒诞派戏剧 “荒诞”的本意是表示不和谐;荒诞是异化的必然结果。荒诞派戏剧表现有悖于情理的社会关系、日常生活和人性,从“荒诞”角度体现了现代主义对“异化”问题的关注和反省。美国文学批评家盖洛威说:荒诞
35、派艺术一再涉及的问题是交流的不可能及人与环境的全面失调。荒诞派文学充满了不是名副其实的就是象征性的或聋或哑的人物。荒诞派戏剧的特点之一 以寓言化的、简略的情节,表现或暗示人生与社会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的特点之二 人物成为符号、概念或象征,以舞台的破碎和物体的夸张,强化荒诞主题。例如尤内斯库的 椅子,写一对年逾九旬的老夫妻对着象征宾客盈门的满台空椅追述往事,最后自杀。荒诞派戏剧的特点之三 以非戏剧性的话语形式,甚至以哑剧方式,实现戏剧表演和戏剧语言的革新。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手法的特点:意识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特点在于对无意识心理的表现。意识流的表现缺乏逻辑线索,有很大的跳跃性,把现在、过去和未来、把真实与幻觉揉合在一起,心理表现完全打破了时空顺序和真实与幻觉的区别。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意识流小说:通过潜意识心理活动的展示来实现叙事的小说。A.表现潜意识的心理活动 B.突破自然时空的叙事结构,以无意识的“心理时空”营造叙事结构。C.以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作为基本叙述话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