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八年级第五单元京腔昆韵.pdf
《新人音版八年级第五单元京腔昆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音版八年级第五单元京腔昆韵.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课题:第五课京腔昆韵 单位:xxx 姓名:xxx 日期:2014 年 人音 版第 16 册 京腔昆韵 第 1 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40 分钟 课型 综合 教育理 念 京剧被誉为“国剧”、“国粹”,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戏曲活化石”。京剧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代表着中华戏曲文化主流;而昆曲具有细腻温婉、幽远高雅的精神气质,体现着中华文人深邃含蓄的文化风韵。因此,作为现在的中国公民,都应对京剧和昆曲有所认识和了解。通过音频或视频,使学生感受其唱腔和表演的高雅。教 学 分 析 这一封信来得巧,定军山是谭派老生的代表剧目,这一封信
2、来的巧是剧中最为经典的一个唱段。唱腔字字清晰,干净利落,表现了老将黄忠刚强豪迈的性格。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叙述了东北解放初期,我人民解放军侦察员杨子荣大智大勇、深入匪巢,在匪徒群中沉着机警巧作周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接应部队一举歼灭匪帮的故事。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剧中的一个唱段。人民解放军刚来到匪徒盘踞的威虎山周边的村庄,就进入深山老林访贫问苦,打消深受匪害的老乡们对人民解放军的疑虑。这时,参谋长唱起了这个唱段。预 设 目 标 1、欣赏学唱这一封信来得巧,体会【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并能模仿体验老生行当的唱腔韵味。2、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亲身实践、体验
3、“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3、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教 学 重 点 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教 学 难 点 学唱这一封信来得巧,体会【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并能模仿体验老生行当的唱腔韵味。教 学 用 具 准 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光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设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 学 过 程 二、发声练习 学生交流。生听 生学唱 生了解戏曲知识 生了解作品背景 听音乐感受 了解戏曲
4、音乐的知识 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增 加 学 生的 音 乐 知识。提 高 学 生听辨能力。学 生 平 时很 少 接 触京剧,也是第 一 次 在音 乐 课 上接触。所以这 节 课 主要 是 让 学生 对 京 剧的 剧 种 有了 初 步 的认识,知道大 概 的 相约 5 分钟 约 30 分钟 新课教学 三、新课导入教授 1、介绍这一封信来的巧的背景为导入。(1)初听:体验老生唱腔演唱特点及韵味。(2)讲解:西皮唱腔及其流水板式特点,“上口字”、“尖字”的咬字发音。2、反复聆听原唱录音,整体感受唱腔的韵味,逐字逐句模仿录音演唱。3、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
5、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 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见教材分析),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段是二黄腔。(3)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
6、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5.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再次聆听 关知识,为后 面 进 一步 欣 赏 打好 理 论 上的基础。初步 感 受 京剧的韵味。约 5 分钟 拓展延伸 六、试奏京剧锣鼓经 慢长锤进行实践与体验,一组学生演奏锣鼓经(曲谱见课本。打击乐器不够可以用嘴念代替),一组学生随锣鼓点节奏走圆场。然后双方交换。七、小结,下课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人音 版第 16 册 京腔昆韵 第 2 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40 分钟 课型 欣赏 教育理 念 京剧被誉为“国剧”、“国粹”,昆曲被誉为“百戏之
7、祖”、“戏曲活化石”。京剧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代表着中华戏曲文化主流;而昆曲具有细腻温婉、幽远高雅的精神气质,体现着中华文人深邃含蓄的文化风韵。因此,作为现在的中国公民,都应对京剧和昆曲有所认识和了解。通过音频或视频,使学生感受其唱腔和表演的高雅。教 学 分 析 我不挂帅谁挂帅选自京剧新编历史剧穆桂英挂帅中第五场中的一个片段。穆桂英挂帅表现的是宋朝的故事,佘太君不满宋王宠信奸佞,在杨家父子大都为国捐躯的情况下,毅然辞朝返回故里。这部剧是梅兰芳根据同名豫剧改编的,也是梅兰芳一生中创作的最后一出戏。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公演。姹紫嫣红是昆曲牡丹亭.游园一折戏中的选段,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音版八 年级 第五 单元 京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