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运用视角下中国电影文化翻译与输出分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媒介运用视角下中国电影文化翻译与输出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介运用视角下中国电影文化翻译与输出分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媒介运用视角下中国电影文化翻译与输出分析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三大新媒介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数字电视逐渐成为中国电影的输出主流。在三大主流新媒介的发展下,中国电影近些年也不断融合先进理念、改进技术,积极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号召,但是电影的输出情况并不可观。除了其中涉及的政策因素外,电影字幕和电影文化的翻译水平、电影对外推广的方式和渠道也是重要原因。作为中国文化载体之一,电影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拟着重分析在当前新媒介运用视角下中国电影的文化翻译与文化输出。关键词:新媒介;中国电影;文化翻译;文化输出 一、中国电影文化翻译及对外输出现状 近几年中国电影发展迅速,
2、跻身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和第三大电影生产大国。国际交流不断深入,中国电影对外输出意义重大,可以促进与各国电影文化交流融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然而,目前中国电影对外输出困难重重,体现在电影走出去的“文化折扣”、影视字幕翻译受约束、输出渠道狭窄等方面。(一)电影走出去的“文化折扣”对电影而言,“文化折扣”是指电影对外输出过程中,海外观众难以理解影片传递的异国文化内容,造成影片本身的文化价值折损1。“文化折扣”主要发生在电影的解码过程和语言传输过程中。1.解码过程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社会属性、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具有精神属性。影片制作方在制作过程中会被周边文化环境影
3、响,不可避免地会在创作中加入自身对文化特质的理解。电影的解码过程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文化背景不同,对电影的解读自然各不相同,因此产生“文化折扣”现象。据 2011 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数据调查发现,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依然较弱,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对中国电影理解有障碍,这主要源于文化差异2。武侠题材类电影在海外受欢迎程度较高,但观众在观看此类题材电影时,由于影片中没有补充中国相关武侠人物的信息,观众本身又缺乏背景文化知识,从而导致解读困难,最终解码失败。2.语言传输过程 语言是电影传播中的一个重要屏障,具有地域穿越性。电影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本身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所在文化之间的相互碰
4、撞与摩擦。电影所要传达的精神意义需要借助国际影响力最强的一门语言,即英语来传输。与外国影片相比,国产电影在“走出去”的语言方面并不占优势。基于此,字幕翻译在电影对外输出中显得尤为重要。据调查数据显示,有近7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的字幕翻译难懂,这就导致外国受众无法顺利接收影片中传递的信息,形成观影障碍3。(二)当代影视字幕翻译的局限性 当今,影视字幕翻译与影视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存在密切关联。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融合听觉和视觉的综合性文学样式,字幕翻译在时间、空间与技术上受到的制约也影响了影视作品在传播中的方式。1.时间限制 影视字幕翻译既受空间限制,又受时间限制。时间指语言和图像的同步配合,字幕
5、需在与源语言时间相近的范围内完成信息传递3。所谓“时间”包括镜头切换、人物说话以及观众反应时间。镜头切换时间即画面转换时间,这段时间一般较短;人物说话时间则另当别论,可长可短;观众反应时间要根据不同观众的反应速度和文化程度,来决定时间长短。这三者中前两者同步进行,需要把声音的延续与镜头或者画面切换的转变考虑在内。影视字幕翻译参考多种因素才能更好与时间相匹配。2.空间限制 影视字幕翻译受空间条件制约。“空间指屏幕上可容纳的语言符号数目”4。字幕长度不宜过长,过长屏幕空间不允许,会对观众视觉享受形成障碍。尤其中英字幕翻译,要特别注意影视作品的传播媒介空间,不可遮盖影片本身的有效播放内容。钱绍昌指出
6、,“影视语言的特点在于其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5。在遇到需要解释的专有名词、歇后语、俗语等文化色彩强烈的词语时,受观影屏幕大小的限制,译者在翻译字幕时应避免使用括号、注解等方式,采取其他翻译手段处理。因此空间限制是译者在字幕翻译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3.技术限制 字幕作为中国电影输出海外的文化体现,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字幕翻译者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保证了字幕翻译的数量。但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隐性问题,那就是缺乏先进有效的翻译技术和工具支撑,导致字幕翻译效率和质量不稳定。如今翻译市场出现的各种字幕处理软件
7、,也给从事非专业字幕翻译工作的人员提供了辅助。此类软件具有基本的字幕制作功能,但并不具备专业翻译软件的翻译记忆与术语储存功能,这也表明使用这些软件的译者仍然需要在高强度的翻译工作下,重新对机器翻译的内容进行反复确认与修改,不仅占用了“非生产性”时间,也无法保证字幕译文与原文的一致性。(三)电影海外输出的狭窄渠道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其传播具有大众化、多元化、商业化和国际化等特点。在全球电影交流浪潮下,中国电影对外输出主要还是按照普遍的方式,通过与外国电影合作、借助国内优势明显的新媒体推广平台以及参加电影节来宣传造势。1.借力与合作外国电影 近年来,中外电影合拍“借船出海”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
8、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据2016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15 年合拍电影共立项94 部,比 2014 年的 77 部增加了 17 部;审查通过 60 部影片,比 2014 年的 43 部也增加了 17 部6。中外合拍电影市场越来越活跃,合拍电影数量剧增。从区域上看,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的格局扩大到全球范围。从合作深度上看,中外合拍正在从单片合拍上升到长期系列项目合作。中国电影拍摄借力其他国家,合作既能够双方实现双赢,也为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觅得良机,让其他国家见证中国电影的实力。2.利用优秀新媒体推广平台 随着观众获取影片信息渠道的增加,常规的宣传营销对观众的影响力开始减弱,口碑和内容成为影片成败的
9、决定因素之一。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为国产电影扬帆海外提供了宣传平台,但国产电影进军国际市场宣传推广的优秀平台较少。华狮电影发行公司借助专门开设的“澳洲华师电影”“北美华狮电影”等新浪微博账号,能够对国产电影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广。比如2015 年放映的老炮儿,经过其对外宣传在海外引发了一阵观影热潮。在中国电影不断对外输送的情况下,优秀的新媒体推广平台必不可缺。3.参加为期不长的电影节 由国产影片制作方、发行方主要人员及部分主演组团亮相综合性、专业性或者地区性国际电影节、电影展会,为电影宣传造势以及增加电影的曝光率,来吸引海外的影片发行商或者投资商的注意成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另一渠道,如参加戛纳、
10、柏林、东京、威尼斯等国际大型电影节,在国际舞台上宣传和推广中国电影,即使电影节举办时间较短,也能够向他国投资方及发行商传达电影的基础信息。二、新媒介环境下中国电影对外输出困境 深受新媒介环境的影响,新媒介在为中国电影对外传播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各种困境,如数字电视的电影资源负转向、网络媒体的发展助推“快餐电影”泛滥、手机媒体电影硬核配置不足。相对于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而言,如何在数字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发展势头迅猛的时代更好地帮助中国电影“走出去”显得尤为重要。(一)数字电视中电影资源的负转向 20 世纪 80 年代,数字技术的出现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电视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变化
11、,电脑特效、数字合成技术已经让数字电视的电影播放效果变得极其显著,不知不觉数字电视成为电影人不断尝试、探索的新表达方式,大部分的电影资源主要依托数字电视作为输出平台来进行播放,电影却呈现出一种资源转向输出现象7。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电影资源转向视频网站进行输出,尤其是“屏幕文化”的兴起,各种文本信息都是通过屏幕传递7。数字电视作为视觉娱乐形式之一,已满足不了观众的视觉感受,随之而来的视频服务则成为推动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优酷网、腾讯视频、爱奇艺、乐视网、PPS、PPTV 等视频网站凭借超强资金流与能力逐渐在行业发展中脱颖而出。在优质电影资源缺少和版权购买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各大视频网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媒介 运用 视角 中国电影 文化 翻译 输出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