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作者:谢黎鸿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 年第 58 期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是从事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的教师们应该关注和深入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小学部和初中部。初中部的教师教授初一学生时,感受学生基础、学习能力不太理想,不能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升上初中后,很多也感到不适应,有些还出现了成绩严重下滑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脱节现象呢?笔者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近二十个年头,有着八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十一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此现象,究其原因,提出以下看法。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和要求差异明显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教学
2、大纲在制定过程中,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方面是相承的,但是无论是体例、形式还是知识能力链上都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有些学生在小学已经形成的能力,初中还得从头开始;有些学生在小学反复强化的习惯,到中学却没有被要求,这些是影响教学工作过渡和衔接的原因之一。中小学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跨度大,学生并不适应。小学阶段识字和词汇教学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仅仅需要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中阶段的 学习要求明显比小学高多了。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表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
3、学要求的提高、认知上的飞跃、难度的增加,使初一学生难以适应。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差异导致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断层 小学阶段,有些教学内容仅要求学生粗浅的感知。比如,阅读训练。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人物、事物浅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初中阶段要求的深度和广度皆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更深层次的分析理解之外,还有拓展延伸。初一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不多,这样的跨度有些学生也是较难适应的。再比如写作方面,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写简短的记叙文,做到紧绕中心、主次分明、语句通顺,能运用各种表达方法使之生动形象以更好地突出事物特征。在初中,这些写作要求都是基本要求。初中阶段的写作,要求刻画细致传神,紧扣深化主
4、题,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写作方法(例如,环境描写、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烘托、铺垫等等)、修辞手法,善于集合运用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等,以小见大反映主题、影射人性和社会现象,等等。从教学内容的广度来说,初中阶段增加了文体知识的学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的特点及要素)、文学知识的学习(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常识和基本课文涉及到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文言课文的学习、思维训练的学习这么大的跨越,初一学生自然感到难以掌握和适应。三、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上差异形成的不适应 小学语文平均每个年级为 8.5课时,还要加上独立的作文课,中学语文平均只有 5、6 课时。授课时间缩短,学习难度增加,学习科
5、目的增加,尤其对初一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如果初一时段学生没有及时调整好学习习惯,不能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那就更难提升学习效率。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偏向加大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难度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比较注重时代背景的介绍、情节内容的分析、段落结构的划分、主要内容的归纳、人物形象的评定、道德教训的揭示等,对语言文字本身缺少训练。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大力度,让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包括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不能要求仅限于理解课文内容,重要的是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字和听说读写的训练,切实练好基本功,这样才可以给学生升上初中后的顺利过渡和适应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只要教育工作者敢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就一定能将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接力棒”接好、传好,早日实现中小學语文教学的“无缝对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