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设施与服务质量评分细则(新标准).pdf





《旅游设施与服务质量评分细则(新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设施与服务质量评分细则(新标准).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细则二:旅游设施与服务质量评分细则 说明:1。本细则共计 1000 分,包括 8 个大项,各大项分值为:旅游交通110 分;游览服务 310 分,综合服务 70 分,特色文化 60 分,信息化85 分,旅游安全 100 分,资源和环境保护 125 分,综合管理 140 分。2。各等级旅游景区应达到的最低分数为:5A 级景区 950 分,4A 级景区 850 分,3A 级景区 750 分,2A 级景区 600 分,1A 级景区 500 分。细则二计分总表 项目 分值 负责人签字 评定日期 自检计分 推荐单位计分 评定单位计分 细则二:旅游设施与服务质量评分细则 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
2、说明 大 项 分 值 栏 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自检计分栏 推荐单位计分栏 评定单位计分栏 1 旅游交通 110 1.1 外部交通与景区距离 10 1。1。1 直达机场与景区距离 直达机场系指直达依托城镇的民用机场,包括军民两用机场,但不包括可提供包机服务的军用机场 3 30 千米以内 3 60 千米以内 2 100 千米以内 1 1.1。2 高速公路出入口与景区距离 4 10 千米以内 4 20 千米以内 2 1.1。3 客运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与景区距离 3 20 千米以内 3 50 千米以内 1 1.2 依托城镇与景区距离 依托城镇指旅游景区直接的主要客源集散城市(镇)。依托城镇可跨
3、越行政区划 10 在依托城镇内 指距最近的建成区外缘的距离 10 在依托城镇周边 20 公里内 8 2 在依托城镇周边 50 公里内 6 在依托城镇周边 120 公里内 4 1.3 抵达景区的公共交通 10 1.3。1 有直达旅游专线 包括定时定点的汽车、游船、火车专线 4 日常运营 4 仅节假日运营 2 1.3。2 市内集散系统 包括公交、地铁、轻轨等,景区应设有站点 6 日常运营 6 仅节假日运营 4 1.4 通景交通的发达程度 通景交通是指连接高速、国道、省道、县道、城镇主干道及客运码头与景区主要出入口的道路交通 25 1.4.1 道路等级 10 双向四道、宽度 27m 10 双向两道、
4、宽度 7-9m 8 双向两道、宽度 6-7m 5 1。4。2 道路设施 包括路面平整无破损、护坡良好、桥涵完整。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1 分 5 1。4.3 沿线环境 10 洁化 路面及两侧干净整洁,无垃圾、物品等堆积物 4 绿化 路面及两侧宜林地段绿化率 95%,无裸露山体和边坡 3 美化 两侧林相完整良好,景观优美协调 3 1。5 外部交通标识 指引导到达景区的标识,在颜色、外形上有别于一般交通标识 18 1。5。1 主要站(节)点通往景区的标识 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客运码头、高速公路或出口等至景区的道路上设置旅游交通专用标识 5 1。5.2 所在城镇通往景区的标识 指所在城镇道路和通往景
5、区的国、省、县道上有通往景区的标志标识 5 1。5.3 通景道路交通标识 指在通景公路上有通往景区的标志标识 8 1.6 景区停车场 指景区自有或租用、借用,但由景区管理的停车场 37 1.6。1 停车位 指景区各类停车场大小车位的总和 10 1000 个以上 10 600 个以上 8 300 个以上 6 100 个以上 4 1.6。2 地面 10 生态化地面 停车场有绿化停车面或绿化隔离线,鼓励采用本土材料或者使用生态环保型建筑材料修建 10 硬化或黑化地面 包括水泥地面、沥青地面、平整硬化铺装地面或硬质夯土地面 8 砂砾地面 要求地面平整,便于停车、行车 5 泥土地面 要求地面平整,便于停
6、车、行车 3 1.6.3 管理 10 分设出入口 出入口分设,且不过分邻近,有利于车辆疏散 2 大小车分区停车 大小车分区停车或分设大小车停车场 2 引导标志标线清晰 2 3 专人值管 2 车辆上下客分区 分设车辆上、下客区域,做到人车分流 1 非机动车辆停放区 具有专门停放自行车、电动车等车辆分区 1 1。6。4 位置与景观 包括位置合理、景观协调 4 1.6.5 配套服务 包括洗车、加水、充电等服务 1 1.6.6 备用停车场 指高峰期间备用的停车场.若自备停车场已经满足高峰期间停车需求,此项不失分 2 2 游览服务 310 2。1 游览设施 55 2.1。1 游览线路 10 进出口设置合
7、理 进出口分设,不过分邻近,有利于游客疏散 4 游线设置合理 线路设置形成环线,观赏面大,有利于游客游览,现场酌情打分 6 2。1.2 游步道 14 游步道的特色 游步道设计舒适安全,有个性特色,有文化性效果 7 游步道的生态化程度 采用当地材料或生态环保型材料,与环境协调 7 2.1。3 游览工具 包括新能源汽车、缆车、电瓶车、游船、自行车、小火车等设置,便捷安全 3 2.1.4 休息设施 18 数量充足 能满足需要 2 布局合理 在售票处、景区适当节点均有设置,不设置在危险地带、危险场所 3 环境协调 与景观环境协调,不对资源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 制作精美 造型美观,制作精美,有艺术感,体
8、现地域文化特色 3 用材合理 从档次、生态性、与景区协调性考查 3 维护良好 休息设施无破损、无污垢 4 2。1.5 饮用冷热水 游客中心或主要服务节点提供饮用冷热水 2 2。1。6 特殊人群服务 包括母婴室、残疾人轮椅、盲道、无障碍设施,老人使用的拐杖,童车等。5 2.1.7 志愿者服务 设立志愿者服务站点,定期开展各项活动 3 2.2 游客中心 55 2.2.1 位置与风貌 10 位置合理 设在靠近主入口、方便醒目的地点 5 风貌优良 建筑美观且与景观协调 5 2.2。2 场地规模 5 专用,规模适宜游客需要 5 兼用,或面积偏小 2 2。2。3 功能设置 商品销售区超过服务区总面积 50
9、%的,此项不得分 8 基础服务功能 设有宣教、咨询服务、纪念品及旅游用品售卖、寄存、投诉、医疗、通信、休息等功能 4 增值服务 ATM 机、托管、代订及其他多种服务 2 功能多样化 功能多样,使用率高 2 2。2.3 咨询服务功能 10 设有咨询服务点 满足游客咨询需要,实时发布景区内重要游览信息 3 4 有专职服务人员 3 有专门的旅游咨询电话 电话畅通有效 2 实现在线旅游咨询 在线反应及时 2 2。2.4 多媒体宣教系统 有相关设施(如电脑触摸屏、影视解说等),能够正常使用且内容丰富 5 2。2.5 休息设施 数量满足需要,美观实用,档次与景区质量等级相适应 5 2。2.7 邮电服务 4
10、 邮电通信服务 提供公用电话、信函、传真等基本服务 2 邮政纪念服务 提供纪念戳、本地纪念封、明信片、纪念邮票等 2 2.2.8 宣传资料 8 免费宣传资料 游客能免费获取景区介绍与导览资料 5 其他宣传资料 备有与景区相关的画册、音像制品和专著等 3 2.3 导游服务 黑导、野导现象突出的,此项不得分 35 2。3.1 导游员和讲解员 10 数量满足需要 导游员和讲解员数量与游客接待规模和景区性质相适应,酌情打分 4 公布资料 公布所有在岗导游员和讲解员的照片、姓名、编号及语种 4 具有高级导游员或讲解员 含可为游客服务的高级馆员和研究员等,须作为正式讲解员公布 2 2。3。2 设语音导游
11、携带方便,易于使用,声音清晰 2 2.3.3 导游或讲解语种 有英语或主要客源地语种(含粤语、闽南话),得 3 分;每多一种加 1 分,最高得 5 分 5 2.3。4 导游词 导游词科学、准确、有文采 6 2.3.5 讲解水平 讲解清晰、生动、吸引人,根据游客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能满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 5 2。3。6 导游管理 7 导游行为管理 符合行业规范要求,无故意消费引导,无低俗讲解内容,无胁迫游客言行;态度热情,行为有度 5 导游秩序管理 导游员、讲解员纳入景区统一管理体系,有序承接任务.2 2。4 标识系统 55 2.4.1 全景图与导览图 11 全景图 景区入口或景区内适当位
12、置设置景区全景图,正确标注主要景点和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服务设施的位置,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少一项扣 1 分 5 导览图 在景区内游客集中区域和交通节点设置导览图,标明当前位置及周边景点和服务设施,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 6 2。4.2 标识牌与景物介绍牌 12 标识牌 指景区内指引方向或方位的标志标识.要求数量充足且布局合理 6 景物介绍牌 指介绍主要景点、景观或相关展示内容的介绍说明牌.要求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内容丰富、科学准确 6 5 2.4。3 提示与警示标牌 5 提示标牌 材质环保、位置适当、提示到位、内容温馨 2 安全警示标牌 应齐全、醒目、规
13、范 3 2.4.3 设计制作 图案 3 分,外形 3 分,材质 3 分,效果 3 分 12 图案 图案直观明了,体现主题文化特色,酌情打分 3 外形 外形别致,具有艺术感,酌情打分 3 材质 从档次、生态性、与景观协调性考查,酌情打分 3 效果 按照制作精致和一般,酌情打分 3 2。4。4 维护保养 4 好 无脱落、无毛刺、无腐蚀 4 一般 基本无脱落、无毛剌、无腐蚀等 2 2。4.5 中外文对照 无中英文(或主要客源地语种)对照的,不得分;有中英文(或主要客源地语种)对照的得 4 分。文不符图或文字错误,发现一处扣 1 分 4 2。4.6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7 位置与数量 在道路、停车场、出
14、入口、售票处、购物点、医疗点、厕所、餐饮点等位置,合理设置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未按要求设置的,发现一处扣1 分 5 图形规范性 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发现一处不规范扣 1 分 2 2。5 环境卫生 50 2.5。1 总体印象 出入口可视范围和景区内干净整洁,无污水、污物,无乱搭乱建、乱刻乱画、乱堆乱放、乱丢乱吐现象,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损坏、无剥落、无污垢,空气清新、无异味,施工场地维护良好。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1 分 15 2.5。2 污水排放 有完善的排污设施,不污染地面、河流、湖泊、海滨等.发现一处不得当的,视情节严重程度扣13 分 5 2.5.3 垃圾清扫与处置 11 日产日清 不留隔夜垃圾
15、 2 流动清扫 跟踪清扫 3 处理场地 垃圾处理场或垃圾集中场地远离景区 2 处理方式 分类处理,不就地焚烧或掩埋 2 游客回收 建立鼓励游客自行带走垃圾的制度或措施 2 2.5。4 垃圾箱(桶)14 外观 整洁,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1 分 3 数量 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发现一处有明显不足,扣 1 分 5 造型 美观,与景观环境相协调,酌情打分 3 分类 垃圾箱(桶)分类设置 3 2.5.5 吸烟管理 划分吸烟区与禁烟区且管理到位,或景区全部为禁烟区且管理到位,酌情打分 5 2.6 厕所 60 2。6。1 厕所数量与布局 数量充足,布局合理,步行 30 分钟内须有设置。位置相对隐蔽,但易于寻找
16、,方便到达,并适于通风、排污 6 2.6。2 厕位数量与比例 8 6 厕位总量 厕位总量占景区承载量 5以上得 6 分,3以上得 4 分,1以上得 2 分 6 厕位比例 男女厕位比例应小于 2:3 2 2。6。3 无障碍厕位 6 建设规范 建设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方便特殊人群使用 3 数量充足 数量充足,覆盖特殊人群可达范围 3 2。6。4 高峰期流动厕所 如固定厕位数量能满足需求,此项不失分 2 2.6.5 水冲或生态厕所 景区内均为水冲或生态厕所 3 2.6。6 厕所设施 10 洁具质量 4 隔板和门 要求隔板与门均有,缺失其一不得分;设立不达标或维护情况不好的酌情扣分
17、 2 其他设施 主要游览场所厕所具备盥洗设施(水龙头)、挂衣钩、皂液、面镜、干手设备、卫生纸、烟缸等且实用有效的,每项得 1 分,最多 4 分 4 2.6。7 风貌与氛围 8 建筑风貌 厕所外观、色彩、造型与环境协调,有特色 5 文化氛围 指厕所根据景区特点进行的装饰与布置 3 2.6.8 管理与服务 厕所管理规范,游客集中场所有专人管理 4 2。6。9 厕所卫生 有异味或地面(池面)有秽物的,发现一处扣 2分 5 2。6。10 A 级厕所比例 参照 GB/T189732016 8 A 级厕所达 100 5 AA 级厕所占比 50%以上 2 AAA 级厕所占比 20以上 1 3 综合服务 70
18、 3。1 购物 包括景区主出入口的购物场所.围追兜售、强卖强买现象严重的,此项不得分 25 3。1.1 容量与布局 7 容量 购物场所容量与游客购物需求适应 2 布局 购物场所布局合理,不占用旅游资源,不破坏主要景观,不妨碍游客游览,不与游客抢占道路和观景空间,酌情打分 5 3.1。2 购物品类型 包括纪念品、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旅游用品等的类型数目,酌情打分 3 3。1。3 购物品特色 具有景区特色或地方特色,酌情打分 5 3。1.4 管理与服务 10 环境整洁舒适 2 管理规范 包括资质管理、质量管理、价格管理和计量管理等方面,每项 1 分,最高 4 分 4 秩序良好 无乱设摊点 2 服
19、务态度优良 2 3。2 餐饮 包括景区主出入口的餐饮场所 20 3。2。1 容量与布局 5 7 容量 容量与游客餐饮需求适应 3 布局 餐饮场所布局合理 2 3。2.2 餐饮类型 包括主食、菜肴、小吃、饮品等类型的数目,每种 2 分,最高得 5 分 5 3。2.3 餐饮特色 具有景区特色或地方特色 3 3。2.4 管理与服务 7 食品安全卫生 2 环境与设施整洁舒适 1 管理规范 1 秩序良好 1 服务态度优良 2 3.3 住宿 指景区内可供游客使用的住宿设施 10 3.3.1 容量与布局 3 容量 容量与游客过夜需求适应 2 布局 布局合理 1 3。3.2 住宿类型 指面向不同消费档次和不同
20、消费偏好(商务、民宿、露营地等)的住宿类型的数目 1 3。3.3 住宿特色 指住宿设施特色与服务特色 2 3.3.4 管理与服务 4 环境与设施整洁舒适 1 管理规范 1 安全有序 1 服务态度优良 1 3。4 娱乐休闲 15 3。4。1 项目类型 数量适宜,类型丰富(如一般性休闲娱乐项目、特种旅游项目、参与体验型项目、演艺类项目等),酌情打分 4 3。4.2 项目布局 布局合理 2 3.4。2 项目特色 贴合景区特色与资源条件 5 3.4。3 管理与服务 4 环境与设施整洁舒适 1 管理规范 1 安全有序 1 服务态度优良 1 4 特色文化 60 4。1 文化主题性 15 4.1。1 主题辨
21、识度 8 很高 文化主题非常鲜明 8 较高 文化主题比较鲜明 5 一般 文化主题不够鲜明 3 4.1.2 主题融合度 7 很高 主题文化贯穿于旅游活动全过程各环节 7 较高 主题文化贯穿于旅游活动的较多环节 5 一般 主题文化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少数几个环节 3 4.2 文化内涵挖掘 包括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5 4.3 文化展示 35 4.3。1 展示场所 15 8 有专门固定的展示场所和空间 建有博物馆、民俗馆、演艺馆、文化长廊、非物质文化传习馆等常设文化展示场所 8 有临时性展示场所 4 数量与规模 满足游客需要 3 4。3。2
22、展示内容 文化展示内容的丰度与品质;具有地方和景区特色 5 4。3.3 展示方式 文化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和先进性 15 图片、实物展示 5 科技化展示 包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利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 5 活动展示 科普教育活动、文化节事活动、演艺活动、体育赛事活动等 5 4。4 文化体验 数量与效果,酌情打分 5 5 信息化 85 5。1 信息化基础 30 5。1.1 移动通信信号覆盖 移动通讯线路顺畅、网络稳定 4 手机信号全覆盖 游客可达区域手机信号全覆盖,包括缆车、电瓶车、大巴等景区换乘车辆经过处,得 2 分;重点区域手机信号覆盖,包括景区入口、游客中心、各景点等
23、游客聚集区,得 1 分 2 数字通信网络信号覆盖 游客可达重点区域信号全覆盖(如 3G、4G 信号),包括景区入口、游客中心、各景点等游客聚集区以及缆车、电瓶车、大巴等景区换乘车辆经过处 2 5。1.2 无线局域网覆盖 信号稳定、反应迅速,虚假信号此项不得分 3 免费无线局域网全覆盖 免费无线局域网覆盖景区所有游客可达区域 3 免费无线局域网局部覆盖 免费无线局域网覆盖景区入口、游客中心、各景点等游客聚集区 2 5.1。3 宽带网络 满足景区办公和游客基本商务活动需要 3 5。1。4 基础数据库 7 基础数据采集 景区游步道、旅游景点、停车场、餐饮点、住宿点、治安点、厕所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基础数
24、据采集齐全 4 基础数据应用 在景区网站或景区 APP 上可查询得 1 分;在常用导航地图上有标注得 2 分 3 5。1.5 网站建设 10 景区官网 建有自有官方网站,但内容、功能单一 3 多功能官网 建有面向游客的景区游览攻略、景区可达公共交通说明、虚拟旅游、视频展示、少儿(或特殊人群)专区等多功能官方网站(至少具备 3种功能),内容丰富 6 语种 设有外文版 1 5.1。6 新媒体平台建设 设立运营正常的微信公共账号、官方微博等景区信息服务平台 3 5。2 信息化管理 25 5。2.1 景区视频监控 10 监控范围 游客可达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得 6 分;视频监控覆盖景区重要景点、客流集
25、中地点、事故 6 9 多发地点,得 3 分;景区出入口有视频监控,得 1 分 监控数据保留时间 保留 15 天以上,得 3 分;保留 715 天,得 1分 3 监控质量 清晰可辨 1 5。2。2 游客流量监测 实现入口、出口人流计数管理,在园游客总量实时统计,游客滞留热点地区人口密度监控,游客超限自动报警 6 流量监测 通过门禁系统、红外成像或手机信令分析等技术,实现对景区游客流量的实时监控 3 密度监测 实现对景区出入口、游客滞留热点地区等的游客密度监测 3 5.2.3 警报设施 3 灾害监测 建立火险、地质灾害等灾害自动探测报警系统 1 禁入监测 建立游客禁入区域的红外线监控系统 1 接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设施 服务质量 评分 细则 新标准

限制150内